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白喜事在武冈农村到底有多大的压力?
文:袁鹰
偶尔听朋友聊到他们那发生的一件事:去年他们村里有户人家父亲去世,一场白喜事,花费了11万余元;几个月后,这户人家母亲也不幸离世,又花费了10万余元。请西乐队、请腰鼓队、接连几天演戏、做法事、招待客人等等,所有的菜,没吃完的,有些上了桌连筷子都没动的,吃完一轮全部倒掉。两场丧事,20余万元,几乎把这一家多年的积蓄花个精光。

在农村,随着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实施,以及村民自己吃苦耐劳,大家的腰包开始鼓了起来;但由于缺乏正确的消费引导,节俭生活的观念淡化起来,婚丧嫁娶等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相互攀比现象日趋严重,为讲排场,不惜一掷万金,一场喜事下来花费几万元甚至数十万元已相当普遍;有不少农民不顾经济实力,打肿脸充胖子,不惜借钱操办,最后债台高筑,甚至返贫。
据某地某村统计:
该村585户,2673人。近5年来,除了升学、当兵、庆生等宴请活动外,共发生婚嫁娶丧及建房213起。花费情况如下:72户农民娶媳妇,户平花费52000元,最高花费128000元;65户农民嫁女,户平花费48000元,最多花费108000元;56户农民建造新房,每栋新房平均花费156000元,最多花费320000元;20户农民办丧事,每起花费34000元,最多花费65000元。213户(次)农民操办喜事总花费1630万元。

资金来源构成是:152户靠自有资金(包括存款和处理财产收入)支出1357万元,分别占总户数和总花费的71.4%和83.3%;49户因资金欠缺向亲戚朋友借款165万元,分别占总户数和总花费的23%和10.1%;12户全部靠向亲戚朋友借款和银行贷款,总借款资金108万元,分别占总户数和总花费的5.6%和6.6%。213户农民生活总支出:红白喜事花销耗费了5年全部收入的70%;消耗了5年全部积累的90%,占用了5年全部生活开销的75%。
触目惊心的数字,反映了农村在红白喜事中普遍存在攀比和大操大办的铺张浪费行为。
是大家愿意如此铺张浪费吗?每个人心里都有答案!
今年,在许多乡镇,针对当前农村存在“薄养厚葬”、“铺张浪费”等村民痛绝却无可奈何的现实,掀起了一股向红白喜事铺张浪费说“不”的热潮。

在某镇某村94位老人(其中80岁以上7人),成立了老龄协会,凡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自尊自爱自重,愿做好年轻人楷模的可以加入协会。老年人带头打破规矩,移风易俗。严禁赌博和变相赌博,棋牌限5元以下;严禁村民之间吵架闹事。村里年终将评出“五好会员”、“五好家庭”,表扬先进,鞭策落后。该镇茶山村、杨桥村5名老人也赶来入会,据悉,入会人数还在不断增加。
很多村等都制定了章程或村规民约,提出了给年轻人减负,打破规矩,移风易俗的口号。
还有的村对违反移风易俗规矩的,按不同情况进行罚款。如规定,凡村民红白喜事超过3万元,每超一分钱,就得要向村里交一分,用于公益事业。

……
厚养薄葬、拒绝铺张浪费,这是一个极易反弹,极难坚守的行为。提倡厚养薄葬、反对铺张浪费,任重道远。
移风易俗,利家益国。但愿移风易俗的春风在中国大地吹拂开来,受益子孙,永远不息!
厚养薄葬、拒绝铺张浪费,你赞同吗?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叙利娅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