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冈文学 奥运开幕式:浪漫的光影盛宴

奥运开幕式:浪漫的光影盛宴

淡淡清辉 2008-08-11 10:51 5

2008-8-9 星期六 (Saturday) 小雨

看完了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总体感觉是震撼。张艺谋一贯善于打造大场景、对光影技巧的把握也堪称娴熟,在这次开幕式中,更是将那种恢弘的气势发挥到了极致,而对光影的利用,更是令人叹服。

一开场的击缶而歌,在击缶之前,密密麻麻排列齐整的方阵,让我感觉平淡无奇,事实上我并不喜欢人海战术,以整齐划一的姿态来表达大气,在我看来并无特色。不过,在击缶的一刹那,我那份担心便烟消云散了,取而代之的是巨大的惊喜。原来缶中暗藏玄机,声一响而亮光即现,又随着乐声不断变幻,以缶阵的灯光来敲打出开幕式的倒计时,这个创意真是绝无仅有。

而后便是一连串中国元素的结合,一幅从短片中走下来的巨大画卷,写意着历史的变迁,也承载着这场开幕盛会的全部过程。最为令人惊喜的几个场景是:由焰火组成的脚印穿过北京,来到鸟巢,巨大的脚印化作漫天繁星缓缓飘落,聚拢成闪闪发光的梦幻五环,天上飘下来的仙女,拉着五环从地面冉冉升起,给人以浪漫唯美的视觉体验;蔚蓝色的“地球”从地面冉冉升起,“地球”上变幻着光影和图像,表演者们在地球上行走和翻筋斗,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主题,在刘欢与莎拉.布莱曼的《我和你》中唱响,这样一种形式,也是浪漫唯美到了极致;一群身穿白裙,圣洁美丽的女孩,以双手交叉的柔舞,带动全场观众,放飞心中的和平鸽,这样一种极为简单的方式,充满着纯洁美好,共同追求和平的象征意义;而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逐一展现,孔子三千弟子对《论语》部分名句的吟哦、以及国粹京剧、昆曲的表演等等,也在现代化的光影技术和鸟巢上空焰火的辉映中,表现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来。

——而这一切,多亏了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光影和色彩的变幻,给这场盛会涂抹了浪漫而神秘的色调,虽然一些相似的元素运用太多,不免有点重复,给人以审美疲劳,更期待能看到一些彰显个性的东西。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整个部分,实在令人震撼,目不暇接之余,恐怕也没有太多心思去挑刺了。

整个开幕式最为令人期待的,应该是以何种方式点燃主火炬了。之前听闻点火仪式堪称“天人合一”,心中燃有巨大期待。而实际的过程,也许是因为期待过高,也或许是前半场的文艺表演太过令人震撼,最后的点火仪式,从视听角度来看,还是稍显平淡了一点。当然,也不能说这不是一大创意,李宁以高难度的方式,吊着钢丝绳在开展的液晶画卷中虚踏奔跑,那架势或者说是“嫦娥奔月”,却少了点“嫦娥”衣袂飘飘的柔美,也或者说好似“夸父追日”,可也少了点神话故事腾云驾雾般的神秘感,况且,还出现了一段画轴展开速度过慢的瑕疵。总体说来,这种方式虽有足够的难度与意义,可视听的感观是挑剔的,尤其在前半段文艺表演给予人那么重大的震撼之时,点火应该成为震撼之高潮,据说本来想用一只影像凤凰衔着火种点燃主火炬,可惜由于种种原因放弃了——真是可惜了那个浪漫的创意。

# posted by 淡淡清辉 @ 2008-08-09 19:23 分类:读书影视 浏览:304 评论(6)

阅读 4455
分享到:
评论列表

兵子驼

不过就整个开幕式来讲,在世界上还是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力的啊

615年前

淡淡的清水

我只看了每个国家出来整顿`前面看了一点`

615年前

枯木龙呤

怎么看怎么都像老谋子的黄金甲!

515年前

言欢

当晚刚看时本人还比较激动,但随后在网上看了其它角度拍摄的图景,顿时觉得央视的导播确实太差劲!!
因为,中央电视台直播的内容,更本不能把开幕式的中华文化内涵展现出来!!

615年前

黄德健

整个开幕式,我们三个老乡还特意跑到商务茶楼去看的,也许是审美疲劳了,感观被刺激了将近3小时后,心理并无特别的感动!!!

三小时花了150人民币,剩下唯一的记忆就是:期间,除了二次小小余震带来的些许不安,就是终于明白所谓西方文明的花花绿绿的-----鸡尾酒的味道原来就是久违的汽水的味道!!

不知道是我自己出了毛病,还是整个世界出了毛病!
毛病又出在哪呢?......

515年前

发表评论

已输入0/200 个字!

关注武冈人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