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着皮鞋在田间劳作的潘泽泼
邵阳新闻在线(记者 朱杰 通讯员 关杨博 汤文忠)“布谷布谷快布谷,春天不布谷,秋收哪有谷。”在田间地头,唱着《布谷》儿歌,挑秧、插秧、开农机……4月19日,在武冈市邓元泰镇绿洲村,今年45岁的种粮大户潘泽泼忙得不亦乐乎。
在邓元泰镇,潘泽泼承包着1000亩良田。在绿洲村的一大片田间,他的农田由于田埂修得整齐,整体看上去像一块块长方形的小饼干,格外规范。“这可不是为了漂亮,我每年都要花2万多元修田埂,这样能有效保水保肥,增产保质。在运秧插秧的时候,还便于行走。”穿着皮鞋在田间劳作的潘泽泼向记者介绍说。去年他的这1000亩良田,产粮65万公斤,今年他的双季稻多种了一些,预计今年产量将达到70万公斤。

说起潘泽泼的种粮经,除了在修田埂等农活上做得精细之外,给他最大帮助的还是农业机械化带来的高效率。在农机上,他可是个全能型机械手,目前拥有插秧机4台、耕田机4台、收割机3台、烘干机1台、植保机1台,每一台他都能够熟练操作。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同样是50亩的农田插秧,人工需要70个工,平均140元一个工钱,并且需要7天才能插完,成本需要9800元。而一台插秧机配4个人,只要一天半就能完成插秧任务,成本1000元左右。
这样的账对于1000亩的种粮大户来说,就是效益。在我市,农业机械化操作已有力推行开来。今年春耕生产工作,我市安排资金300万元,实施双季稻生产全程机械化项目,力推水稻耕作、育插秧、田间管理、收获、转运和烘干等环节全程机械化作业。目前,已投入农机作业机械2.1万台套,完成机耕作业面积36.2万亩,水稻机插面积8.2万亩。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武冈论坛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