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八大工程改善民生 5年内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0%
【阅读】湖南省保障和改善民生实施纲要
红网长沙2月28日(记者刘玉先)2月27日,汇集各方智慧的《湖南省保障和改善民生实施纲要(2011—2015年)》(以下简称《纲要》)正式颁布实施。
《纲要》明确了湖南省在“十二五”期间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是今后五年我省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行动纲领。《纲要》提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八大工程:就业增收工程、社会保障工程、素质提升工程、全民健康工程、安居宜居工程、畅通工程、安全工程、解困工程。
根据《纲要》,到2015年,湖南全省失业保险参保率将达80%,95%的城市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将建起文化活动中心。5年内,全省新增城镇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分别达到3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将确保控制在5%以内。湖南将继续实施“百万农民培训计划”和“阳光工程”,保证每年农村劳动力培训规模达到150万人以上。5年内,全省将支持100万劳动者创业,创办15万户以上企业,可带动新增300万人以上就业。
根据《纲要》,“十二五”期间,湖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力争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在这五年的时间里,湖南将建立低收入居民生活补贴与低收入居民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指数联动机制,加强动态监测,保障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不因物价上涨而受影响。到2015年,全省将新建城镇保障性住房160万套以上,基本满足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需求。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和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的建设用地将得到保障。《纲要》提出,此类建设用地年度供应总量不低于住宅用地供应总量的70%。各级财政将廉租住房等保障性住房资金纳入年度预算,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在提取贷款风险准备金和管理费用后全部用于廉租住房建设,提取土地出让净收益的10%以上用于廉租住房建设。
40所高职学院和120所中职学校基础能力将在5年内得到重点提升。同时,湖南将建设9所全国示范性高职学院,每个县市区重点建设好1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200个左右高水平特色专业,30个左右全国一流的高职特色专业。
到2015年,湖南将实现相邻市州间以高速公路直接连通,全省实现所有县市区可在30分钟内上高速公路。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将得到较好解决,全省民生状况得到显著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也将得到全面提升。
近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民生工作,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全省民生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制定今后五年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实施纲要》,就是要通过探索健全民生保障新机制,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更好地结合起来,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稿源:红网]
[作者:刘玉先]
[编辑:颜昆]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满背情怀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