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冈文学 罗家寨里的蔑匠

罗家寨里的蔑匠

先进文化 2022-09-10 05:24 2

罗家寨里的蔑匠

罗家寨里的篾匠

   杨进文(苗族)杨小兵摄影

      一条大河从永丰大山沟蜿蜒而来,近处的虎溪水、大河江之溪水皆在罗家寨前汇合,又向那远方斗折蛇行而去。生活在罗家寨的村民,以家族为核心,以萧姓村民为主体,组成了一个达二百余人的寨子,寨前那古色古香的牌坊引人注目。

      何谓称为罗家寨,其寨名我没有考究过,大家感到费解,罗家寨里怎么没有一户姓罗的人家。而罗家寨容易被人识记,最大的理由是,整个寨子里男人统统会精通篾活。

        罗家寨位于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西岩镇花桥村境内的一个宽阔而美丽的“平原”处,与邻县武冈的浪石铺村连山共界,苗、汉关系亲一家。

      罗家寨的寨前有一口古井,是生命之源。井底的泉水不断涌出,水源充足而丰富。古井曾经洗过祖辈的衣裳,淘过父辈的白菜。古井里的水一年四季高度保持一致,春天不溢,夏季不涸。而井水又会自然“变温”,夏晾冬温。古井与寨子里的人有着密切联系,在生活中扮演了一个不可缺少的角色。

       罗家寨村民住宅,座东朝西的居多,其房屋结构“随大流”,看起来新颖别致。罗家寨在我心中感到最为特别是那些极为普通的篾匠师傅为我竖起来一座精神丰碑,一种伟大的品质和崇高的精神风貌,非常值得我去学习和推崇。

      罗家寨与威溪竹海相距不远,周边的山场茂林修竹。给这里的篾匠源源不断地提供了优质材料,让鸡鸣犬吠和袅袅升起的炊烟,多了几份动人的韵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无怪乎,罗家寨生活的人家,不论男女老少,皆会篾匠的手艺。

         蔑匠,面对一根竹子,琢磨着锯成几节,如何“下料”,操起厚背薄刃的蔑刀劈下,粗大的竹子在那脆响中一分为二。然后拿起一柄长圆凿,将节巴“叭叭”清除掉,随着篾刀上下翻飞,一根竹子在巧手中破成薄薄的蔑丝,细如面条薄如蝉翼,那轻巧娴熟和流利的动作让人眼花缭乱。

        罗家寨子里的篾匠们,除了农忙生产时节,有着他们自己的生活乐趣和生活方式。他们每天“按部就班”,在各自的堂屋里或禾堂坪里,抱着自己手中需要编制的竹器物品。如果遇上登门来访者,师傅照样边说边干,一点儿亦不会影响其“手上功夫”。

      说话的间隙,篾匠那粗糙的手指却能在自己的胸前指挥出一场动人舞蹈,扁扁长长的或黄或青的薄篾如那少女舞动的丝巾在风中飘扬,柔柔长长的细篾犹如少妇在阳光里扭动着腰肢起舞。那是一场同生活相关的语言和动作的艺术交融。虽然多了一些俗气,却能更完美地演绎出寨子里的篾匠的清澈淡远的心境。乡村振兴,生活之中的美好,就如此被篾条拓印出来了。

        道起竹器,寨内数以百计。解放前,这里的篾工是以编织床上篾席为主,而如今则五花八门了。既有尿勺、又有畚箕;既有晒席,又有箩筐,还有扁担、蒸答团箱、围子背篓………应有尽有。当我看到这些“老物件”时,一种乡愁油然而生;一些往事历历在目。

        在那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里,寨子里的小孩们想吃一餐肉是很不容易的,为人父的蔑匠挑着蔑货出家门赶集时,总是板着脸用那句诱惑崽女的话来征服其不哭不闹:“今日在屋(家)里要听话(指不吵闹)呦!伢老子(爸爸)去赶场卖蔑货,卖了得钱称巴巴(肉肉)回来给你们吃!”此言犹如一道圣旨,果真奏效。小孩们乖乖的待在家里既等爸爸,更候“巴巴”。

       前不久的一日,我特意走进罗家寨,去拜访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与我一同并肩修建过水利配套工程——南岭倒虹吸管的萧明生,他现已年逾古稀。离明生家还有好几丈远,就见到他坐在堂屋门前,依然“刀”耕不辍。堂屋里面整整齐齐地摆满了小竹椅、小晾床、困椅及其他生产用具。从明生家出来又见其邻居萧怀能,怀能是一位年近花甲的退伍军人,只见他坐在门前的矮竹椅上,手持短把锯聚精会神地忙个不停………mmexportbd2cd765caa6d124d88b9cd579062913_1662758428311.jpeg

         罗家寨子里的蔑匠所制作的竹器用品,经久不衰。有史以来,强势进入就近的西岩镇、茅坪镇、邓元泰镇等几个大型集贸市场。近几年,罗家寨的拳头产品,通过当地的邮政电子商务,采用网络和数字化传媒技术进行的服务类业务推销,则“远走高飞”,销往全国各地。

       多少年来,罗家寨的篾匠,有了变卖的竹器,手指头便宽裕了,家里亦搞得宽松了许多。锅子里有了肥美的猪肉,孩子们有了“新俏俏”(衣服)。他们身在福中最知福,上学前,书包里备有父母从羴牧公司订购回家的羊酸奶或牛酸奶。各家地里有了种子、有了农药、有了化肥。部分人家还购买了小车,他们的日子过得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提升。从而不断满足对美好生活向往。mmexport1662172207528.jpg

        罗家寨里的年轻篾匠也有不甘呆在家家里做篾工的,自带工具主动出击到周边的武冈、绥宁、新宁县去做“百家客”(上门制作),他们不论在镇上还是乡村,只要是长满翠竹的地方,处处都有他们的身影。他们不辞辛苦,翻山越岭,走村串寨。遇到有需要编织箩筐、晒席或制作竹椅、晾床等的人户,就停住放下工具干过三五天或十天半月。精湛的技艺,使他们常有做不完的活计,东家的工夫还未做完,西家就三请四催要去他家了……

      最有意思的还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先后有几个人长得潇洒,人品好,手艺亦高超。曾经在外地给人家做篾工时,不仅挣了人家的钱,而且将别人家里美貌如花的闺女“讨”(娶)了回来做老婆。

       生活在罗家寨的人,井水是甜的,饭菜是香的,走起路来风风火火,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这全凭党的英明领导,这全靠自己的手艺所获。


阅读 3568 13
分享到:
评论列表

俗素者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靠山吃山,罗家寨的篾货工在当地是很有名气的,竹篾品应成为一个龙头产品,做大做强做精,让这里的人民进一步富裕起来

21年前

黄甲山人

此罗非彼罗,应该是装稻谷用的竹罗。

41年前

发表评论

已输入0/200 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