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年少的韩寒口出狂言,若当选作协主席,下一秒就解散作协。这话惹恼了作协主席们,纷纷口诛笔伐向韩寒示狠,若是韩寒他爹,下一秒就杀死韩寒。韩寒就是韩寒,绝不会示弱,把作协主席们杀得七零八落,成了近期的看点。
中国学习苏联成立了作协,后苏联解体作协随之解散,但中国的作协还一直保留着,成了最具中国特色的一道风景。
作协不是作家的摇篮,而是作家的坟墓。作家之所以是作家,不是因为进了作协才有了作品,而是首先有了颇具影响的作品之后,才被收编为作协会员的,没有人在没有作品之前就可以进入作协。作协不是培养了作家,而是收编了作家。
那么,作家进了作协之后呢?自然就变得十分慵懒了。作协是个官方组织,世俗风气甚浓,每天学习上级文件,深刻领会上级精神,只会唱些歌颂新农村、盛赞神五神六之类的赞歌而已,全然丧失了个人意志,再也没有了大悲、大爱的情愫,用韩寒的话说,作协的作家们都是靠领悟文件精神来写作的。作家被国家豢养起来,整天养尊处优,连到基层走走的欲望都不会再有了,如果出去走走,那也是去出席游山玩水的观光笔会和为企业剪彩之类的社会活动罢了,哪里还有心情写作?作家都是生于作协外、而死于作协内的。事实上,作协成立几十年来,就没有培养过一位像样的作家,也没有写出过一部像样的作品。
严格说来新中国成立后就没有出现过真正的作家了,有价值的作品更是难以寻找,这可能就与作协的成立有关。作家都是一些思想狂放之人,现在作协把他们收编起来,把他们的思想束缚在特定的圈子里面,他们还了解大众的疾苦吗?还能写出贴近社会的作品吗?自然是不可能了。谁给好处,就讨好谁,于是,就只有赞歌嘹亮了。
当然,中国也不乏一些有名的作家,但大都靠触碰政策底线而被炒作才出了名的,像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废都之类写性爱的作品,当年都被视为禁书,现在看来连三流的黄色小说都算不上,但当时因时代的封闭而备受大家的关注。中国意识形态领域里的禁区很多,很多人因敢于试探这些禁区而成了著名的作家;中国经济领域里的禁区也很多,很多人因敢于试探这些禁区而成了著名的商人。中国人为设置的一些禁区,扼杀了一些人才,而又成就了另外一些人。
作家如此,科学家也如此。科学家都是一些放荡不羁的野马,若把他们圈养起来,给以富足的草料,自然就不愿奋蹄了,久而久之,就再也跑不起来了…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木鱼石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