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冈文学 “娱”还是“渔”?垂钓归来话“愚”!

“娱”还是“渔”?垂钓归来话“愚”!

守望者唐俗 2020-11-09 16:14 1

“娱”还是“渔”?垂钓归来话“愚”!

文/寒林陌舍【原创】

image.png

双节过后,好久没有出门,一直想着去河边垂钓。前几天,独自一人起了个早,天蒙蒙亮,一路只见晨练的老人,晨跑的年轻人。太阳刚刚升起,被乌云遮了大半个脸,晨风习习吹来,河边无人。 

两个小时过去,一点动静都没有。忽然有了诗意,想起一句“垂钓催早起,河边求孤独”,还没琢磨出下句,忽见漂有点移动,随即惊喜起竿感觉是条大鱼。河岸太高接近二米,一手颤颤巍巍高举钓竿,一手准备去拿抄网,鱼还在水中不见身影,我前后左右一顾,希望能有人帮我一把。但附近仍然无人,担心鱼跑,我下蹲身子,鱼抄刚好够着水面,反复数次终于将它捞起。 

好家伙,一条一身黑黢黢足有两尺长的鲶鱼,头扁扁发出几声吼叫声,有点吓人。放进钓箱,身子弯成两节,大约五斤左右。

 image.png

回家后,只顾冲凉准备午餐。午睡前特意给钓箱内的鱼加了一些水,用龙头滴水的办法增加氧气,然后,放心去午睡,不一会,迷糊中感觉有人敲门,又像什么东西在扑腾……赶忙爬起身去看。

果然发现鲶鱼居然扑腾出钓箱,在阳台上一挪一挪,我赶紧找了个大盆,用不锈钢菜板盖住,又担心前次已经跑过一条鲶鱼,看着它活溜溜从下水道口跑掉,于是找了一对哑铃放在不锈钢菜板上。

感觉有趣,拍了四张照片发朋友圈,写下一段那一刻的想法:关门午睡,迷糊中忽的一声似有人进屋!才见早上钓的大家伙跳出钓箱还想跑!接受上次教训,压住它……

不料,这一段文字加图片却引发了无数人“围观”,纷纷有人点赞,有人询问:这是什么鱼?在哪钓的?有人直接夸我:你真行!我用早上的半句加了半句回复道:“垂钓催早起,江边求孤独;大鱼知吾意,甘为盘中餐。”

为此,香港的老板林先生却表达了不满说:惨不忍睹!我回复道:“佛主在心善在心,眼见俗世双目闭!阿弥陀佛!(加了双手合十的三个表情)”没有调侃的意思。

image.png

佛教仙境—九华山

林先生信佛多年,一直是我心中景仰的人物。近几年,他利用公司顶楼近千米平方,打造起一个红尘中脱俗的佛教聚会的“仙境”:栈道深深,桂花飘香,竹影婆娑,香烟缭绕,营造出佛堂肃穆庄重的氛围。在他的企业里随处可见佛教的影响,始终践行着“建德行善”的理念,也是让我十分钦佩的。

见有人居然挺我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人间正道是沧桑,喝点鱼汤疗疗伤!”然后讪笑。林先生讪笑回到:“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上留;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喝点鱼汤疗疗伤,因果不虚伤更伤”

我又附和一首:”心在佛门里,人在尘世中;口中念阿弥,但见烦恼事。不见素菜馆,皱眉点菜谱,一点不介意,素食取荤名。”并取诗名:凡心大动!实在是带有调侃的意味,诗中隐藏“心口不一”的说辞。素菜馆曾经流行一段时间,虽然食材大部分是面筋所做,但依然有“红烧肉”“红烧狮子头”的菜名。

image.png

当今社会,世人都以“娱”为乐。我却以“渔”为乐!有道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非渔民,以渔为乐在乎“娱”而不是鱼;垂钓早起权当锻炼身体,无论有鱼没鱼,喜欢山水,喜欢沿岸的风景,喜欢那种惬意的感觉;钓它两三个钟,立马收杆回家,毫不犹豫。

世人多“愚”,少了一份闲情,少了一份对大自然的热情。据悉华夏钓鱼之人有超过1亿,我常用的钓鱼软件,使用的也超过7千万。我喜欢野钓,不喜欢黑坑钓,因为少了一份自然的情趣,但有时也会鱼塘转转,碰到台湾老板也会聊上几句,他们的垂钓之乐,就是没有嫖赌之乐,只是为求一份宁静,内心的一份平和。

为渔为鱼?我一定是不为口福,也不少了这份买鱼的钱。就如同写文章挣一点稿费度日。我钓鱼则是为了一份消遣,锻炼一份耐心,但更多的是多一分对人生的思索。

就因为这场“鲶鱼效应”,我在思索:为什么你费尽心思所写的文章,不一定引人关注,即使点赞也许只是碍于情面,有谁去看你自以为深邃的思想和观点?而在另一部分人的眼里,也许背地里还会引人嘲笑!我只是“愚”,陶然与世外,不知江湖险恶,不知人心叵测!

博人眼球的依然是名人明星,趣闻轶事,往往感兴趣的多产生共鸣的也多。看来世上还是俗人居多。

一条“鲶鱼”引起的关注,引起的争议,恰好印证了这一点!

寒林陌舍,素言俗事,无意争宠,无意夸张。 

欢迎关注!

阅读 2919
分享到:
评论列表

爱上红酒

钓鱼得鱼,可以怡娱。

3年前

发表评论

已输入0/200 个字!

关注武冈人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