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冈新闻 武冈新闻学校分班是教育的一种病态

学校分班是教育的一种病态

红网 小武 2016/9/3 8:27:49

中小学开学,最焦虑的莫过于新生家长,如何为孩子“选”个好班;最紧张的莫过于所谓名校,在采取不同形式分班的同时,特别忙于应对择班压力。显然,纠结都在分班上。

但是,一些言论却归于家长强烈意愿,造就了“择校热”“择班热”,助长了教育领域的不良风气。诚然,不少家长存有“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的偏见,从幼儿园起就开始为孩子的教育伤神费力,未入学之前忙着择校,未开学之前忙着择班,开学之后又忙着如何能让老师多点关注。父母关心孩子,从长计议,都在情理之中。

可以说,如果像原来小学一样,按照性别均衡分班,然后由班主任抽签决定,任课教师均衡配置,根本不存在“择班热”。如今到了中学,成绩便成了最有效最管用的利器——录取和分班依据。为了追求升学率,特分火箭班、奥赛班、实验班、重点班,而绝大多数为普通班。每期又按考试成绩“优胜劣汰”、“能上能下”,着力构筑“金字塔”。 五花八门,三六九等,貌似“竞争机制”,却严重损害了绝大多数学生的人格和自尊,伤透了家长的心。所以,开学之前便成了“拼爹”期。不少家长通过各种关系给校长打招呼,通过上级领导给学校“施压”,目的只为孩子分个好班。这种拼人情之举,小学尤其严重。试想,你不热衷应试教育办重点学校,人家哪能择校?你不如此分班,人家哪能择班?义务教育阶段严禁的却盛行起来,违反了依法治校原则,怎怪家长干扰学校正常管理秩序?

为何分班出在名校?因为名校的金字招牌聚集优质教育资源,成了部分学校部分人的“特权”。因为教育资源配置不均,才使得家长竭力择校、择班,并不惜以扰乱社会风气为代价。而自带名校光环的学校,则热衷于享受这种被人追捧的感觉。长此朝着病态方向发展,教育均衡、依法治校便成了空话。审视择校分班的教育现实,如何防止这种势头形成连锁反应,避免腐蚀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的根基,不仅仅家长忧虑,全社会都值得深思。(若  苦)

阅读 5767
分享到:
评论列表
钟文晖

然后由几位班主任抽签分拿,比如,11班班主任抽拿到C叠,那这C叠里的学生就是11班的,12班班主任抽拿到F叠,这F叠里的学生就12班的,以此类推。这样是比较平衡合理的。

9年前

钟文晖

以前分班是按被录取的考生的报考表(即档案),先按考生的考分从高到低依次叠好,然后再按招几个班分,比如,招6个班,那就将报考表从上到下来回地一张一张地分放6处,这样,考分第1、2、3、4、5、6名就分别在ABCDEF叠,然后回来第7名就在F叠,第8名就在E叠,依次类推,反复这样放好后,再将6叠的女生人数清一下,大体平衡,不平衡的则按分数挑分数相同或相当的男生调换,最后分成的ABCDEF叠。

9年前

湘中剑

放心,ZF在搞薄弱改造,你说的问题明天就会解决了。。。。。。

9年前

古山一组

个人表示顶你!但不这样弄某些人的财路不是被断了!在武冈这水深着呢!哪个学校没有后台!你还要不要在这块地上混呢?

9年前

关注武冈人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