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冈文学 滚烫的赤塘,滚烫的尝新节

滚烫的赤塘,滚烫的尝新节

原创 冰川金鹰 2025-07-07 09:24

滚烫的赤塘,滚烫的尝新节

文/潘泽彪


在明媚的晨光里走进赤塘,走进这片被青山碧水围绕的村庄。

迎面而至的是热情淳朴的村民以及驻村干部,他们脸上洋溢着节日的欢庆与喜悦。在这片厚重的土地上,他们正以古老而传统的习俗满怀深情的举行一场历史悠久的“尝新”农耕活动。

第一个节目是“尝新”祈福仪式,由“六月六尝新”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进行祈福主祭,在庄严浓重的祭祀乐响声里,只见主祭接过清香,跪祭于香案前,以毕恭毕敬的虔诚之心叩首,再许以茶酒,果品,三牲敬之,整个祭祀祈福仪式大概二十余分钟。之后就是用今年刚收割的稻谷做的新鲜米饭让家犬先食用,再捧一把谷浆饱满初黄的稻禾给一头老黄牛食用,淳朴的老农们感恩老黄牛耕耘土地,与之同甘共苦,春耕秋收而伏骥而作付出了不朽的力量。而灵犬在这里有一个非常神奇的传说;“话说古时候老百姓们无食可饥,大地之上沉浮着生存的苦难与艰辛,神农看在眼里,痛在心上。悯农心切之际,便派一只灵犬上天庭盗谷种,聪明的灵犬来到天庭,看到晒谷坪上全是金灿灿的谷种,便灵智一动,迅速在晒谷坪里打了几个翻滚,便起身匆忙离去,但还是被看守的天兵所发现,在慌不择路逃逸的时候跳进了天河,身上谷粒全被水冲走,只有翘起的尾巴剩余了几颗种子,于是勤劳的人民就凭借这几颗金灿灿的种子在大地之上播种,耕耘,才有了今天的稻香满垅。”为了感恩灵犬的恩德,每逢新米初煮,便会盛一碗放置灵犬前先让其食用,再由家族长辈品尝新米饭的第一口,然后晚辈便才依次拿起碗筷食用。祭祀祈福仪式synthesis_b41d6fca-1a3b-466a-b607-6746344a912a_image1751347890946.jpg才在鞭炮的声响里庄重的结束。

然后是气势恢宏的醒狮,板凳龙舞,龙鼓祭,乐舞告祭等节目依次出场。舞醒狮的小伙子们精神抖擞,如出山之虎,龙腾跳跃与舞台之间,或蛰伏,或跳跃,或如长虹之式,起立挂排,与天空之蓝相得益彰,在长板凳布阵的空间里来回穿梭,灵动,如鱼得水,只见得舞场下的观众们掌声雷动。拍摄爱好者不停的寻找最佳拍摄的角度,生怕错过那些精气神十足的精彩绝伦的镜头。乐舞告祭的红衣女子们衣襟蹁跹,宛如仙女下凡,在舞台之上长襟袖舞,在音乐的声响里或高山流水,或莲步款款,或如出水芙蓉,或如新月挽歌……这方舞罢那方唱,《摊戏》,《草原上的蒙古包》,《我的祖国》,更是把滚烫而嘹亮的歌声融进了赤塘这个美丽富饶的小村庄。

而村庄舞台的另一边,糯软的糍粑,脆酥的扶冲米花,细滑的米豆腐与碧玉般的“神仙豆腐”纷呈上位。琳琅满目的乡下土特产呈现在游客们面前,游客们投其所爱,或用竹签穿一个糍粑细细的品尝,或捧一坨晶莹白亮的糯米饭咀嚼于舌蕾之间。至于木甑里热腾腾的米粉肉,大铁锅里稠浓而飘香的血浆鸭,用鲜辣红椒生姜香菜而佐就的赤塘军鱼等,都已浓香四溢。只待那热火朝天的竹排舞等节目结束,便就是一场沸腾的民间尝新的舌尖盛宴……

我曾骑行于万里之外,寻找诗与远方。何曾想我所栖居的武冈古城,我所行走的赤塘足迹里,每一步都烙印着乡愁的诗词,每一处都铭刻着岁月的芳华。

而继同保楼之后的赤塘尝新节,这骨子里流淌的血脉与秉承的农耕文化,它无时无刻不牵扯着我的灵魂,我的根,我激动之余后滚烫而深情的泪花……


武冈扶冲随笔

2025.07.04(23:17)


阅读 56
分享到: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期待您的精彩留言
发表评论

已输入0/200 个字!

关注武冈人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