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一个人正当青壮年的时候,且不说志向宏大之类的堂皇话,也要游历四方,长长见识,行万里路,胜过读万卷书,所以古代也有游学一说。
及至年高体弱,则轻易不要折腾了,方是养生之道。就好比炭火余烬,若置于房内,屏蔽风雨,还可持久。若是放置郊野,多半会因为风雨熄灭,即便晴好微风的环境,也会加速其燃烧。
人到了晚年,会渐渐地和他所在的环境融为一体,不管这个环境是否优劣。大体来说:只要有洁净的空气,洁净的饮水,洁净的食物就够了。这也是为什么名刹高僧多长寿的原因。人在这个时候,对大自然所求的已经很少,顺其自然,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
基督教说得好:来自尘土,复归尘土。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云中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顾问
顺其自然,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
414年前
桃源小女人
哈哈....从楼主文章看出.我真的还没老.因为我还没有怀念故乡的心.不过到老了的那一天.会落叶归根的.
314年前
兵子驼
让我们一起落叶归根吧..........
214年前
人生就是这样子,总是要死的.
姜远林
来自尘土,归于尘土。
落泪的戏子
614年前
来自尘土,复归尘土!!!1111
夕颜
是的,我妈妈跟着我在外生活了几个月,我以为已经很好了,吃穿什么的都不用她去操心,不用去劳作,但用她的话说,那就像是坐牢。在我那,精神萎靡不振,反应迟钝,回到家后,有老姐们陪着,反而过得快快乐乐的。
云中乘风
其实,我主张不要轻易给老人挪地方。有的人以为自己在大城市买了房,买了车,把老人接过来享福。据我所知,大部分老人都不适应。这是一种很大的变化,要老人去适应这种变化,很难!年轻人则没问题,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芝麻开花节节高。其实我们能够做的,就是改善一下老人的居住环境,做那种老人能够接受的改善,否则真的适得其反。
荡秋千
我的一个还不算远房的表亲戚,他曾说是云中兄同一届的同学(二中150班)。他奶奶现已90多岁,早在六、七年前就差点死了,他家人做好了一切应对的准备,事后,他奶奶竟挺过来了,近两年竟翻起旺起了,面色红润。他爸爸刚跨入70岁(退休老师),去年中秋左右,说叉气痛,一查,肺癌,到长沙省医院确诊也是,不到半年,今年元宵后几天就撒手人寰了。
作者回复:
这个,有的老人确实命硬一些,所以长寿。
2011/3/20 21:42:08
我以前,一心只想出去,再也不要回那小地方。但现在,总是在计划要回家,要怎样养老,要做些什么,要怎样生活。。。。。。现在一切都是在为早点回家而在做准备。落叶归根吧,所以我觉着我是老了。或者心态上吧,越来越依恋故土,依恋亲人了。
左三年,右三年,不知今夕是何年。哈哈!
2011/3/20 21:24:45
青松
俺现在就是:屏蔽风雨了!
514年前
确实到了那个时候,是要屏蔽风雨的了啊。哈哈!其实青松老师是不一样的。最关键的是要和自然和谐,按自己的心性去生活。有的人喜欢动,有的人喜欢静,道理是一样的。
2011/3/20 21:18:43
我只说:有些事情,不是人力所能挽回的,该放手时要放手,说不定会发生奇迹。
我有一个亲戚的长辈,大约是5年前得了不治之症,做了手续,几次垂危,都挺过去了。每次快不行了,我或者我在家的妻子都会去看望他,略尽点绵薄之力。这样也有四五回了吧,反正我是记不清楚了。今年冬天,家乡特别寒冷,那一阵子,周围老人“去”的特别多。这位长辈又不行了,送住医院,只在大年初一那几天回来了,一则是因为过大年,二则是怕死在医院。然而过了年,身体渐渐地好起来,中间又有几次说不行了,大家议论不知道是否能够熬过正月。天气渐渐暖和,春暖花开,万物复苏,老人的身体竟一天天好起来。我说:这么严酷的冬天都熬过来
我现在只想回家,估计是老了
不会吧!你还这么年轻啊!
2011/3/20 21:11:59
已输入0/200 个字!
第20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揭晓,武冈展辉学校大获全胜
金色的子叶
山村的坚守
一个底层农民工的呐喊
井底之蛙与通天绳
武冈历史沿革武冈概况
武冈米花里的年味武冈视频
武冈一中航拍记录片武冈视频
关于武冈市武冈概况
武冈农村婚礼习俗纪实武冈视频
快巴、红钢纸介子三雄电子
墙面翻新房修修
宗氏典藏包装项目文功文创
免责声明:本站资料除作者特别声明原创之外,其他均来自网上,若侵犯你的权益请告知,本站获通知后将立即删除!联系QQ:165410523
Copyright © 2006-2025 武冈人网 ICP证:粤ICP备2023087779号 粤公网安备44190002007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