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冈资讯 这个村在武冈是首例!政府投入280余万元..

这个村在武冈是首例!政府投入280余万元..

邵阳日报 2022-08-09 15:06
图片

抓住长江流域禁捕退捕带来的市场机遇,依托“院士工作站”大力发展渔业

武冈市: “鱼经济”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目前已投放合方鲫10万余尾、湘军鲤10万余尾、抗病草鱼6万余尾、高背鳊4万余尾……”8月6日清晨,在湖南省鱼类苗种繁育科技有限公司鱼苗重点培育基地——武冈市邓元泰镇赤塘村,养殖户程新斌一边观察鱼苗是否缺氧,一边道出了烂熟于心的数据。


作为武冈市首个以渔业产业为主的美丽院落,赤塘村整合山塘80余亩,其中精养山塘20余亩用于村集体经济发展,60余亩作为鱼苗培育基地,为全市提供优质淡水鱼苗。村党支部书记马海英称,“鱼种公司与村集体经济合作,我们村在武冈市是首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投入280余万元发展渔业产业和打造美丽幸福院落。”


今年,武冈市抓住长江流域禁捕退捕带来的渔业市场机遇,充分发挥刘少军院士工作室落户带来的“高精尖”科技优势,在全域大力推广稻田养鱼和山塘养鱼。通过示范引领、技术集成、政策扶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渔业产业化进程,实现“一水两用、一地双收、稳粮增效、稻鱼双赢”的综合效益。


依托刘少军院士工作室优质淡水鱼繁殖中心,武冈市建立“政府+大型企业+科研团队”水产模式,建成300亩稻渔综合种养核心示范区,可年提供合方鲫、合方鲫2号、湘军鳊、湘军鲤、抗病草鱼等优质鱼苗一亿余尾。


武冈市鼓励各乡镇向种粮大户推广稻田养鱼,出台扶持和奖励政策,免费为村集体山塘养鱼发放鱼苗,免费为稻田养鱼发放稻种,给予鱼苗购买20%的补贴。成鱼由公司统一回收,亩产达到40公斤以上,每亩奖补300元。


图片


武冈市推行养鱼“一条龙”服务,由院士工作团队专家和市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组成服务团,免费为养殖户、村集体提供技术培训、现场指导;由龙头公司建成商品鱼销售配送中心、储鱼基地,按市场价上门收购,解决销售问题。


“鱼经济”成为武冈乡村振兴的一池活水。今年,武冈市已确定稻鱼综合种养7000余亩、村集体精养山塘8万亩,实现全市300个村(农村社区)山塘养鱼全覆盖。预计年产商品鱼1.5万吨,全市渔业经济总产值超3亿元,带动养殖村年均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余元。(邵阳日报 记者 贺旭艳 通讯员 马力)



阅读 1644
分享到: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期待您的精彩留言
发表评论

已输入0/200 个字!

关注武冈人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