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冈文学 原汁原味的乡土风俗画[邵阳市文艺评论 ]《武冈报》

原汁原味的乡土风俗画[邵阳市文艺评论 ]《武冈报》

林日新 2016-11-21 09:00 3

    林日新:原汁原味的乡土风俗画

                        ——读作家黄三丛的散文集《悠悠乡愁》[2016-12-07《武冈报》]


几年前,曾读过武冈作家黄三丛的长篇纪实小说《血祭野人山》,那部记叙中国远征军赴缅甸抗战被迫溃退野人山惨痛经历的作品,视角独特、构思奇巧、充满悬念和惊险的场面描写,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从此,笔者就记住这位作家,并经常从报刊、杂志和网络上搜集他的作品,了解到他不仅小说写得好,散文也很出色,特别是他对本乡本土的民情风俗的展示,堪称一幅幅原汁原味的乡土风俗画。日前,由北京现代出版社2016年7月出版的散文集《悠悠乡愁》,便是对其散文创作的一次小结,也是作者对生活的纪念和感悟。
     这本书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发表在报刊上的70余篇文字,分成四辑,每辑各有侧重。
     第一辑“心路寻踪”, 是作者对家乡,对过往生活的描述,平实、真切、准确地记录的乡音、乡情、乡思,抒写阅世经历与心灵轨迹,系着作者浓郁的乡土情结。《蛙韵》写道:“在那些阡陌间,沟渠旁,池塘边,蛙们在尽情地演奏高歌。‘咣,咣——’老蛤蟆的大堂鼓擂得雄浑有力,振荡得空气微微发颤;‘咕噜咕噜——’青皮蛙吹奏出节奏欢快的唢呐,‘哕哕哕哕——’背心蟆蝈演唱着昂扬激越的恋曲,‘哇哇哇哇——’虎皮斑蛙的歌喉一展婉转悠扬的相思情调……”令人仿佛听到乡野春夜万蛙齐鸣的恢宏乐章,又何尝体悟不到作者渴望归朴返真的缕缕情思?《悠悠乡愁》中:“我们”最爱的后龙山树木参天,翠竹竿竿,风和日丽或熏风送爽的日子,小伙伴们流连其中,一个个猴精似的藏猫猫,比攀爬,嗖的一声,就手脚并用溜上竹梢,趁着竹子晃动的瞬间,顺势就攀到另一竿竹上,浓绿中传出欢笑声。而儿时的乐园却被旋风卷进大炼钢铁的高炉中,怎不让人生出悠悠乡愁?
       第二辑“故园采风”,是一朵朵民情风俗的奇葩,色彩浓郁,古朴典雅,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讴歌。作者的家乡地处偏僻,民风淳朴,还保留了许多古老的传统,《过大年》杀年猪,熏成红彤彤、香喷喷的腊肉;打豆腐、做血粑、腊豆干,煎炸成油泡豆腐。腊月二十四祭了灶王爷后,还要烤酒、熬糖、舂糍粑、杀阉鸡。吃年关饭时不能开门,要提防外人进来踩破“年关”。《唱土地》说的是新春正月 “破五”之后,乡里便有来唱土地的师公,“身穿长衫道袍,头戴三叉戟绣花道帽,套一个土地面具,俗称土地壳壳,手里提着一面小铜锣, 敲得当当当山响,闪亮登场。进得村来,来到人家堂屋门前,边敲边唱道:铜锣敲得响绵绵,土地来到贵府前……”莫不是醇香四溢、风情典雅的真实生活记录。这样的描写在《上梁》《安神与敬神》《“禀卦”趣淡》《招魂收吓》《应煞》《打符治邪》等篇什中俯首皆是,让人大开眼界,深得优秀民俗文化的熏陶。
      第三辑“巫乡撷奇”,记载了一些颇具神秘文化色彩的故事。作者家乡地处巫楚文化根深蒂固的湘西南地区,历来有通晓巫术巫医的民间高手,流传着无数令人难以置信的逸闻轶事,作者生活在其中,耳濡目染,甚至亲历亲为过,写来更添几分刺激性。《神秘的“水师”》如实记录“达主任”“施法术”给作者治愈骨折的故事。《治疱疹》中,作者老伴染上疱疹疼痛难忍,寝食难安,久治无效,于是请来身怀绝技的木匠孙师傅,“口中念诵几句话语,就用随身带来的墨签,沿着她的身子从头到脚画个隐隐约约的轮廓,然后让她离开。接着将沾着桐油的灯草点燃,一一往轮廓上爆去。随着灯草的火焰爆得噼叭有声,墙上留下一溜星星点点的灼痕,跟老伴身上的患处范围、形状相似。”不出三五天,疱疹就结痂。多么神奇的治疗方法,多么真切的细节描写。当然,作者在《剥顶针》、《寄引法》、《治疔毒不用药》等篇章中也有类似的描写,一个个故事都在挑战着不可能,读来无不叫人为民间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拍案称奇,也为作者细致生动的描写点赞。
       第四辑“书林观景”是书评和随笔,既有品读文友作品的心得体会,也有对自己作品离奇遭遇的解读,文章纵横驰骋,或褒或贬,恰如其分,颇得书林观景的要领。
       总之,《悠悠乡愁》的字里行间,浸润着作者对家乡、对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浓情,也折射出其从善如流、嫉恶如仇的价值体认。这本书语言质朴清新,文字洗炼,庄谐并重,雅俗共赏,是乡土散文的佳作,特别是书中对家乡民俗的描写尤为出色,值得一读。




阅读 9532
分享到:
评论列表

林日新

谢谢“叶落无声”和“言宋”老师的点评。

297年前

湖南叶落无声

这篇文学评论写得好,《悠悠乡愁》的字里行间,浸润着作者对家乡、对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浓情,语言质朴清新,庄谐并重,雅俗共赏,值得一读。

527年前

言宋

承蒙黄老师赠送一册,还没来得及细读呢。有些民俗,随着时代的变迁,可能会消失,如不及时记录下来,后人难晓其详了。从这个角度来看,黄老师这类文章,就弥足珍贵了。

557年前

发表评论

已输入0/200 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