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你一只绿雄鹰《邵阳日报》
林日新
暑假在省城小住,我最挂心的便是十岁孙子的学业。他聪明却顽皮,不愿多做一道题、多读一篇文章,让我这做爷爷的时常发愁。
有一天,我带他逛步行街散心。他突然拉住我,兴奋地指向一个路边小摊:“爷爷你看,那只绿雄鹰太神气啦!”我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一位白发老人正坐在摊前,手指翻飞间,几片棕叶渐渐变成栩栩如生的小动物。
摊子上方挂着一排棕叶编织的作品:振翅欲飞的蜻蜓、弯曲爬行的蜈蚣、蓄势待跳的蚱蜢,还有那只格外醒目的绿雄鹰——眼神锐利,姿态昂扬,仿佛下一秒就要冲上云霄。不少孩子围着摊位,得到心爱之物后欢天喜地地跑开。这熟悉的一幕,让我的思绪瞬间飘回了故乡那白云缭绕的山峦……
我蹲下身,对孙子说:“爷爷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也见过这样一只绿雄鹰。”他好奇地睁大眼睛。于是,我就给他讲述了那段往事。
十岁那年,我曾祖父带我去雪峰山深处的棕树坳给庚爷爷祝寿。那是个棕树的世界,漫山遍野都是笔直挺拔的棕树,高的如利剑指天,矮的似绿茵铺地。庚爷爷的祖先为避战乱逃到深山,以编织蓑衣为生,还在山中种下了这片棕树林。
最让我着迷的,是庚爷爷用棕叶编的各种小动物。他送我的那只绿蝴蝶,让我在学校里成了最让人羡慕的孩子。一年春节,庚爷爷问起我的成绩。我羞得满脸通红,我的语文只考了65分。为了转移话题,我指着墙上的棕编雄鹰问:“您怎么能编得这么像?”
庚爷爷没有多说,只是现场砍下棕叶,手指翻飞,一支烟的工夫就编出了一只活灵活现的蚱蜢。他把蚱蜢递给我,温和地说:“编了四十年,手自有它的记性。读书也是一样,多读几遍,自然就熟了。”我把这句话牢记在心。那年期末考试,语文我考到了90分。庚爷爷欣慰地送给我一只棕编雄鹰:“愿你能像雄鹰一样,飞出大山,成为国家的栋梁。”
讲完这段往事,我问孙子:“你知道为什么那位爷爷能编得这么好吗?”
孙子脱口而出:“熟能生巧!我刚学过的成语。”
我点点头,轻轻抚着他的头:“你说想考好成绩,可是不肯多读文章、多做题目,这样能熟能生巧吗?”
孙子低下头,小声说:“不能。”
“那以后该怎么办?”
他抬起头,眼神坚定起来:“我要多看多记多写,做到熟能生巧!”
然后,我买下那只绿雄鹰,郑重地递给他:“爷爷送你这只雄鹰,愿你也能展翅高飞,搏击长空。”
孙子高高举起雄鹰,欢快地向前跑去。
望着他的背影,我仿佛看到两个时空在此刻交汇——曾经的深山少年与现在的城市儿童,都被同一份匠心感染,被同一种精神激励。这份“熟能生巧”的朴素道理,穿越时空,闪烁着永恒的光芒。
(林日新,武冈市作协副主席)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林日新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