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人问小生,“听人说,今年几龙治水、几日得辛,不知这种说法是怎么来的?” 几龙治水、几日得辛、几牛耕田等,这些说法都是由古代干支记日法演化而来。 正月是一年的开始,一年之计在于春,正月又是春天的开始。 古代人基于期盼丰年的美好愿望,用农历正月对一年的年景进行预测的一种简便方法,也是古代人们实践经验的总结,充满着朴素的哲学思想。 如: “龙治水”,龙多,旱;龙少,涝。一龙二龙治水雨多,涝年,欠收。九龙十龙治水,雨少,旱年。五龙六龙治水,风调雨顺。 “得辛”也是同样道理,一日、二日得辛,水稻花期短,不利水稻生长,预示欠收,五日、六日得辛,水稻花期正常,适于水稻生长,预示丰年。 “牛耕田”,耕田的牛越多,墒情越好,有利于农业生产,可望丰收。 “几人分丙”,因“丙”和“饼”谐音,“丙”五行属火,因此象征“烟火”,人生来就是食人间烟火的,所以“几人分丙”也叫“几人分饼”,此饼代表食物。 查法: 龙治水:龙治水,就是正月开始的地支辰日,辰为龙,初一是辰日,就是一龙治水,初二是辰日,就是二龙治水。以此类推。2009年正月初十为庚辰日,就是十龙治水。 得辛:得辛,正月开始的天干辛日,初一为辛日,为一日得辛。初二为辛日,为二日得辛。以此类推。2009年,初一为辛未日,为一日得辛。 牛耕田:牛耕田为正月开始的地支丑日,丑为牛。初一为丑日,为一牛耕田,初二为丑日,为二牛耕田,以此类推。2009年,初七为丁丑日,即七牛耕田。 几人分丙:每年的劳动成果是一定的,分享的人越少越好,如果一个饼一人得饱的话,十人分吃,则人人饥饿。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杨柳长风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王爷
有一个问题,要请教一下聂兄,老人死后出殡前为什么要:"出侧",侧字的写法是怎么样的?第二个问题,送葬到坟后,为什么要采一把绿叶在耳边或头上,有什么含义?也请知道的前辈指点.
815年前
作者回复:
1。“出侧”应为“出宅”,“宅”武冈方言念“cē”。2。采一把绿叶在耳边或头上意为“转青”,“转青”就是希望看到“希望”!!!
2009/9/30 20:51:51
2011
好东西,学习了!!!
615年前
一起学习!!!!!!!!
2009/9/30 20:47:17
故乡情
龙治水,厉害。。。。。大师。。。
515年前
谢老师,小生这厢有礼了!!!
2009/9/26 18:17:06
雄陀刀具
厉害。。。。。大师。。。
3615年前
谢雄佗!!!
2009/9/25 18:47:50
飘云
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啊!
确实,学校里是学不到这类东西的!!!
2009/9/24 22:03:49
云中客_13270
楼主博学啊。确实了不起。
比起老师来,小生差远了!!!
2009/9/24 21:26:18
杨柳长风
“二月二,龙抬头”是一句古老的谚语。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根据日月五星的运行轨迹把天空划分为28天宿,即黄道带。以此来表示日月五星的运行和位置。28天宿可分为4个大区(4象或4神),东方苍龙(包括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西方白虎(包括奎、娄、胃、昴、毕、觜、参七宿);南方朱雀(包括井、鬼、柳、星、张、翼、轸七宿);北方玄武(包括斗、牛、女、虚、危、室、壁七宿)。其中‘角宿’就是龙角。在二月初二这一天东方地平线上升起了龙角星,所以称为龙抬头。民间又传说这一天龙神会从睡眠中醒来,于是人们在那时就会焚香祷
3515年前
这才是其真正的含义!!!
2009/9/24 21:25:54
山渐青
谢谢 !!!
4115年前
别客气!!!
2009/9/24 21:25:13
请间:龙抬头又是什么?
2915年前
刘侗《帝京景物略》:"二月二日曰,龙抬头、煎元旦祭余饼,熏床炕,曰,熏虫儿;谓引龙,虫不出也。"俗话说"龙不抬头天不下雨",龙是祥瑞之物,和风化雨的主宰。"春雨贵如油",人们祈望龙抬头兴云作雨,滋润万物。同时,二月二正是惊蛰前后,百虫蠢动,疫病易生,人们祈望龙抬头出来镇住毒虫。
2009/9/24 21:10:02
已输入0/200 个字!
第20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揭晓,武冈展辉学校大获全胜
金色的子叶
山村的坚守
一个底层农民工的呐喊
井底之蛙与通天绳
武冈米花里的年味武冈视频
武冈农村婚礼习俗纪实武冈视频
武冈一中航拍记录片武冈视频
武冈历史沿革武冈概况
关于武冈市武冈概况
重负荷车辆齿轮油宏源石油
智能母婴站触摸屏玻璃三丰玻璃
墙面翻新房修修
免责声明:本站资料除作者特别声明原创之外,其他均来自网上,若侵犯你的权益请告知,本站获通知后将立即删除!联系QQ:165410523
Copyright © 2006-2025 武冈人网 ICP证:粤ICP备2023087779号 粤公网安备44190002007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