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文进行时:法相岩街道“微改造”助力城市文明建设
5月8日,武冈市城市文明建设办公室常态化督查组,对法相岩街道城市文明建设工作进行督查。该街道通过背街小巷整治、老旧小区改造等“微改造”,居民生活品质显著提升,城市文明底色愈发鲜亮。
背街小巷“净畅美”
“以前这条路坑洼积水,下雨天根本没法走。现在路宽了、下水道通了,墙上的‘牛皮癣’也不见了!”提起玉龙社区落马桥巷的变化,居民李阿姨连连点赞。
此次改造聚焦道路拓宽翻新、雨污分流管道铺设等民生痛点问题,彻底解决路面积水问题。沿街破损棚顶统一更换红色瓦片,杂乱广告清除干净,垃圾分类设施齐全。
老旧小区“逆生长”
“才半年没回来,简直不敢相信变化如此大!”常年在外工作的武冈国有林场宿舍居民陈先生,一进小区就被震撼到。
曾经斑驳龟裂的外墙,如今披上了雪白的“外衣”,阳光下焕发出现代社区的活力;平整宽阔的水泥路面,增设了规范化的停车位和醒目的交通标识;雪白的围墙上,即将绘制展现社区历史的文化墙,让冰冷的墙面诉说温暖的故事;昏暗的楼道也焕然一新,雪白的墙面搭配防滑扶手,转角处安装了贴心感应照明。
玉龙社区原人民银行办公楼外墙,经过精心翻新后焕发新生——浅灰色的真石漆立面搭配黑色线条,阳光下熠熠生辉。雨水管巧妙延伸至地面排水系统,有效解决了污水横流问题,新安装的栅栏式围栏搭配中国红宣传栏,典雅的造型和正能量的宣传内容,成为街边亮丽的文明风景线。
走进宿舍区,整洁宽敞的沥青道路绿树成荫,新划设的停车位井然有序;健身区、垃圾分类站等公共设施一应俱全;楼宇间大面积的立体绿化错落有致,宿舍区变身天然氧吧,不仅净化了空气,而且滋养着社区的文明氛围,让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成为居民的生活日常。
【问题待解决】
(玉龙社区原人民银行门口和玉龙路106号门店前,大量三轮车、电动车辆乱停乱摆,占用盲道。)
(玉龙社区玉龙路五巷口,一处电力设施箱体表面大面积锈蚀泛黄,破损严重,多块瓷砖剥落。)
从背街小巷到老旧小区,法相岩街道的“微改造”不仅擦亮了城市“面子”,更做实了民生“里子”,让老旧建筑在功能与美学双重升级中重拾“精气神”,更以精细化治理让居民在细节处感受城市文明的温度。
城市文明建设需要久久为功、常抓不懈。针对督查中发现的车辆占道、电力设施破损等问题,法相岩街道要协同相关职能部门强化巡查整改、落实长效管理,让每一条盲道都畅通无阻,每一处街景都整洁有序,共同绘就“人人守护文明、人人共享文明”的城市新图景。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武冈融媒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