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冈文学 30位清史专家云集岑巩揭秘 马家寨是陈圆圆香魂最后归隐地(转)

30位清史专家云集岑巩揭秘 马家寨是陈圆圆香魂最后归隐地(转)

姜远林 2012-05-28 09:51 6

30位清史专家云集岑巩揭秘  马家寨是陈圆圆香魂最后归隐地(转)

5月24日至27日,30多位专家学者云集岑巩,对与绝代佳人陈圆圆相关的史迹进行研讨。在三天的时间里,专家们多次座谈,并实地走访马家寨,最终形成了共识:马家寨是绝代佳人陈圆圆香魂最终归隐地。


马家寨可望写入清史


2012年5月25日下午,岑巩马家寨。

天下着雨滴,车辆在土路上辗过,稀泥汤四溅,不过,专家们的心情丝毫没有受到影响,大家一路上有说有笑。



“马家寨的发现让我们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员滕绍箴教授说。



在之前的一天,滕绍箴和国家清史编委会研究员李治亭教授将二人联合编著的《陈圆圆后传》拿出来给各位专家参阅,两位教授在2010年内两次深入马家寨考察,此书是他们考察的结晶。



在此基础上,5月25日上午,包括滕绍箴、李治亭在内的五位清史专家将之前进入马家寨考察的情况进行了介绍。吴三桂的后人、马家寨吴氏家族秘传人吴永鹏也详细介绍了历时300多年的秘传家史。



专家们发现吴永鹏的“口传史料”许多与历史记载是吻合的,比如陈圆圆两次下湖南的时间,马宝护送陈圆圆,然后离开的时间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史书载明吴三桂称帝时是三月初,而吴氏家族确定秘传人的日子是“三月三”,专家们认为这其中也有着必然的联系。



“一个普通老百姓,光是看几本书就能说出这么详细、真实的历史吗?我看不可能,这其中定有缘由。”滕绍箴教授说。



经过研讨、实地查看、再研讨之后,专家在以下三个问题上达成了共识。首先,马家寨吴氏族人是吴三桂的后裔。其次,陈圆圆香魂最终归隐地在马家寨。第三,初步确定吴三桂墓也在马家寨。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陈圆圆香魂归隐马家寨的证据很有说服力。”云南大学历史学教授方铁说。而在5月27日中午举行的庆功宴上,李治亭教授表示:“马家寨可望写入清史。”


大美大智


多年来,马家寨吴氏族人与附近的大树林苗寨陈家人不允许通婚开亲。

原来,陈家是当地的大户,颇有势力,又是苗族,陈圆圆到了马家寨,因为皆姓陈,便到陈家认亲,做了陈家的女儿,这样掩护了自己和吴三桂余脉,使之逐渐站稳了脚跟。因此,两寨四代交好,亲如一家,所以不允许通婚开亲。



吴永鹏的“口传史料”还提到,陈圆圆来到马家寨后,就通过认亲等多种办法躲过了清政府的追查,带领吴氏家族苦心经营马家寨,可谓大智大勇。



就此,多位专家提出要重新对陈圆圆进行研究认定。“史料记载,陈圆圆多次劝说吴三桂不要起兵,她有极强的政治敏锐性,吴三桂无法与之比拟。”云南大学的方铁教授说。



据了解,历来陈圆圆给人的印象就是美女,能歌善舞,人们多用“倾国倾城”、“绝代佳人”来形容其貌。也有一些文人墨客说她是“妓女”,在作品中用下流笔调渲染其为“妓”行为。“从规劝吴三桂不要起兵到马家寨的出色表现,陈圆圆这样的人物应该重新研究认定。”方铁教授说。



不过,早在两年前,就有学者撰文为陈圆圆正名了,他就是清华博士廖永伦。廖永伦称,陈圆圆自幼丧亲,养父家道中落,家境贫寒,不得不堕入风尘,靠卖艺为生。但她并不是一些文人墨客笔下靠出卖肉体维持生计的妓女。



“经考证,陈圆圆实际上是‘歌姬’,算是今天我们所说的歌星、明星了。”廖永伦说,为了给这位历史人物正名,他之前查阅了很多典籍,认定“姬是对古代对妇女的美称”,而我国古代将以歌舞为业的女子为“歌姬”,多为绝色女子。

通过她苦心经营马家寨的史迹可以看出,她还是一个有政治头脑、能处置复杂局面的人物。“用‘大美大智’来形容这样一个历史人物,最适合不过了。”廖永伦说。


老家来了人


来自江苏高邮的杨国宝先生也是参加本次研讨会的嘉宾,由于他不是研究清史的专家,所以最初并未受到太多的关注。



直到在一次会议上,李治亭教授无意中说起他是吴三桂和陈圆圆的老乡时,媒体记者才将目光聚焦到了他的头上。



杨国宝有多重身份,他是高邮神居山风景区管委会负责人,持有导游资格,还是研究先秦的历史专家,与李治亭教授是很要好的朋友。



“本次会议我不在邀请之列,但李治亭教授说研讨会专家云集,规格很高,而且因我与吴三桂、陈圆圆是老乡,所以他就让我也来参加。”杨国宝说,他往返的产生的费用都是自掏腰包,但还是觉得很愉快,因为学到了不少东西。



杨国宝告诉记者,根据高邮市的史志资料记载,陈圆圆和吴三桂均为高邮人氏,其中吴三桂出生在神居山中,这里还是上古的帝尧的故乡,因为帝尧出生在“三月三”,所以每到“三月三”这一天,当地群众就会隆重集聚开展纪念活动,延续了千百年。



“这让我想起了这样一个现象,吴三桂在‘三月三’称帝,马家寨吴氏家族选定秘传人的日子也是在‘三月三’,这其中应该存在某种联系。”杨国宝说。



有专家认为,杨国宝所说的情况比较重要,它可以进一步证明“马家寨吴氏族人是吴三桂后人”的说法,值得进一步研究。同时还有专家建议,将对吴三桂、陈圆圆研究的范围拓展到江苏高邮,这样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如此来说我建议第二届吴三桂、陈圆圆史迹研讨会到高邮去召开。”杨国宝说。


贵州与云南,不用争论


对于陈圆圆最终归宿地何在的问题,历来众说纷纭,其中“莲花池”之说有一定的影响力。该说法认为,公元1681年(康熙二十年),昆明城破,陈圆圆投身昆明莲花池自尽并葬于莲花池畔,今天的莲花池在云南民族学院内,那里还有陈圆圆的衣冠冢。



在文献中,也能找到“莲花池说”的文字资料,清代“通经学,尤好金石考据”的阮福在《后圆圆曲·序》中称陈圆圆在城破后“自沉于莲花池,即葬旁”。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贵州传出了在岑巩县水尾镇马家寨发现陈圆圆墓冢的消息,这立即引起了各方的关注。2010年,滕绍箴、李治亭等五位清史专家进入岑巩马家寨揭秘,便有媒体报道称“陈圆圆香归何处再起争议,贵州与云南相互争抢”。



记者搜索发现,关于云南与贵州争抢陈圆圆的相关报道在网络上比比皆是,多数出现在2010年滕绍箴清史专家到马家寨揭秘之后。



滕绍箴说,他也看到了相关报道,但贵州和云南,没有必要去争论。首先,争论得看证据,谁的证据充分有力,谁的说法就能令人信服。“更重要的是贵州和云南,可以联手挖掘和打造与陈圆圆有关的文化,促进两地经济发展。”滕绍箴说。



滕绍箴认为,陈圆圆在云南生活过,这是不容争辩的事实,但从目前掌握的证据来看,陈圆圆香魂最后的归隐地在马家寨。“陈圆圆先在云南生活,最后才逃到了马家寨,两者互为补充,相关各方大可不必争抢。”滕绍箴说。


悬案有定论
但研究仍要进行


虽然专家们就陈圆圆最终归隐地在马家寨的史迹达成了共识,但还是有一些专家认为此事还要作更深入的研究,并指明了今后的做法和研究方向。



方铁教授说,马家寨周边有不少汉族村寨,第一种可能是这些村寨的先祖与吴三桂有亲密关系;另一种可能是这些村寨从外迁入,本身是汉族。方教授建议对这些村寨进行研究,寻找与陈圆圆归隐地在马家寨的旁证。



社科院历史所清史研究室教授李世愉说,瓮安县也有吴三桂后裔,建议将他们与马家寨的吴氏族人联系起来研究。他同时建议建立“陈圆圆博物馆”,将所有的资料,包括原始墓碑存入馆中,便于作进一步研究。还有教授认为立即对吴氏秘传人吴永鹏的口传史料进行抢救性整理,编辑成书。



据了解,陈圆圆墓曾两次被盗,吴三桂墓也被盗过一次,故而专家们也就坟墓以及墓碑的保护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滕绍箴说,再不把墓碑保存,今后就什么也看不到了,何谈研究。特别是看到吴三桂的墓碑出现断裂时,滕教授直接提出了批评意见。



另据李治亭教授介绍,以前,史学的研究对于“口传史料”并不重视,因为有一种观点认为,口传史料经历相当长一段时间后,就会掺假。“这一次对吴三桂、陈圆圆史迹的研讨,大大提升了口传史学的地位。”李治亭说,他认为这是本次研讨会奉献给史学界的又一成果。










78a54ea2gc106ce840ce5&690

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员、权威清史专家滕绍箴教授在吴三桂墓前揭秘。

78a54ea2gc106cf2cbaf2&690

吴三桂墓。

78a54ea2gc106d042bc5d&690

吴氏传人吴永鹏在介绍秘传家史。

78a54ea2gc106cdcce6e3&690

吴三桂后裔隐居地岑巩县水尾镇马家寨。

阅读 1.1万
分享到:
评论列表

倚窗听蝉

很有价值的新史料,学习.

2312年前

黄三丛

如今的专家、学者包括历史学家等精英与昔日的陈圆圆等价。在陈圆圆香魂归属地一折腾,镰陈圆圆还不如了!

2212年前

作者回复:

呵呵 。

2012/5/28 21:46:44

兵子驼

这个吴三桂的墓里应该没有什么东西吧.

1612年前

作者回复:

也不晓得到底是不是吴三桂墓。

2012/5/28 21:54:19

兵子驼

陈圆圆,是历史绝代美人..........

1512年前

闯飘

地板!
还有陈圆圆的床板!

1812年前

作者回复:

闯王就喜欢床板,哈哈!

2012/5/28 21:51:48

蛤蟆

沙发 !

2112年前

作者回复:

沙发是破沙发哦 。

2012/5/28 21:47:56

发表评论

已输入0/200 个字!

关注武冈人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