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9月6日讯(记者 柳德新 通讯员 刘振林)记者今天从省水利厅获悉,我省已确定19个县(市、区)为第二批小型农田水利(“小农水”)建设重点县。加上第一批18个“小农水”建设重点县,全省目前已有37个县(市、区)整体推进“小农水”建设。
针对“小农水”设施老化失修、效益衰减的问题,去年,经财政部、水利部批准,武冈、溆浦、保靖、桑植、衡阳等18个县(市、区)列入全国第一批“小农水”建设项目重点县,中央和省级财政安排资金1.74亿元,以现有“小农水”工程和大中型灌区末级渠系配套改造为主,重点解决影响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卡脖子”工程和“最后一公里”工程。
第二批“小农水”建设项目重点县包括浏阳、南县、安仁等19个县(市、区),工程总投资1.58亿元,计划改造渠道1991.4公里,整治塘坝804处,改造泵站61处1332千瓦以及一批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排涝工程,将新增、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逾50万亩,新增粮食产能3825.7万公斤,受益人口68.29万人。
省水利厅厅长戴军勇表示,通过“小农水”项目重点县建设,可实现由分散投入向集中投入转变、由单项突破向整体推进转变、由重建轻管向建管并重转变,彻底改变“小农水”建设严重滞后的现状。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管理员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