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表,这种用来记时的工具,曾一度是财富与地位的象征,成为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奢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手表早已被手机所取代,但仍然有人在戴。可能是因为长期佩戴而形成了一种习惯的缘故吧。
手表这种记时工具,最早用于战争。当时的指挥员要用手表准确地传达上级总攻的时间。而那时大多数还是放在口袋里的怀表。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在双桥公社白水学校教书。当时白水学校是一所带帽子的学校,学校里有小学和初中。这些教师中大多数都是民办教师,尽管都是本地不远的人。但没有手表,时间也不好掌控。于是大家就商量:每月从有限的生活费中扣除五元用来资助一名老师买手表。这个提案当时得到大家的赞同。我当时清楚地记得:小学教师的生活费是每月12元,中学教师每月16元。于是大家决定用抽签的形式来定夺。凡是抽到的人就用这些钱先买,以后逐月从生活费中扣还。
记得当时最好的手表是上海手表。价格是120元。也有几十元一块的杂牌子。抽签开始,大家心里都很激动,都希望抽到前面,这样可以尽早地带上手表。现在想来,确实有点搞笑,但在那个特定的年代,物资匮乏,科学不发达。很多东西都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即使你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得到。而手表在那时还是很前卫的,属奢侈品,一般的人很难买得起。那时的家庭三大件是指自行车、收音机和缝纫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手机取代了收音机,照相机,手表和录音机等,借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手机的应用更加广泛。现在的手机从八十岁的老人到几岁大的娃娃都会用。科技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民的生活方式。人工智能的普及使人民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但我仍然怀念那个时代,怀念那个时代的纯真和信任,怀念那个时代同志之间的感情与帮助。那时虽然贫穷,但大家积极乐观的心态,阳光自信的表情。没有抱怨,没有诅丧,没有太多的生活压力。就是我们那一代人的真实写照。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刘爱国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