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三湘大地水稻生产“双抢”大忙时节正如火如荼开展, 该省农机部门共投入两百多万台(套)农业机械进行“双抢”,为全省粮食丰收、农民创收提供了保障。
7月18日,笔者在湖南武冈市湾头桥镇万亩双季稻示范片看到,数台联合收割机在金色的稻浪中来回穿梭,“隆隆”的机声响彻田野。一小时功夫,一台收割机在农机手娴熟的操作下就将3亩多早稻“吃光”了,“吐出”了一袋袋黄澄澄的稻谷。
据了解,今年该市投入“双抢”的各种农业机械达到5多万台,其中收割机300多台,全市机械收割率将达到38%以上。农机服务组织与农民签订机收、机耕、机插等农机作业服务承包合同,合同面积超过25万亩,预计为农民节约生产成本1500万余元,可实现农机作业收入3000万元以上。
目前正值双抢农忙之际,在湖南祁阳广袤的田野上,到处机声隆隆,各类农业机械闪亮登场,各显其能,呈现出一幅机收、机插、机耕、机运,机灌的繁忙景象。一台台水稻联合收割机像“千手观音”,揽入仓的稻穗,吐出来的是金黄的稻谷;一台台插秧机像“巧手织女”,纵横穿梭,织出了一行行田间锦绣;一台台抽水机像“长龙戏水”,吸进吐出,滋润着青青的幼苗.......到处洋溢着农机“铁军”战“双抢”的丰收场面。
近几年来,随着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该县农机拥有量快速增长,农机装备结构不断优化,全县已有各类农业机械10多万台套,65万千瓦。为了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效率,该县农机局将这些机械和机手组织起来,成立各类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其中农机专业合作社23家,拥有各类农业机械2000多台套;耕、灌、收、插服务队865个。服务组织与农户签订作业承包合同11.5万份,作业面积85万亩,实行统一订单作业,统一收费标准,统一物资供应,统一维修保养,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农业机械的使用效益。据统计,该县现已出动水稻联合收割机、插秧机、拖拉机、旋耕机、抽水机、动力打稻机等农业机械10万余台套投入“双抢”作战,大大减轻了广大农民的劳动强度,加快了双抢进程。该县白水镇机收合作社拥有水稻联合收割机38台,今年组成6个机收战斗小分队,双抢前夕,共与农户签订机收承包合同4238份,承包机收面积14650亩,统一开展跨村,跨镇、跨区作业服务,现已机收早稻1万余亩,其收费价格合理,经济实惠,效果明显,深受农民欢迎。
七月流火,酷热难挡。目前湘南各地已进入早稻收割的繁忙时节。7月14日,湖南衡阳县农机购置补贴机具销售中心人头攒动,各种收割机前围满了来自全县各乡村的购机农民,忙得厂方销售人员应接不暇。来自金溪镇德江村的农民欧阳孝仲经过认真比较,最后选定了一台龙舟牌4LZ—1.8型全喂式收割机,在办理相关手续后,价值5.26万元的收割机,享受到国家农机补贴1.7万元,乐得他脸上笑开了花。据了解,销售中心当天上午就销售补贴收割机4台。由于收割机销售市场火爆,各收割机厂销售代表纷纷抓紧联系厂方供货,以确保市场正常供应。
衡阳县是全国水稻生产百强县之一,常年水稻种植面积达130万亩左右,在今年900万元农机购置补贴项目实施效应的拉动下,全县农机发展迅速。至目前,全县已销售各类补贴农机具5777台套,5000余户农民享受国家农机补贴优惠488万元。其中新增大中型联合收割机86台,全县收割机保有量达682台,全县水稻机收率有望达70%以上。
7月10日,湖南江华县水稻机械化收割在白芒营镇角塘村拉开序幕,金黄色稻浪中,四台联合收割机正卯足劲地作业,机手熟练地操作水稻联合收割机,一排排稻子被吃进机肚,吐出金色的稻谷被装进袋子,丰收的喜悦写在一旁的农民脸上。
今年该县早稻成熟期比去年提前了一周,加上天气好、温度高、水稻长势好,群众提前做好了稻田的排水工作,非常有利于机械化作业。为全面应对全县大范围早稻收割,搞好机械化抢收,县农机部门将水稻机收作业作为助农增收的重中之重工作来抓。一是及时组织召开了早稻机收工作业务会,制定机械化收割方案,重点保障“双抢”期间油料供应及农机安全生产作业;二是积极抓好联合收割机的推广,上半年推广联合收割机9台,增加早稻机械化收割面积3000余亩;三是向江苏、浙江、广西等地跨区作业服务组织发布机收信息,20台高性能半喂入收割机来该县开展跨区作业,进一步解决劳动力短缺、收割机紧张的局面。
今年早稻收割,该县将投入联合收割机160余台,机械化收割早稻面积4万余亩。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清风_3862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