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冈文学 文明和秩序才能让城市更加美好

文明和秩序才能让城市更加美好

李奇明 金手指 2020-10-16 10:05 3

文明和秩序才能让城市更加美好

◎李奇明

上海,留给我的第一印象不太友好。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与新邵两个战友从昆明坐火车去南京上学,在上海中转,三天两夜的乘车疲劳让我们一行狼狈不堪,由于没有座位,我们轮流横卧在三人一排的座位底下,为防止过道上的人不小心踩踏头部,只能把头朝向窗户一边的方向。三十年后的现在,对80后、90后的人不会再有切身体会,但可以去看看现在印度人搭乘火车的样子,那就是我们当时乘车的状态,只是我们的火车车顶没有人,可能因为车身高,乘客爬不上去而已。中午时分,火车到达上海。挤下火车,只觉得的耳、鼻和口腔尽是泥沙的味道,一到火车站广场,我们都迫不及待地清理了口腔的脏污,但还来不及舒展,就有五个戴着红袖章的老阿姨围了过来,你一言我一语地对我们进行轮番地批评教育,虽然语音中夹杂着上海方言,意思不能全部明白,但明显觉得她们的态度十分严厉,我们几乎没有反驳的余地,更何况基于自身的过错和一身的军装,也不便向阿姨们解释,我们三人只得诚恳向她们认错、致歉,虽然有不快甚至不满,但认错态度应该是诚恳的。领头的阿姨说,认错后,还要改正,必须将地面擦干净。我们三人再也没有狡辩的勇气,各自尴尬地掏出纸,将地面的痰迹反复擦拭干净,并将擦拭后的废纸收好。我们自认为接受了教育,也处理了痰迹,按理说应该可以准备离开了,但不然,领头的阿姨依然挡住我们的去路,并一边迅速地掏出一种五毛纸币大小的定额单据,要对我们处罚,按照一个痰迹5元的标准交纳罚款,一共需要交15元。我们三个人的怒火几乎是同时爆发的,颜面早已无存,只是为了捍卫钱包,我们没有工资,每月仅有19元津贴。在上海火车站广场,我们与几个红袖章阿姨发生激烈地争执,希望她们手下留情,但耳红面赤下来,最终还是阿姨方队获胜,我们只得一分不少地交纳15元罚款才算了结。

这次的教育罚款事件对我另外的两个同乡有什么影响,不得而知,但对我来说,彻头彻尾的是从肉体到灵魂的改变,维护公共卫生,爱护公共环境,注意公众形象,成为溶入我生命的一种习惯与自觉。只是对上海,很难说声再见。此后再见,已是整整二十年。

201010月中旬,我随同广东佛山一个考察团考察上海的校园安全。期间正值上海举行主题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 Better Life”第41届世界博览会,也是由中国举办的首届世界博览会。飞机抵达上海,华灯初上,从机场到酒店,还有近三十公里路程。当时天气不好,秋雨绵绵,车辆如织,道路交通十分拥堵,我坐在司机右后方位置,两个多小时的市内车程,从未见司机鸣号,更令人佩服的是,司机也从未开过远灯,因为下雨后的路面反光较弱,如果以我的视力来观察道路,是相当艰难。

上海不仅是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更是中国重要的经济、金融和航运中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都会区之一。两次的上海之行,前后相距20年,无论是接待的司机或是红袖章阿姨,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上海两次停留的时间均较为短暂,难以深刻理解体会上海这座城市高度发达的历史成因,当然即便有足够的时间,我可能也很难做到,终究这是一个宏大的课题。但这里我可以套用“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句现成的话来赞美上海这个世界级的都市:文明的城市总是相似,野蛮的城市各有各的不同。上海,之所以伟大,就是因有千千万万个类似于阿姨、司机的上海人,他们信守各种都市生活规则,不需外力干预而形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他们在社会的各个层面捍卫、守护着上海的秩序、上海的文明, 正因为他们敬业与自觉,才使得上海的每个细胞更纯洁、更干净和更文明。

我出生在湖南武冈的新铺街上,少年时期,在武冈求学,印象中的武冈城,街道干净,两侧的枫树成荫,各商场门店生意兴隆,招徕有序。在王城生活工作,是当时很多乡下学子的梦想。后来我高二辍学,投笔从戎,离开武冈,至今已定居佛山。其间偶尔回家乡小住几日探望亲友,在武冈少有停留。今年7月,听我大姐说已将母亲送到城西一家养老院。于是我在国庆期间回到武冈探望母亲。105日,我在武冈停留一天,当天中午,本想去农贸市场买点土产,无奈道路拥堵,且无处停留,更因为道路指示不清晰,无法判断自己驾驶路线是否合规,只好作罢,将车停往军干所,就是从汽车东站到军干所这段走路半个小时的行程,开车用了一个多小时。在这里,无意说武冈城的“堵”,在当今的中国,可以说,没有几个城市不拥堵的,香港亦不例外。但这段路程的“乱”令我不得不说,但也无从说起,我甚至怀疑当时所走过的地方,曾承载过我少年梦想的地方还能不能算作城市。

我不会无聊到要将自己家乡一个西南偏远的小城与世界级大都会进行比较,终究,一座城市的历史成因及地理因缘都无法改变,但上海管理城市的理念是可以借鉴的。虽然从我的角度只是观察到了两处细节,但从这个细小的缺口足以洞察到一个城市的管理。可以肯定地说,上海现有的秩序与文明,也是建立在混乱与污垢之上,也是通过长期的制度建设沉淀下来,成为文化自觉而获得的。武冈城是一个封闭的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盘根错节,这种情形在城市管理当中,有优势,也有劣势,当城市资源明显供不应求时,劣势尤为突出。回放历次回到武冈的体验,只是觉得路越来越窄,车越来越多,满足感越来越少,交通困扰和市政规划已成为不可承受之重。

武冈,这座历史上的王城,从感情角度,我不应在这里用文字细说你的不是,只是觉得,你不能再沉睡在王城的梦乡里,你不应该让武冈人的城市梦失去颜色与温度,你更应该紧跟时代的潮流再进一大步,成为一个有温度、有规则和有秩序的城市。一味地突显王城而忽略现代规则的植入,不仅在文化自信中显得卑微,而且没有意义。没有一种文化不是建立在绝对的杀伐之上,武冈的城市管理现状,距离制度建设和文化沉淀还有很远。广东南海,曾被誉为首善之城,是广东经济的四小虎之一,十年前的一个傍晚,我在区政府东侧的街上独自散步,见一家服装店老板为招徕生意,将一堆衣物堆放在店门的街面上,但没过几分钟,城管工作人员嘎然而至,短暂的拍照取证后,工作人员迅速将位于街面的物品悉数没收。这个事情对我影响好长一段时间,以我当时的认知来判断,既不影响交通,也不影响观瞻,况且是在傍晚时分,如此执法,是否过于严苛?经过几年的观察与思考,当时的理解才有所改变,或许正是这样严格地执法,才造就了一座全国文明城市。如果没有对违法违规行为的绝对打击,何以体现城市的公平?何以体现对秩序遵守者的保护?文明法制的价值观何以弘扬?

可以肯定地说,没有谁愿意被约束,没有谁甘愿被管理,无论多么善意的制度或是规则,都是一把双刃剑,在规范社会的同时,也在伤害每个个体。城市,让生活更加美好,是建立在高强度的管理之上,是建立在因制度而形成的文化自觉之上。高度发达的城市文明,必须经历制度建设的阵痛,必须经历法制的杀伐,让制度的威严溶入每个个体的血液,并经过长期的演化,沉淀,以及反复的比较与证伪,制度才不再冷漠,城市才更加温暖。

建立或形成城市文化自觉,必然会让其中每个个体的物质利益、精神利益或者还有幸福体验付出代价。这个过程漫长而不愉快,但每个人不得不经历。

20201016日于南海)

 

 

(本人作品,均为原创,如有转摘、转发,请注明作者与出处,如有不妥,欢迎批评,本人虚心接受。)


阅读 5113 1
分享到:
评论列表

金手指

回复舟子朋友,其实我知道您要表达什么,目前的一些社会WT不完全是所想象的一样,城管与商贩的对抗只是表象,曾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述,给我们的社会增加了无穷的创造力,但劳动力也是生产力被重视得不够,在这样的价值观主导下,导致财富分配不科学,在城市,一个底层的劳动者,不管如何努力出卖劳力,难以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病不起,也死不起,对于城市的摆卖,不能打击,而是鼓励与引导,他们方便了城市,创造了就业

24年前

舟子

李老师,得罪了,没有为民请什么命,我自己就是小老百姓,只是有感而发,有炮就放。大城市可能要管严些,像武冈这样的小城市,老百姓吃饭最重要,在城里谋点活钱特别重要。城管暴力执法真的不好,会引发民愤的。今年因为总理为摆摊的老百姓撑了下腰,全国各地的城管马上换了副嘴脸,刚刚好了一阵子,现在好像又有很多地方的城管原形毕露,对老百姓又开始施暴了!

4年前

舟子

您这篇文章,让我想起很多年前那个卖水果与城管冲突最后死在派出所的武冈妇女殷小云。作为肉食者,不要总是站得高高的,用形而上的城市治理理论来说事,小城市的烟火气才是真正的民生!

4年前

作者回复:

感谢舟子朋友的回复,虽然我谈不上官僚,但我欣赏您为民请命的善良。我在这里讨论的只是一种文化现象,我所希望看到的城市,是把温度放置在首位的,文中有排序如:成为一个有温度、有规则和有秩序的城市,对“有温度”的理解,在一定层面上可以理解为关注民生或者为“小城市的烟火”

2020/10/19 9:22:23

发表评论

已输入0/200 个字!

关注武冈人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