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冈文学 情系扶贫攻坚(纪实文学)

情系扶贫攻坚(纪实文学)

李良华 2024-04-01 09:43

情系扶贫攻坚(纪实文学)

  2018年3月,春暖花开,莺歌燕舞,大地散发着泥土的芳香。在我的家乡武冈市双牌镇双岭村,悄无声息地来了3位陌生人。他们挎包提袋,走村串户。在农户家中,他们仔细询问,认真聆听,不时掏出小本子记录着什么。经打听,这三位中年汉子是邵阳市发改委驻武冈市双牌镇双岭村帮扶工作队的成员。领头的是队长杨金国,四级调研员,两位队员分别是科级干部曾庆万、彭爱云。

  通过近两月的全面走访,他们对双岭村的概况了如指掌。双岭村位于武冈市东北部,与隆回县、洞口县交界,全村有独石、岩头江、娄山下3个自然院落,16个村民小组,全村面积2.8平方公里,耕地1518亩,林地2119.6亩,村民593户,1972人,建档立卡贫困户66户,225人。

  以后的3年零1个月,1139个日日夜夜,驻村帮扶工作队,为了精准扶贫,攻坚克难,各项工作以一个“情”字贯穿始终。

  一、真情

  队长杨金国,这个副团转业的汉子,身材魁梧,面容亲善,性情憨厚。在他的身上既保留着部队雷厉风行的作风,又有一种入乡随俗的洒脱。

  他带领工作队员,入村后开启了全日制的工作模式。踏遍了双岭的田间地头,访遍了500余户村民,与村民们的心越来越贴近。

  赶马的汉子曾维富,原本有个温馨的四口之家。他和妻子耕种着两亩多责任田,凭着娴熟的赶马技艺,一年下来赚个几千、万把元贴补家用。生活虽谈不上小康,但日子也过得有滋有味。岂料“人有旦夕祸福”,曾维富的四口之家遭遇了巨大的变故:先是小孩子生病身亡,几年后,十多岁大孩子溺水而故。两个男孩的先后离世,曾维富如雷轰顶,他的精神支柱彻底地崩塌了。他觉得生活没了指望,没了奔头,从此一蹶不振。每天不修边幅,酗酒、打牌。如此一来,坐吃山空,维富哪能维持一个富裕的家庭?沦为贫困戶也是可想而知的事了。他的住房没一件像样的家具,他也懒得去添置。且很少打扫,脏乱不堪。两口子没一件得体的衣服,头发蓬乱,无比落魄的样子。年关逼近,办年货的钱没有着落。杨金国和邵阳市政协郭妤副主席来到曾维富家中,买来了席梦思床、衣柜、饭桌等家具。

接着忙着打扫卫生,清理家务。脏乱的家终于有了生气。并给他们夫妻俩添置了几件得体的衣服。与此同时拿出了两千元慰问金,让他做为购买年货、零花所用。而后促膝谈心,拉家常,话人生,让他理性看待人生事物。告诉他,孩子没了,人死不能复生,不能老是生活于悲伤之中,日后的养老有党和人民政府哩。杨金国、郭副主席的举动、暖心的话儿,让曾维富感激不已。他决心痛改前非,摒弃陋习,重新振作起来。此后,曾维富果真不再酗酒、专业打牌了。有人问他:“维富,还打牌么?”他红着脸,好一阵才说,“我再打牌,好吃懒做,还叫人吗?哪有脸见杨队长他们?”

  曾维智,三级肢体残疾,妻子肖来妹,一级视力残疾。一对残疾患难与共的夫妻,养有两个小孩,正读初中,夫妻俩身残志坚,靠养猪、兼卖饲料及低保维持全家人的生计。杨金国上门走访,肯定了曾维智身残志坚、立志创业的做法。“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鼓励曾维智走“养殖创业,摆脱贫困”的路子。在杨队长的鼓励下,曾维智四处找亲朋戚友借钱,喂养了一百多头生猪。细心的喂养、照料,一百多头猪膘肥满壮,长势惹人喜爱。眼看着生猪即将出栏,一笔可观的养猪收入在望,曾维智满心欢喜,觉得天都是蔚蓝蔚蓝的,嘴里漫不经心地哼着小曲,乐得屁颠屁颠的。别人以为他捡了个金元宝。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9年6月,曾维智家几十头出栏猪感染非洲猪瘟全部死亡,直接损失几万元。原来的希望,像肥皂泡沫似的破裂,变成了失望。曾维智痛心疾首,欲哭无泪。关键时刻,杨队长来了。他拍了拍曾维智的肩膀,轻声地安慰说:“小伙子,坚强点,天无绝人之路,彩虹总在风雨后。我相信你定会咬紧牙关,迈过这道坎。”为了帮助曾维智度过难关,杨金国先后跑邵阳市、武冈市残联争取相关资金,确保曾维智重振养殖业。政府的关怀,杨队长的鼓励、支持,曾维智逐渐走出了人生的低谷。但“漏屋偏遭连夜雨”,“祸不单行”。

也许是曾维智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在他的养殖业刚有点起色时,他着手装修新房,装修房屋过程中,一工匠不慎从二楼的架上坠下身亡。妻子肖来风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连夜离家出走。曾维智又一次跌入到人生的最低谷。杨队长闻讯,及时赶到。多方斡旋,排解纠纷,妥善解决了这棘手的问题。又经过几天的奔走,帮曾维智找回了出走的妻子肖来妹。为了解决曾维智一家人的生活困难,他连忙召开村支两委会议,把曾维智一家低保转兜底,又为曾维智争取临时救助。曾维智这个历经风雨的小伙子,热泪盈眶,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贫困户曾令尹,93岁高龄,早年丧偶,育有两女。曾令尹丧失劳动能力后,先是居住于嫁在本村的大女儿家。前些年大女儿因病去世,他只好寄居二女儿家。二女儿家位于隆回县三阁司镇龙庄村的光秃岭。虽和本村毗邻,但也相距十一、二里路。这光秃岭地处偏僻,土地贫瘠。光秃秃的山头上散住着二十几户人家。近些年搭帮党的富民政策,通了水泥路。但路窄弯多岥陡,小车爬上去都得大费周折。工作队员多次随杨金国走访曾令尹,上门送慰问金、物资,关心老人的身体状况。

工作队员曾庆万清楚地记得,前年冬天,他们一行三人驱车前往曾令尹家送过年物资和慰问金。出发时,天下着小雪。哪晓得出发后,雪越下越大,鹅毛大雪漫天飞舞,雪慢慢地覆盖了路面,待他们来到光秃岭山脚下,上山的路岥陡路滑,车无法上去。他们只好弃车步行。肩扛手提物资,深一脚浅一脚地爬上山岭。他们满身雪花,成了“雪人”,但大汗淋漓,里面的棉毛衫全湿透了。他们的到来,让曾令尹老人感动不已,连忙从床上爬起来,颤颤抖抖地走近工作队员,拉着他们的手说:“共产党好!干部好!真的谢谢了!”

  曾祥红家是双岭村的贫困家庭。唯一的儿子二级残疾,一个孙子、孙女,正上小学,儿媳嫌家贫出走。曾祥红本人也体弱多病。2018年6月,曾祥红的妻子因病亡故,杨金国上门吊唁,自掏腰包送上1千元慰问金。2019年冬季又为曾祥红申请了房屋维修资金3千元。

  贫困户曾德平心脏病复发,住进了武冈人民医院。杨金国趁上武冈开会之机,买了牛奶、水果等物品,到医院探望,并送上慰问金1千元。

  这些事迹只是沧海一粟,只是杨金国他们真情关怀贫困戶的缩影。

  发改委的干部职工,在驻村工作队的倡导下,有22人结对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共34户,共开展入户或电话慰问600多人次,发放慰问金4万多元。通过开展“爱心购物”活动,帮助贫困户销售农副产品共计金额6万多元。帮忙贫困戶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100多个。

  这一桩桩,一件件,见证着驻村帮扶工作队对双岭村贫困户的浓浓真情。

  这真情,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

  这真情,彰显了工作队员的担当、关爱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这真情,体现了干群关系的鱼水情深。

  二、热情

  纯朴、善良、感恩是老百姓的秉性特征。他们似乎对司空见惯的标语口号式的东西不感兴趣,或者毫不理会。他们注重实际,喜欢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谁关心他们的衣食住行,谁就是他们的衣食父母。而双岭村的驻村帮扶工作队恰恰对老百姓所关注的事情,表现出十分的热情,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都会下足功夫,铆足劲去解决。

  杨金国队长他们在走访中发现,双岭村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非常落后。村委会办公和党员活动场所狭小破旧,村民文体活动场所没有。村内组道大都没有硬化,破损严重,村民出行不便。供电设施严重老化,变压器容量非常不足。导致村里三天两头停电,特别是每年大年三十都会停电,老百姓年都过不好。山塘、水渠等设施大部分毁损,致使一些田地无法种植水稻。村民生活用水十分不便。针对这一严峻情况,他们写出了关于双岭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专题报告,向各级领导进行汇报,争取各级政府领导的支持。

  杨金国决定先从改造电网入手,以满足村民基本生活用电的需求。但这件事落实起来却比想象中的困难得多。原因是双岭村经济落后,让村民自筹部分资金用于电网改造断然不可能。而双岭村是个非贫困村,争取资金立项远比贫困村难度大得多。

  开弓没有回头箭。尽管项目资源紧缺,争取项目困难,但想到村民的用电需求,群众的利益,杨金国豁出去了,顾不得这些,硬着头皮也要上。杨金国从武冈跑到隆回,再转邵阳,积极主动地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和有关主管部门的协调,经过无穷的曲折,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争取到了138万元的项目资金。从2019年初至2019年8月,半年多时间的奔波中,终于双岭村电网改造,纳入到了湖南省第二批农网改造计划之中,半年里,杨金国为了电网改造立项,争取资金,车子行程为2万多公里。

  项目盼来了,各种矛盾接踵而至。农村工作真复杂,这话一点不假。项目施工汲及到土地问题,变压器选址,挖坑立杆。挖坑立杆问题尤甚,电杆不能对门,对墙垛,稍有差池,少许群众就不准施工,严重地影响了工程进度。杨金国上门上户给村民做思想工作,设身处地站在群众的角度为老百姓考虑问题,情真意切,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许多矛盾纠分在他的努下得以化解。

  如今,双岭村12个村民小组的所有电杆电线,全部更换,供电容量增加了两倍。村民们高兴地说:“现在用电和城里没什么两样,方便得很,开空调也没问题,我们再也不用为用电发愁了。”

  电网改造刚竣工,娄山下14、15

  两个村民小组的改井工程提到了驻村工作队的议事日程上。

  说起这两个组水井的变迁,颇具戏剧意味。

  娄山下院落饮水不缺水源,两口自然水井就坐落在院落里,水清洌甘甜。井中之水在丝草的衬托下,清得更加可爱。一年四季从不断流,水汩汩溢出。上世纪乃至以前,这里祖祖辈辈的村民用水,是去井边肩挑手提,取而用之。

  娄山下刘家冲上头有一口水塘,叫井水里,因满塘冒井水而得名。紧挨水塘的山涧边有一口山泉水井,水冬暖夏凉,甘甜可口。因离院落稍远了一点,村民除上山下地做工,用壶汲水饮用外,平时很少用它。

  本世纪初,村民中几个经过世面,见多识广的人,他们发现了山泉井水的有用之途。他们几户人家经商议,利用山涧边井水的资源优势,挖了个简易的贮水池,埋上水管,率先用上了自来水。让组里的其他村民眼羡得不得了。

  半年后两个组的村民协商集资在井水塘里挖了一口井,倒了个大贮水池。而后安装好水管水笼头。水笼头一拧开,水哗哗的流进了村民的水罐或水池中,方便快捷,告别了祖祖祖辈辈肩挑手提取水的日子。

  但好景不长,由于家家户户没装水表,少数户用水不自觉,很少关水笼头,自来水成了常流水。另缺少专人管理,水管破裂无人维修。想维修时,有些户不集资出费,矛盾重重。几年后,自来水不再自来。大家用水又回到肩挑手提的岁月。

  这下可苦了留守的老人、小孩,他们无能为力担水、提水,即使去井边少提点,也存在着溺水的安全隐患。

  半年后,两个组长牵头重提整修水井、水池之事未果。再后来,各自为阵打井。结果是原本水冒四溢的井水塘干涸见底了。干涸的塘里留下了十来个大小不一,高低不齐的水井,萧条而冷落。究其原因是水井深浅不一所致。水往低处流嘛。此时很多村民意识到,再乱来深挖井,井水就会另流向走失,将贻害子孙,成为千古罪人。事实面前,大家终于形成了共识,准备再统一打一口水井。

  驻进工作队来了,杨金国一行三人来到了现场办公。杨金国问,镇里的自来水管道不是通到我村了么,何苦再费劲花钱打井?组里的几个代表说出了心里话:“镇里来的自来水明矾气味过浓,水质不及自己这里的山泉水;其次是从经济层而考虑,镇里自来水3元钱1吨,长年累月,可不是小数目,自己的山泉井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用付钱,用钱来考量,井里流出来的可是白花花的银子。”杨金国认同了这一观点。其时国家的饮水整改工程将近尾声,娄山下院落的自来水工程正好搭上了这饮水整改的末班车。

  杨金国和村支书黄民石到县水利局申报了项目。水利局的领导很重视这一工程,派来了技术员勘察设计。半个月后一个耗资3万元,容量近四十立方的钢筋水泥倒装的水井落成了。不久,自来水再一次流进了村民的家中,也流进了村民们的心田里。老人们一个个乐得合不拢嘴,一个劲的念叨:“党的政策好!感谢驻村工作队!”

  驻村工作队员们对有益村民的事,满腔热情地去干。驻村帮扶期间,争取基础建设项目资金计410多万元。共硬化组道2500米,硬化院落人行道1000多米,通山公路铺砂3500米,新建标准水渠600多米,维修水渠2000多米,维修山塘2口,打210米深井1个,完成了12个村民小组供电设施的全面升级改造,新建村文化广场1000多平方米,安装体育器材10多台套。村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得到了全面改善与提升。

  三、激情

  如果说,驻村帮扶工作队对贫困户和完善村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付出的是真情、热情,那么他们对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和扶贫产业倾注的则是万分的激情。

  2019年11月18日,武冈市双牌镇双岭村的椅子岭台柱山旁,呈现出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数栋灰墙红瓦建筑傍山依次排列,西头是牛舍,几十头壮实的本地黄牛有的在埋头吃草,有的在相互嘻戏,有的在哞哞欢歌。东头是办公室和饲料仓库。办公室的大门两边贴着一幅火红的对联:台柱山旁建牛场壮大集体经济,椅子岭上搞养殖发展扶贫产业。大门边还悬挂着两块金色招牌:武冈市双岭村生态黄牛养殖场;武冈市双岭村养殖专业合作社。这一天是双牌镇双岭村生态黄牛养殖场落成营运的大喜之日。

  这是湖南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扶持项目在武冈市双牌镇双岭村结下的丰硕果实。

  双岭村山多田少,地处偏僻,是有名的穷山沟。青壮年大都外出打工,留守的大部分是老人、小孩。产业发展非常落后,集体经济更是空白。

  自从驻村帮扶工作队一进驻,就把扶贫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做为首要任务来抓。

  2019年春节刚过,工作队就与村支两委一道,认真研究扶贫产业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的问题。经反复研究论证,决定充分利用双岭村山地资源丰富和黄牛养殖技术成熟的优势,修建村生态黄牛养殖示范基地,打造双岭村优质黄牛品牌。

  说干就干,杨金国队长率先垂范,带领工作队员和村支两委成员脚踏实地干了起来。

  杨队长一行5人,先后到怀化,城步的南山牧场,隆回的山界乡等地进行考察。每一到处,他们认真学习外地的先进养牛技术和管理经验。经过多次的考察、学习、探讨,认为创办牛场的决策可行。在充分征求党员及村民代表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了投资100万元,修建牛舍2栋,饲料仓库1栋,牛粪棚一栋,办公室1栋,总建筑面积为1500平方米,年出栏优质黄牛150头的建设方案。同时对该方案进行了充分论证后,向上级提交了可行性研究申请报告。

  接下来面临的是选场址,租场地。

  场址的选择是万万马虎不得的。场址既需宽敞,又要交通便利,通水通电,还要不影响村民的生活环境。工作队和村支两委一班人翻山越岭,四处勘察,反复比较,最终确定了台柱山这一理想地址。

  租场地可是件棘手,让人头疼的事。由于土地牵涉户数多,少数村民顾虑重重,思想分歧,土地流转相当困难。但杨金国没有在困难面前退却,他带领工作队员和村支两委一班人首先研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流转方案,接着召集相关村民开会。在会上杨金国向村民宣讲国家有关富民政策,讲请发展产业和壮大集体经济的重要意义。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对个别钉子户,采取了入户反复做工作,干部轮流做工作,发动其亲朋戚友帮忙做工作的办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循善诱,如此抓反复,反复抓,终于完成了牛场建设所需土地的流转。

  办理报建手续是件苦差事。在办理手续过程中,队长杨金国驾车走双牌,跑武冈,来来回回十多次,行程数千公里。向有关职能部门递报告,做汇报。请有关部门领导看场地,提建议,总算办理了立项、环保、畜牧等各种该备的报建手续。

  相关手续一批下来,他们立刻成立项目建设指挥部,双牌镇驻村的党组织委员陈军任项目负责人,工程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进行施工管理,由双牌镇政府统一组织工程招投标发包,由村监委会负责监管安全和质量。为了加快工程进度,确保施工质量达标,确保施工安全,工作队长杨金国和村支部书记黄民石日夜操劳,废寝忘食,一心扑在牛场建设工程项目中。为了解决牛场项目供电问题,他俩多次到隆回县供电公司衔接工作;为了节省工程开支,顶着烈日帮忙铺设自来水管;为了保证工程质量,经常深入工地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确保了项目建没高速、高效、高质、安全。

  牛场终于建好了,通过公开招标,将牛场承包给了武冈市双岭村养殖专业合作社经营,每年为村集体稳定增收4.75万元。

  为了支持牛场的发展,2020年驻村工作队又筹资20多万元,扩建牛粪处理棚230平方米,打深井180多米一口,以解决牛饮水之用,进一步完善了牛场的各项设施。并通过贴息贷款和投资入股的方式帮助牛场解决流动资金25万元,同时组织牛场负责人、技术人员参加湖南省、邵阳市和武冈市的有关业务技术培训,努力提高经营者的管理能力和养殖技术。通过这些措施,进一步巩固了集体经济发展成果。现养牛场养殖规模达到120多头,并带助20多户村民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养殖黄牛80多头,年产值达200多万元,利润达50多万元。

  武冈市双岭村生态黄牛养殖场的建成,标志着双岭村集体经济和扶贫产业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驻村帮扶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充满信心,决心以此为契机,大力发展牛、猪、鸡等养殖业和有机蔬菜、饲草种植业,通过以种促养,以养促种,实现生态良性循环和高质量发展,强化扶贫造血功能,巩固脱贫成果,发展集体经济,努力实现乡村振兴。

  三年多来,杨金国带领的帮扶工作队,立足本职,脚踏实地,苦干实干,攻坚克难,通过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危房改造、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工作,让建档立卡贫困户66户225人全部脱贫,人均年纯收入达6000元以上,全部达了“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标准,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村民们早已把驻村工作员当成了自己的亲人。

  驻村帮扶工作队的不懈努力,竭力帮扶,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和村民的肯定和好评。在每年的民主测评和述职评议中,工作队工作均为优秀,群众满意度均为100%。2018年双岭村荣获武冈市“文明村”称号。2018年以来,村党支部连续三年被双牌镇党委、武冈市委评为“先进党组织”、“先进基层党组织”、“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先进基层党组织”。2019年、2020年荣获武冈市委“五化党支部”、“示范五化党支部”荣誉称号。2018年以来,双岭村在全镇的年度绩效考核评比中年年获奖。

  这一张张奖状,显示着他们认真履职,克难攻坚的艰辛!

  这一个个荣誉称号承载着他们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的品质!

  2021年5月10日,双岭村的村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是邵阳市发改委驻村帮扶工作队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离村返城的日子。双岭村村民委员会代表全体村民向驻村帮扶工作队赠送了“精准扶贫用心用情,脱贫攻坚尽职尽责”的锦旗,表达村民们最纯朴的感激之情。

  前来送行的村民们掌声不断,和工作队员们握手再握手,彼此互道珍重,依依不舍。

  再见了,亲人!再见了,驻村帮扶工作队!

  我想: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今天,多么需要涌现大批杨金国这样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的退役军人!

李良华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李良华, 1955年出生,1977年入伍,1980年退伍,退伍教师,湖南武冈市双牌镇人。 作品散见于:《铁道兵》报,《邵阳日报》,铁道兵文化网,今日头条,新华网,《都梁风》,《武冈文艺》 等。
图片说明: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阅读 1155
分享到: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期待您的精彩留言
发表评论

已输入0/200 个字!

关注武冈人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