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通这条路,杜所长还有一个想法
文/颜复叶
5月23日,朋友邀我去管家黄茅血酱鸭农庄吃饭。我上了朋友的车后,朋友将车开往村部这个方向,我以为朋友去村部有点事,没作声,不料朋友将车一直往下开,超过了村部。我便不解地问朋友,“车这样不是开到郑家院落了吗?”朋友见我一脸的不解,他接过话头回复着我说:“这就多谢杜所长带领村干部把路修通往管家院落。”
杜所长是邓元泰镇财政所长,名叫杜章银,他来到马梓村驻村后便一心扑在工作上,想着怎样改变马梓村的村容村貌。去年村上有好几个地方在他的策划与带领下,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年杜所长一直在思考着个问题,怎样打造马梓村,使它成为一个旅游点,旅游村。杜所长在马梓村驻村时,没事时他喜欢在村部外东转转、西看看。杜所长心中有他自己的想法,他看到马梓村中心有条小溪往下流,溪水两旁有许许多多棵大柳树,杜所长想在这里做文章。
杜所长将自己的想法与村干部说了,也讨论了,最后大家意见达成一致。决定在马梓村郑家2组院落至管家14组院落2公里长的地方暂时修上条小石子车路,再争取得到市里分路段分批次将此路硬化,形成沿小溪直下的是一整条硬化路。
郑家2组院落与管家14组院落都是紧邻溪流的院落,而溪边都是一些水桶般大的柳树,有的更大。在这里原来一直没有路,只是些高矮不一的石堆,且石堆上长满刺藤。
4月15日,一台挖机在这里作业修路了,杜所长在一旁指挥着,开工第一天,有村民买鞭炮点燃着。杜所长高兴地说:“今天开工大吉。”虽然是挖机在作业,但速度也是很慢。毕竟凹下去的地方多,挖机就得从凸的地方送些石子来填平,如石子不够,挖机就去小溪里抓些。

最麻烦的是在装下水管的水泥大涵洞时,要根椐路的横截面一般得装四个涵洞,在装时必须得有3个人跟着挖机配合干。当然啦,这事可去喊村民来做,但前提是喊村民得数钱,甚少200元钱一天。杜所长看到有几处得装涵洞,他心想,如所有地方喊人的话就得花2000多元,于是他就说:“这里不必喊人做事了,由村干部动手,我也一起干,不就省了2000多元钱吗?”
大家在各做各的事,村部也就无人顾及炒菜,为了赶时间,杜所长说:“买点花生米当菜就得了。”村干部龚华容看到一碗花生米几个人吃实在太小了,于是他骑个摩托车到不远的黄茅街上买了些卤菜。

当然,修路也会有牵扯的地方,村民们见驻村干部杜所长也一直在修着路,谁也没有好意思跳出来找什么茬。
大概花了半个多月的时间,从郑家院落2组到管家院落14组的小石子车路修好了,车路有原有扩宽的硬化路那么宽,挖机在路面上碾来碾去的,所以车路也算平坦,车子也好开着过。
这条车路的连通,成了10来个组的桥梁通道,彼此通往比原来缩短了一半多的距离。

在管家黄茅血酱鸭农庄吃饭后回家的路上,朋友虽在开着车,但他一直在说着话,完全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朋友说,前几天他在这条路上遇到步行着的杜所长,朋友便前去与杜所长搭讪着。朋友说杜所长是个很和善的人,便跟他说了一阵子的话。朋友说,杜所长谈到,把这郑家院落与管家院落的路修好后,再在路两旁多栽些可观赏的花花草草或树木。杜所长最后又补充了下,最好是栽些观赏桃,再刻意打造点什么,加上这古老的柳树及清澈见底的溪水,就形成一道风景线,一幅五彩的画卷。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仿佛看到马梓村在杜所长的带领下,走向辉煌、美好的明天。
作者:颜复叶
地址:武冈市邓元泰镇马梓村19组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颜复叶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