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支部和党员干部一起帮我从‘贫困户’变为‘种植户’,体现了实实在在的关心!”。近日,稠树塘镇甘冲村村民周龙华如是说。
稠树塘镇着力探索“依靠发展产业解决一批”的精准扶贫路径,创新实施“支部+基地+贫困户、党员+能人+农户”的 “双+”精准模式,打开了贫困群众产业脱贫致富路。
坚持支部带头“扶”,因地制宜谋求特色产业。该镇各村支部瞄准该镇传统特产资源及自然资源品性,引进10家企业与贫困户合作,创建合作社,在“一村一品”基础上,打造了法新豆腐、法新葡萄、大雁鹅、青钱柳、油茶和名贵树种(药材)六大基地。各支部将基地作为“责任田”,为每户贫困户联系解决财政扶贫资金入股1500元与公司合作,目前加上公司的投资已达1500万元,基地发展到1500亩,与企业共建起“致富园”。
坚持党员、能人与贫困户结对“帮”,因人施策服务脱贫致富。来自镇政府机关、各村的党员干部共200人,以及50名致富能手,与各村3035名贫困对象结成了“一对一”、“一对多”等帮扶关系,一方面长期给予贫困生产、生活方面排忧解难,一方面“送政策、送技术、送服务”具体引带贫困户逐步迈入“六大产业基地”,起到了“主心骨”、“技术员”、“服务员”的作用。
目前,基地的建成,将给该镇3035名贫困对象每人每年带来1100以上分红收益,同时,600多人通过在基地创业或务工每年创收至少26000元。稠树塘镇“双+”精准模式的实施,解决了“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问题,发挥了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开创了一条“支部精心带、党员贴心帮、能人热心扶、贫农户下定决心求发展致富”的新路。(曾炜 殷旺洋 李木兰)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小武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