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伊始,道家把神州大地分为七十二胜地。其中的楚南胜地,山名云山,州为都梁,也就是我的家乡──武冈。
武冈城
桂林山水甲天下,武冈城墙盖天下。世人都知桂林山水,却少有人知武冈城墙。武冈三国时即设行政机构,明时为朱元璋之子岷王封地。内城王宫,有小皇城之称。武冈城墙即为当时所修,均为巨大长青石砌成,接合处虽刀片亦难插进。城墙外亦开挖有护城河。现存东城门,南城门,西城门三座,尤以南城门著名。城墙巨石,经千年烽烟,未有损坏,城门深约百二十米,宽可并排行两部汽车,至今仍为入内城交通要道。城门上有一楼,名曰“宣花楼”,传为宋理宗亲笔御题。原楼已为战火所毁,现楼为仿修。
东城外资江河上有座桥,曰玉带桥。传为明王荒淫无度,鱼肉百姓,(其在宫内有一蚂蟥池,常以生人食之),民怨滔天,后城外一屠户率民众起义,攻入王宫,追杀成王,成王于此桥掉下玉带,后称之玉带桥。前又有一桥曰落马桥,为成王落马之处。再前一桥为断头桥,为成王被屠户砍头之处。起义被镇压后,明王无头,用黄金铸一金头,埋葬时八台棺木出城,分葬八处。据说,其黄金之头,至今仍未出现。
花 塔
武冈旧称都梁。都梁城外有二塔,一塔为凌云塔,俗称东塔,一塔为花塔,俗称斜塔。传说很久以前,有兄妹二位神仙,曾在此处打赌造塔,时间为一夜,谁先造好谁就为赢。妹妹心灵手巧,不到三更就造好,哥哥天明时分才造好。哥哥不服气,一脚要将妹妹造的塔踢下资江河,妹妹赶紧以身去护。结果塔虽未倒,却被踢斜了。妹妹造的塔就是花塔。意大利有个比塞塔,闻名世界。武冈的花塔,比比塞塔还要斜,可惜文革时期,被人为的炸掉了。八十年代初期,有两个美国科学家特来寻找花塔,却只能看见资江河畔独孤的东塔。那位神仙妹妹现在在哪里,她的塔儿终是化为灰烬,夕阳西下,只有哥哥的塔,倒映在呜咽的资江水里。
云 山
滔滔资江水,巍巍云中山,这是武冈城外风光名胜的写照。离城十里,有一高山,终日云雾飘缈,是为云山。云山为雪峰山脉最未端,为道家七十二福地之一,秦时已为著名。相传始皇帝欲得长生不老之药,曾遣大将二位,前往海外求药。二位大将迫不得已,最后躲入云山,化为巨石。至今上山之路,名曰秦人古道,为二位大将隐居时所修。
在城内坐一元旅游专车,即至云山脚下。山脚下为八十里威溪水库,横跨武冈,城步两市县。先走一段坎坷山路,至半云亭即是石板小路,一路“之”字,直上山顶。低头细察脚下之石,日久年深,中间部位,已为数不清的脚步踏出很深的痕迹。高山流水,紧随秦人古道的,是一条山中小溪。小溪有时平平缓缓,有时即成飞泉瀑布。溪里有时还可见可爱的娃娃鱼。石板小路在原始的森林里钻来钻去,各种云山特有的珍稀植物,被一位风尘仆仆,从澳大利亚来的植物学家认证后,用很大的标示牌标示在路旁。一路之上,即便是很大太阳的晴天,云雾始终在你眼前飘忽来,飘忽去。听说在山腰间有个山洞,曰起云洞,云山所有的云雾,经年累月,都是从那里飘出来的。间或在路旁,有八角亭子,里有小吃店,亦有客栈。
云山七十二峰,最高峰为宝顶,宝顶之下,有大雄宝殿,宝殿外有石林塔,为历代高僧灵塔。还有姐妹庵,面对面的两座。各种娱乐场所,以及云山管理处也设在那里,恍如天上的街市。秦人古道终于此,一般游人,也游于此停步。欲上宝顶,无现成路,须有气力者,结伴而登,且只能在晴天攀登。顶上是一圆形小屋,屋顶一根天线,不知作何用途。极目远望,宛如在茫茫大海之中,七十二处峰顶皆为云雾缭绕,似为孤岛。
听说市政府欲与日本商人,共建云山索道。到时既可免却登山之苦,又可大饱眼界福了。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黄高远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