声色关中难透身
苏东坡一生喜欢参禅论道,有一次与照觉禅师论道,有所省悟,就作了三偈,表达参禅的三种境界。
参禅前认识是: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参禅时体会是: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及至归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参禅后悟道是:
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
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后来,证悟与庵元两位禅师谈到此偈时,证悟就赞叹道 “东坡居士参禅三偈气势博大,意境幽远。青原行思大师曾说,参禅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参禅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参禅后,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此参禅三偈有异曲同工之妙也!”
庵元却大不以为然,批评说:“此参禅三偈连路径都没看到,哪里谈得上什么境界?”
证悟反驳:“‘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若不是那种境界,那里有这种消息?”
庵元仍然说“门外汉而已。”
证悟问:“和尚慈悲,能否指破?”
庵元说:“就从这句去参,便可见着落。”
证悟退回禅房,禅定冥思,入夜不眠,仍不知究竟,不知不觉又是黎明,晨钟一声长鸣,证悟顿时大悟,随口诵偈云:
东坡居士太饶舌,声色关中欲透身。
溪若是声山是色,无山无色好愁人。
释伽牟尼在《金刚经》里说:“若以色见我,以声音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证悟禅师一夜冥思,真是个无山无水,无声无色。待到晨钟一响,唤起自家本性,方悟得还是在山水、声色中寻求自性,无异于守株待兔、缘木求鱼。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波心涛影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波心涛影
日面佛,月面佛。北窗先生再显丈六金身,令我法喜充满!
25416年前
云中乘风
不过“明镜非台,菩提非树”的禅宗罢!
13716年前
北窗
涛兄,近来可好?
29516年前
已输入0/200 个字!
第20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揭晓,武冈展辉学校大获全胜
金色的子叶
山村的坚守
一个底层农民工的呐喊
井底之蛙与通天绳
武冈一中航拍记录片武冈视频
武冈历史沿革武冈概况
关于武冈市武冈概况
武冈农村婚礼习俗纪实武冈视频
武冈米花里的年味武冈视频
生金科技园生金物业
宗氏典藏包装项目文功文创
墙面翻新房修修
免责声明:本站资料除作者特别声明原创之外,其他均来自网上,若侵犯你的权益请告知,本站获通知后将立即删除!联系QQ:165410523
Copyright © 2006-2025 武冈人网 ICP证:粤ICP备2023087779号 粤公网安备44190002007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