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冈资讯 武冈农业特色产业系列报道之五:探访雅槎村“养鹅达人”的致富经

武冈农业特色产业系列报道之五:探访雅槎村“养鹅达人”的致富经

武冈融媒 2024-08-10 10:54

天上飘落云千朵,麻麻白白挤满河,风吹雨打聚不散,农家遍地是铜鹅。8月6日,在稠树塘镇雅槎村,麻麻白白的铜鹅在青山绿水间自由嬉戏,养殖户刘兴祥将刚从地里割好的青草塞进粉碎机里,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带着草香味的碎屑飘落在池塘的水面上,肥硕的鹅群争相上前抢食。

图片

△稠树塘镇雅槎村铜鹅养殖基地

据养殖户刘兴祥介绍,目前这批铜鹅是他今年喂养的第25批鹅了,在前几个月他已经卖掉将近5000只铜鹅,目前存栏还有7000多只。
今年45岁的刘兴祥是雅槎村19组村民,由于从小身体不好,高中毕业后就跟人学习理发,后在广东开店谋生,年收入一度达到数十万元。致富后他不忘家乡,2017年,雅槎村村委班子换届,作为党员的他毅然放下手中的剪刀,返乡当了一名村干部,决心带领村民走出一条乡村产业致富的新路子。
刘兴祥经考察,先后养过孔雀、野鸡、四川白鹅,但都没有成功。2018年,武冈市财政局在雅槎村扶贫,驻村帮扶第一书记李俊雄告诉他武冈铜鹅喂养历史悠久,肉质鲜嫩,是“湖南三宝”之一,也是当地的地理标志性农产品,市人民政府对养殖铜鹅有奖补政策,建议他养鹅。

图片

△雅槎村的铜鹅养殖户刘兴祥

说干就干,第一年,刘兴祥一次性引进300只鹅苗,由于缺乏养殖技术,到年底仅有20只成功长大。在市特色产业开发办公室的支持下,不认输的刘兴祥又接手了一位老鹅农的500多只铜鹅,开始了二次创业。
为了养好鹅,刘兴祥看了10多本养鹅的书籍,写了7本笔记,还到怀化、长沙、江苏、湖北等地参加技术培训。目前他的鹅苗全部实现了自我繁育,成活率达到90%以上。同时,他的鹅群也稳步壮大,从500只种鹅开始,2021年鹅群发展到1800只;2022年发展到5000只;2023年发展到10000只......目前,刘兴祥的养鹅基地年可产种鹅5000只,出栏商品鹅3万羽,带动了周边近百户农户加入养鹅产业。

图片

雅槎村19组村民刘兴能高兴地告诉记者,他2022年开始跟着刘兴祥学养鹅,从免费领养的30只鹅苗开始,现在已经发展到年出栏铜鹅300只,纯利润3万元多元。
为了将养鹅产业做大做强,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刘兴祥在自己养鹅成功后,对有意愿养鹅的村民免费提供鹅苗和技术指导,并实行保底价回收,彻底解决了村民的后顾之忧。在刘兴祥的带领下,雅槎村家家户户都养起了铜鹅。
武冈市特色产业办、稠树塘镇党委政府除在政策资金上予以倾斜帮扶外,还积极拓展铜鹅深加工产业链,帮助解决缺乏技术、生产后劲不足和产品难卖等难题。武冈市特色产业办主任曾小容介绍说,为充分发挥乡村致富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把武冈铜鹅这个本土特色产业做大做强。目前,武冈正大力建设4个现代化产业园,计划年出笼武冈铜鹅150万羽,形成种、养、屠宰、加工、冷链物流及营销等产业链,预计到2025年,实现年出笼铜鹅180万羽以上,产值10亿元以上。


武冈融媒记者:沈君华夏梅佩


阅读 525
分享到: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期待您的精彩留言
发表评论

已输入0/200 个字!

关注武冈人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