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母亲一个肾 儿子一条命
“163天!”10月23日,河南郑州大学二附医院的住院部呼吸科病房,32岁的张小国躺在病床上,久躺病床的他能清楚地说出今天是自己到河南住院的多少天了。他已渐渐地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总要计算着自己从医院进来的日子。在他脑子里,最想要的,就是早些回家。
张小国是武冈市邓家铺龙伏村人。之前,他一直和妻子在广东长安一家工厂工作。今年春节前,因身体不适,来到隆回县人民医院检查。检查发现,他双肾萎缩,失去功能,被诊断为尿毒症。一直身体很棒的他不愿意接受这样的结果,于是春节后来到广东,在深圳二人民医院进行确诊,但结果同先前一致。接着,于是回到东莞东华医院医治。
张小国家中上有父母、下有两个正在在读书的小孩。在东华医院住院期间,医生介绍,只有换肾脏才能根治,但整个手续费需要20万以上,这昂贵的医疗费用让原本就不是很宽裕的家陷入了深渊当中。为了给他治病,家人四处筹资金。 后来,他打听到在河南手术的话,费用可能会少一些。于是借了钱,在母亲肖来凤和妻子的陪同下,4月16日,来到河南郑州第七人民医院。因为一直没有肾源,并且就算是有肾源,费用也相当巨大,于是,家人在经过考虑后,他60的母亲决定给儿子捐肾治病。经过检查,肖来凤符合捐肾条件,5月30日,张小国的手术顺利进行。
手术之后,张小国的病情并不稳定。但庆幸的是,母亲康复良好,不久回到武冈家中。而张小国一直住院,9月份,张小国肺部发生感染,但医院一直没法查出原因,9月7日,被转到郑州大学附二医院,到目前为止,仍在继续治疗。
面对着病情和如天文般的医疗费用,张小国曾多次想放弃治疗,但是一想起给自己捐肾的母亲,他就鼓励自己,“我得活下去!”只是,“在外大半年,我好想回家”。
10月23日,她的母亲肖来凤介绍,捐肾后,自己身体一直良好。只是一直没心思吃饭。在家里,肖来凤和老伴带着两个孙子,每一天,老俩口盼望着儿子能早日康复,能早日回到这个家中。在她的心里,只要儿子好起来,这个家,就有希望。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黄高远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