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2010年周宜地陪之洛老师参观陈家祠)
2月6日早晨, 三畅在电话中告诉我, 之洛老师仙逝了。我一下愣住了。
在此之前,我多次给住在医院的之洛老师打过电话。其中两次,听到之洛老师的声音,但很难听出他说的话。1月27日,我又接通之洛老师老的电话, 我说, 我是宜地。他回了话,说,宜地,之后就没有声音了。听得出,老师已经很累了。
这是他留给我最后的声音,也是永远的声音。 现在,守着老师最后的声音,我不知道应垓说些什么。
其实,我应该记住的何止这最后的声音?此时此刻,我还想起他最后一次对我的作品的点评。
老师在读我的中篇小说《人在江湖》有感中说,“读罢周宜地先生的中篇小说《人在江湖》,心情是复杂的。说心潮起伏,也不为过。很自然地,我想起了二十多年前,青年时期的他所写的《九癫子说书》、《拗相公出山》等脍炙人口的短篇佳作,觉得那人物的鲜活、运笔的幽默、不失清纯的风味,与现在凝重、沉着,着墨社会深层、人物灵窍的情韵之间,有一条一脉相承的发展线,这就是作者随着时代的发展迈着结实有力的脚步。我这样说,不只是就面向生活的题材选取,主要指的是创作思想,觉得作者伴随着时代的前进,完成了对文学实质理解的大跨跃。作者通过自已的小说《人在江湖》,表现出开始进入从人性的高度理解社会、解剖人物、铸造人物心灵的文学人性世界。”
在这里,老师在告诉我要“从人性的高度理解社会、解剖人物、铸造人物心灵的文学人性世界”。
这是老师最后一次对我进行文学创作指导。此时此刻,我只能说,老师,你最后留下的声音与指点,我会铭记在心。
安息,老师!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周宜地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