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筑和谐 乡风文明促振兴
——记武冈市邓元泰镇伦道村带头人刘友成
在武冈市邓元泰镇伦道村乃至周边的十里八乡,只要提起村干部刘友成的名字,村民们无不交口称赞。他并非身居高位,却以一颗赤诚之心和一系列务实举措,成为了村民心中当之无愧的“带头人”。他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像一条坚韧的纽带,重新紧密了邻里关系,激活了乡村活力,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促进民族团结、推动乡村振兴的动人篇章。
筑巢引凤:建起舞台,聚起人心
过去的伦道村,村民们文化生活相对匮乏,茶余饭后,邻里间的走动交流也日渐稀疏。刘友成深知,乡村要振兴,不仅仅是经济的提升,更是人心与人气的凝聚。他敏锐地察觉到,一个能让村民们走出来、聚起来、乐起来的公共空间至关重要。
2022年,在他的积极倡导和带头努力下,伦道村“圳头刘家民族团结大舞台”建成。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舞台,更是一个标志,宣告着伦道村文化娱乐生活新篇章的开启。从此,村民有了属于自己的文化阵地,锣鼓声、欢歌声、笑语声开始在这里回荡。村民们有了展示才艺、交流情感的固定场所,曾经略显沉寂的村庄,因此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这个舞台,成为了刘友成实践其乡村治理理念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
文化浸润:节庆活动成风化俗
舞台建起来了,如何让它持续发挥效能?刘友成将目光投向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从2023年开始,他定下规矩:每年的春节和中秋节,村里都必须举办文艺活动。
春节,是辞旧迎新、阖家团圆的日子,他组织村民们自编自演节目,舞龙舞狮、唱地方戏曲、办联欢晚会,让浓浓的年味在欢声笑语中弥漫整个村庄。中秋节,是寄托思念、祈盼丰收的时节,他则策划举办赏月晚会、邻里茶话会,让村民们在皎洁的月光下共话家常,增进情谊。这些定期举办的节庆活动,如同一种温暖的仪式,不仅驱散了现代社会中日渐淡薄的邻里乡情,更在潜移默化中涵养着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增强了村民对村庄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慷慨解囊:一场盛宴,一片赤诚
如果说持续举办活动体现了刘友成的坚持,那么2025年中秋节的那场盛宴,则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他作为带头人的无私与赤诚。
为了让大家更深刻地感受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家乡发生的可喜变化,进一步凝聚发展共识,刘友成做出了一个令人敬佩的决定——个人出资近2万元,宴请全村近200位村民,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中秋话振兴”座谈会。
当晚,皓月当空,大舞台前张灯结彩,筵开数十席。村民们围坐一堂,桌上摆满了丰盛的佳肴美酒,空气中弥漫着喜悦与祥和的气氛。大家把酒言欢,畅所欲言,分享着自家生活的改善,谈论着村里道路的硬化、环境的美化、产业的发展……你一言我一语,勾勒出伦道村越来越清晰的幸福图景。
更让人感动的是,刘友成不仅是这次盛宴的东道主,还亲自担任文艺节目的主持人。他幽默风趣的语言,对村民情况的熟悉了解,使得整场活动气氛热烈,高潮迭起。村民们脸上洋溢着的灿烂笑容,是对他所有付出最好的回报。这场宴席,吃的不仅是团圆饭,更是凝心饭、鼓劲饭;花的不仅是个人积蓄,更是一名基层干部对家乡、对乡亲们沉甸甸的情感投入。
众口皆碑: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的带头人
“刘友成真是我们的贴心人!”“他带着我们,村子越来越热闹,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他是促进民族团结、振兴乡村经济的带头人!”——这是伦道村村民异口同声的评价。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在村民们的赞誉声中,我们看到了一位新时代农村基层干部的优秀形象:他不仅有想法、有担当,更有奉献精神;他不仅致力于改善村庄的硬件设施,更注重滋养村民的精神世界,筑牢乡村善治的文化根基。
刘友成用他的实际行动证明,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他通过文化“搭台”,唱响了民族团结与乡村和谐的“大戏”;他以个人无私的奉献,激发了村民共建美好家园的内生动力。在武冈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正是有了无数个像刘友成这样的“带头人”默默耕耘、无私奉献,才使得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一步步转化为生动现实的富春山居图。伦道村的未来,必将在这样的引领下,变得更加和谐、富裕、美丽。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刘继文wg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