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巴巴就干,做崽冒干”——外婆印象之五
外婆一生的心病,是关系孙子的事。
外婆娘家是荆竹铺下云里冲李家的,嫁到坳里王家是做后娘。大舅是前头外婆生的,她生了四舅、五舅,还有我母亲与姨妈两个女儿。三个舅舅分别叫大舅、四舅、五舅,可能是按大家族的排行来称呼。大舅有崽有女,五舅有一个女,四舅没有小孩。后来,五舅生病早逝,五舅妈带着女儿改嫁了。人丁不旺,自然成了外婆的一块心病。于是,便有了“吃巴巴就干,做崽冒干”的故事。
我们那里的土话,肉叫做“巴巴”,吃“巴巴”就是吃肉。吃“鸡巴巴”,就是吃鸡肉。做崽,是指过继给别人做儿子。“冒干”,不肯干的意思。
我五岁左右的时候,上面有哥有姐,下面也有了一个妹妹,也算是人丁兴旺。于是,外婆与我父母亲商量,想将我过继给四舅做儿子。父亲碍于面子不好拒绝,母亲一开始不太乐意,也不好一口回绝,便说,老地顽劣得很,只怕不肯去。于是,外婆与四舅就来哄我,说,给四舅做崽,有“巴巴”吃。我说,“吃巴巴就干,做崽冒干”。母亲听了,说,我讲了的,老地顽皮得很,不肯干的。
在我的印象中,这件事讲了好多次,我没有一次答应过。外婆与四舅只要与我说起这事,我都以“吃巴巴就干,做崽冒干”一口回绝,从来不含糊。
小小年纪,为什么会那么不愿意给人做儿子?现在想来,这也许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对家对父母的归属与认定。记得有一次,有人开玩笑说让我小孙子跟他妈姓王,还不到十岁的大孙子一听,眼一瞪,说,任什么要我弟弟姓王?弟弟就姓周!他这么说,谁也没有教过的。可见,与生俱来对家对父母的归属与认定,应是一种天性。只不过那时我的回答多了几分狡猾。吃“巴巴”是好事哟,当然可以。做崽?不干!
真要给别人做儿子,就是放到现在来,不仅行动上会“冒干”,情感上我也做不到。
现在想来,我当初的回绝大抵是很让外婆与四舅伤心的。好在后来四舅抱养了一个女儿,长大后招了个上门女婿,不仅生了儿子继上香火,据说大学毕后又读了硕士。这,也应该让外婆与四舅九泉之下心满意足了。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周宜地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