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区电梯上看到的,公安贴了醒目的提醒公告,本小区一业主,被骗了103万。第一句想说的,只想说,是真的有钱呀!之前在网上看一段子,说某女被骗了几百万,警察问她为什么不报案?她说报案可以,千万不能跟家里人说。警察不解,这么大金额,如何瞒得住?某女说,其回娘家哭闹一下,就可以把被骗的钱填上......本小区这位业主,被骗这一百多万,是炒股上的圈套。不管怎么说,首先人家得有这个闲钱,既然是闲钱,那肯定还有更大的财富支撑着,要不然几十万大额转账,哪有这么果敢决绝的。想起几天前,我账户上收到区区几千大洋,就被冻结了三天。不知道这位业主,转过去的一百多万,对方的账户是否也有冻结的机制,报案后,警察叔叔有没有及时帮他把这个钱追回。不过看公告上的内容,怕是凶多吉少,难以全部追回了。搞不明白,有钱人,为什么这么容易上当受骗。从公告上的只言片语,咱们也可以来捊一捊,这个百万骗局背后的“剧本杀”。这场看似普通的投资骗局,实则是诈骗团伙精心编排的"三部曲":
角色扮演:通过微信伪装成"炒股高手",用专业话术营造权威形象,甚至伪造盈利截图制造信任感。
技术陷阱:诱导下载"米信使IM""JRTH"等虚假投资APP,这些平台表面与正规软件无异,实则完全由骗子后台操控。
连环收割:首轮骗取80万后,以"中新股""提现手续费"为由继续索要23万,利用受害者急于回本的心理层层加码。
国家反诈中心数据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投资理财类诈骗同比激增45%,其中"炒股导师"类骗局占比超六成。骗子深谙人性弱点:对高收益的贪婪、对"内部消息"的迷信、对沉没成本的不甘。
尽管骗术不断升级,但核心漏洞依然存在!
资质缺失:我国《证券法》明确规定,荐股服务需持牌经营,任何个人通过社交平台招揽投资均属违规。
资金异常:要求转账至个人账户而非证券托管账户,已是明显违规信号。
提现障碍:正规投资平台提现无需额外手续费,更不会以"中签"为由二次收费。
值得警惕的是,近期诈骗APP呈现"短命化"特征。据网络安全机构监测,超七成金融类诈骗APP存活期不足30天,得手后立即关闭服务器,导致追赃难度倍增。
面对花样翻新的投资骗局,牢记三个"绝不"。
绝不轻信陌生人荐股:证券从业者信息可在证监会官网查验,凡自称"大师""机构内部人员"的微信好友申请直接拉黑。
绝不下载不明APP:应用商城搜索不到的金融软件,99%是诈骗工具。
绝不对私人账户转账:所有正规投资都需通过银行托管账户,要求转至个人账户的必是骗局。
若已遭遇诈骗,请立即做好三件事:保存聊天记录、打印转账凭证、拨打110报警。警方提醒,黄金报案时间为转账后48小时内,及时冻结账户能最大限度挽回损失。
这起百万骗局撕开了残酷的真相:在投资领域,看似捷径的"馅饼"往往是最危险的陷阱。当我们怀抱财富梦想时,更需谨记——真正的投资,从不需要"神秘大师"指引,更不会让本金在黑暗中消失。
转发此文,或许就能阻止下一个受害者。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黄高远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