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 记
出版这本诗集缘于2006年秋天,我先后收到两位网络诗人利子与北窗寄给我他们的诗集《午夜诗雨》和《快乐只有一种》,掩卷之余,感慨系之,随手还写下一首诗《2006年的秋天》。作为一位二十余年来缪斯的忠实信徒,我既为两位诗友的灵气所折服,亦为自己的惰性而羞愧。于是静下心来,将过去零零种种发表过的一些诗收录汇总,逐成此书。
出这本诗集,我并非要赶潮流,更不敢有哗众取宠之意。从心底而言,仅仅是为了对自己过去的作品有一个归集,聊以自慰罢了。人过四十,万事都看淡了,所谓官位、所谓名利、所谓金钱,这些不少人趋之若骛的东西,于我不过是人生旅程中的一道过眼云烟。人,过得充实、过得开心就行了。现今的我,饥可充食,衣可裹腹,钱亦基本够用,且身强体健,夫复何求?唯有诗歌,于我是一种缘份,亦是一种精神寄托,这种缘份和寄托,伴随了我20多个年头,20多年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曾经让我热血沸腾,也曾经让我感伤零涕,它让我的生命中多了一份思考,多了一份怀想,多了一份责任。诗,几乎成了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它让我的生命中多了许许多多意外的惊喜,也多了许许多多文学挚友。特别是这些挚友,在文学的小路上,我们一同耕耘,一同欢乐,一同悲伤,一同感受创作的艰辛,一同体验收获的喜悦,写作既是我们生活中的一种消遣,也是一种动力。在这些朋友中,无论是我尊敬的老师、我欣赏的诗友还是我在网上至今尚未晤面的笔友,因为文学,因为诗歌,因为一种共同的爱好和兴趣,我们互相走近,成为朋友,成为知已。是他们为我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色彩、更多美好的向往。为此,我要真诚地感谢诗歌,感谢所有在我的创作中曾给我帮助、给我指导、给我鼓励的老师和朋友们。
写诗,最初只是一种爱好,一种兴趣,一路走过去,慢慢地我便深陷下去了,爱好成了激情,兴趣成了责任,因此一发而不可收拾,正如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的:“不是爱艺术中的自己,而是爱自己心中的艺术。”但真正把诗当成一种责任和艺术,还是近年的事。也许是因为过去的一些影响,总有朋友向一些文艺活动推荐我的诗歌,如市“三八”妇女节、春节文艺晚会等等活动,我的诗便被作为一种朗诵艺术搬上了舞台,而且效果之好,完全出乎节目制作人以及我本人的预想之外。如:2005年我为第十五个助残日写的《妈妈,我渴望你温暖的怀抱》,在朗诵的过程中观众掌声一浪高过一浪,而后个个泪水涟涟。这着实令我从心底感到激动和欣慰。之后我写的《红军桥的故事》还参加了省作协红军长征七十周年诗歌朗诵会。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我再次感受到了诗歌的魅力所在和诗人的责任所在。因此,在日后的创作中,我更喜欢感悟和思考,我的诗则更关注民生民瘼,更关注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百姓的生存状况。
对于诗集,我不想絮言,我只期待通过它可以结识更多的朋友,通过它,也让更多的朋友了解我的诗。我更期待着,每一位读者能从我的诗中读出哪怕一点点诗意,一点点激情、一点点感动……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黄高远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