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看似普通又很平常,但在我家发生过一段不寻常的故事。
我出生在湘西南古城———武冈市一个很偏远的小山村,自然,村里没有一条好路走。村里唯一的那条通往外面世界的小马路,是乡亲们平常生产生活的主要通道。平时在晴天里还算好走,但一到雨天,整个道路泥泞不堪,加上过往的拖拉机重力一压,小马路顿时成了一个个小小积水潭,行人行走十分困难,滑来颠去,一不小心就会摔倒,让人叫苦不迭。故事就从我结婚后开始演泽。妻是在省道119线旁边的集镇上长大的,对山路的坎坷坑洼极少领教过。她一进我家当媳妇后,就一直对村里那条马路发牢骚和咒骂个不停,有时来了气还会骂出一句“上了你的当”的话来,那意思很明了,她后悔当初不该嫁到这个穷乡僻壤来。听着妻子的种种怨言,我只有默默承受着,心里既同情她,也觉得对不起她。好在后来进了县城生活后,妻子对那条又破又烂的村路咒骂声渐渐少了。
一次,乡下老家有事要回去,我便带着妻儿一同登上了开往乡下的公汽。车一出城后,我才知道乡里刚刚下过一场暴雨,许多地方都涨了水,我不禁为村里那条破烂不堪满是泥潭的小马路担忧起来。要命的是,妻子还穿着平日在水泥大街上踩得“格格”直响的高跟鞋,我的心立时揪得紧紧的。
果不其然,我们下车后,那条通往老家的村道还是那么破烂不堪,坑坑洼洼到处是泥浆。我偷偷看了妻子一眼,只见她一脸沮丧的样子,很快,她那许久未听到的咒骂这条烂马路的声音又叫了起来。更让人气恼的是,已八九岁的小儿子眼睛瞪着这条烂路时,翘着小嘴巴不肯走路,他担心脚上的漂亮小皮鞋被弄脏了。这一下急坏了我,我两手提着一大堆给老娘买的物品,带头先走几步后,然后回过头来,为妻儿鼓气往前走。
妻子只好拉着儿子的手勉强行走。开始,他们为防被摔着,还能牵着手并行,可是随着路上的坑洼越来越多,行走越来越艰难,妻子和儿子不得不分开行走。尤其是妻子,那双高跟鞋一踩进泥浆里,需要腿使劲提动几下才能拔出。我看了很为妻子着急,赶紧吩咐妻子小心点。哪知我话刚落,只听"哎哟"一声,妻子已摔倒在泥潭里了。刹时,妻子那漂亮的时装沾了一身泥浆。
"从没见过你家这边有这样一条鬼路!"妻子爬起来后,一边狠狠地踢掉自己的高跟鞋,一边凶声恶语地冲着我大发脾气,还将手上的脏泥没好气地甩在我裤子上。
"没见过我家这边的鬼路?那请问你是哪里人?"听了妻子无端的指责,我心中十分不满。
"我是高沙人(指她娘家),我们那边的路要比你们这边的路好一千倍!"妻子怒气冲冲地辩道。
"你是我们这边的媳妇,就属于我们这边的人,那怎么说成是我家这边的鬼路呢?"我紧咬字眼责备道。
"我就偏不属于你们这边的人!谁叫你们这个地方人穷路烂?"妻子说完,小声地抽泣起来,似乎为自己叫屈。
"就是的,妈妈那边的路好走多了,爸爸这边的路太坏了!"这时,天真无知的小儿子也帮妈妈的腔了,很显然,这条鬼路已激起了他母子俩的共愤。
面对妻子的哭泣和儿子的责难,我一时语塞,心里一阵难过。是啊,谁叫我生长在这一方穷乡僻壤里?谁叫生我养我的这方土地穷得修不出一条好走的路来?
"哎,都怪自己和乡亲们太穷了!"看着妻子和儿子深受委屈的样子,我在心里暗暗自责。
此事过后,妻子很少再回过乡下老家。没想到村里那条烂路,竟成了我家一种难以消去的痛。
改革开放春风吹,神州大地万象新。这些年来,祖国大地变化日新月异,特别是党的惠农政策更加深入人心,广大农村地区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农民的收入越来越得到提高。去年冬,听进城的乡亲说,老家那条烂路在交通部门和当地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村民们齐心协力,勤干苦干,将过去人人诅咒的烂路改变成了一条康庄平稳的水泥公路,摩托车、小轿车在路上已奔走如飞了。
听了乡下传来的好消息,我赶紧告诉了妻子和已读高中的儿子,他们听了都乐得咧嘴笑了。妻子还眉开眼笑地说:"太好了!我们这边的那条鬼路变坦途了,我一定要抽空回去看看。"
我舒心地笑了,是为妻子终于有了"家"的归属感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