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冈文学 武冈 城墙甲天下

武冈 城墙甲天下

苏醒 苏醒/都梁 2013-01-04 14:17 5

武冈 城墙甲天下

武冈古称“都梁”,自西汉迄今 ,一直是富传奇色彩之“黔巫要地”的政治 、经济 、军事重镇。武冈古城墙 ,始于汉恒帝派窦应明“伐蛮筑城”。北宋 为“屯兵峙粮 、控制蛮獠”,于“军署”治所夯土板筑城墙 ,总周长约十余里 ,城门上建有“醮楼”。元末毁于兵燹。明洪武四年(1371)朝廷派江阴侯吴良主持修建武冈城 ,他改土城为石城 ,以数百上千斤乃至成吨重的方形青石砌筑墙体,内外皆石 ,上亦石镘之”,长774丈 ,高二丈,顶阔八尺。为当时世所罕见的纯石质结构城墙。岷庄王朱楩(朱元璋庶第十八子)迁入武冈后 ,开始了中央朝廷 、藩王 、地方官府协力筑城时期:嘉靖二十七年(1548)岷康王朱誉荣增建“小王城”,长270丈;明隆庆元年(1567)宝庆府同知段有学 、武冈知州蒋时谟增筑外城 ,长736丈 ,高1丈 ,顶阔8尺 ,垛头高4尺 ,鼓楼3。形 成“内城”(含大 、小王城)与“外城”三环”相扣 、城门十三及城楼多座 、总周长5874米的全石构城墙。晚清于内城增设大小炮台52座以抵御太平军。武冈城墙今幸存城垣四段(内城二段 、外城二段),总长1450米 ,墙体分墙基、墙垣 、雉堞(垛子)三部分。墙基石深入地下0.5至2米不等。墙垣高6至6.6米不等,分四层砌筑 ,内外靠墒 ,城墙和马面上有女儿墙 ,墙上原有既能藏身又能瞭望 、射击的凹口和方孔 ,均已毁。城门四座:即济川门、清渠门 、迎恩门 、庆城门。各城门分二层 ,城墙基址 、城门保存完好 ,均为方条形青石砌筑。
阅读 7570
分享到:
评论列表

风雪夜归人

老乡有心了。武冈城墙曾经辉煌灿烂过,有着许多不老的传说,也是历史变迁的见证。希望它能早日恢复旧貌,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给武冈人民带来更多的荣光与福祉。

1011年前

作者回复:

会的,大家一起努力吧..............

2013/1/7 15:24:48

兵子驼

这么说来,武冈城墙 ,也是不怕打的。

1111年前

作者回复:

当然,兵子哥哥还经常在城墙站岗的呢。。。。。。。。。。。。。。。

2013/1/7 15:24:08

三湘田园

“宝庆狮子东安塔,武冈城墙甲天下”。

这是古往今来对武冈古城墙的盛赞,也是武冈悠久、灿烂的古州城文化的一大见证。

1911年前

作者回复:

城墙除了在城防上的特殊意义,还有一部分为的是风水方面的考虑:整座长城都建在山势险峻之地,水势相对不足,所以要向浩瀚的渤海探龙取水,添个声势,讨个吉利。蛟龙入海,海纳蛟龙,两得其便。武冈州也是这样,在州城城墙内建岷王府。岷王在武冈先后传袭了14代200多年,......现在,朱王的倒影依稀斜挂在宣风楼角时,已是残阳一轮了......

2013/1/4 20:09:31

兵子驼

听说这城墙,炮火打不烂的。

1911年前

作者回复:

世界上所有的城墙都是给人打的,城墙的使命就是挨打。
在炮火中轰然倒塌是一座城墙分内的死法,好过被荒草湮没,被废弃被分解成一块块砖头砌上人家院墙猪圈的那种死法。
  城墙是防御工具,城墙是不还手的,城墙的策略是忍耐无极限。城墙的品性从低到高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是不怕打:咱皮实,经打;第二重境界要进一步,打不怕:打烂了没关系,可以修,修得比以前更皮实更经打;第三重境界更进一步,怕不打:一段城墙如果没有人来打来踹,何以显示它的价值,何以显示它忍辱负重,吃苦耐劳,百折不弯的品质来?所以要盼着你

2013/1/4 19:59:08

三十度仰望

尔今只闻宣风楼,城门洞,武冈城墙恐怕只能留下传说罗。

1311年前

作者回复:

武冈城墙今幸存城垣四段(内城二段 、外城二段),但要好好维护哟。

2013/1/4 18:07:49

发表评论

已输入0/200 个字!

关注武冈人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