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冈的古桥

殷锋文 黄高远 2006/8/1 20:33:00

武冈的古桥

武冈城内有资水和渠水两条河渠穿城而过,曲折蜿蜒,把偌大的古城分隔成一个“川”字。十座桥横跨两水之上。使城区内外相连,不但便利了交通,而且还以其独特的建筑样式、古老的风貌和美丽的传说吸引着远近的游人。

资水上建有梯云桥和玉带桥,穿城而过的渠水之上建有七座桥,桥的建筑式样基本相似,用大块青石砌成,桥下弯曲似弓,桥面平整如砥,两端石级叠砌成缓缓斜坡,看上去小巧秀美,富有江南水乡特色。

其中兴龙、攀龙、骧龙、游龙和化龙五桥,相传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见他第十八个儿子朱在京城内寻畔闹事,胡作非为,就将他封为眠王,最后迁到武冈。朱王来到武冈后,见风景秀丽,美不胜收,就安下身来,大兴土木,修建王城,又引来渠水,让水贴城而流。作为王城屏障,有了水没有桥还不行,又在渠水上建桥五座。为了给桥取名,他费尽了心机,他想,这名字即要响亮,又能包含自己有朝一日能登上皇帝宝座的愿望,又不能被人识破,以免遭杀身之祸。他寝食不安,瞑思苦想,刚将第一座桥取名为“兴龙轿”,不料一病不起,呜呼哀哉了。这件事传到民间,人们引为笑谈。有人说,朱王是仗着他老子朱元璋才当上王来到武冈的,攀龙附凤,第二座桥就叫“攀龙桥”吧。有人说,朱王作为一个花花太岁,哪能当上皇帝呢,要想当皇帝,除非皇帝主动把皇位让给他,第三座桥应叫“让龙桥”才行。第四座桥原来有人称为“野龙桥”,因人们嫌“野”字太土太俗,故又将“野龙桥”的“野”字改为“游”字,称为“游龙桥”。朱王一死,他想当皇帝的野心如同南柯一梦,化为泡影,人们就将第五座桥称为“化龙桥”。后来,骂信迷信的封建统治者还真怕“五龙”飞走,变成真龙,就将“让龙桥”的“让”字改成“骧”字,又新修一城,把五龙牢牢围住,不让它们出城。优美的传说给优美的建筑艺术增添了迷人的魅力。

阅读 1.2万
分享到:
评论列表
絶綪&娚

不错嘛!呵呵

16年前

关注武冈人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