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冈资讯 过大年

过大年

黄三丛 2016-02-04 21:28 10
陈碧秋点评:往日过年那个浓浓的味再也打捞不上了,只能在黄老师的文章中重温了!提前祝大年过年吉祥!

 

    “大人盼莳田,小孩望过年。”在昔日的农耕文明时代,这两个盼头让人们无比振奋。大人们肩负着养家糊口的重担,当然希望早日插下禾苗,赢来“秋收万担粮”的好年景,过上丰衣足食的好日子。小孩们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过大年才是最值得期盼的节点。那时候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一般人家手头拮据,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落后,一年到头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着那一亩三分地,收入十分微薄,生活水平自然高不到哪里去。因此,平时总是挤挤攒攒过日子,粗茶淡饭、红薯杂粮勉强果腹,粗布衣裳、缝缝补补将就蔽体。只有过年了,才可以大吃大喝,才可以穿新衣服。这一年一度的盛事,小孩当然最向往啦。

    我们那里乡下对付过年,简直有点全力以赴的架势。家里养了个把猪、几只鸡鸭,平时舍不得杀了吃,是特为过年准备的。等到进入腊月,大家就相继杀过年猪了。可是即使杀了猪,也舍不得大吃大喝,而是要放在炉挂上烘干了,熏得红彤彤、香喷喷的,单等过年时才享用。一般的还要打上十来榨(盒)豆腐,一两榨用来做血粑、腊豆干,其余都煎炸成油炮豆腐,装进倒瓮坛子里备用。腊月二十四祭了灶王爷后,年味越来越浓了,可还有很多的事要做,烤酒、熬糖、舂糍粑、杀阉鸡,忙得不可开交。

    别的地方据说过年时只在除夕夜吃团年饭,正月初一清早吃拜年饭。我们家乡习俗不同,仿佛盼了一年,累了一年,迫不及待了,除夕的头一天就开始过年了,让淘枯了的肚皮像干裂的田地得到雨水浇灌,因此过年第一餐准能大快朵颐。年饭在午餐进行,炖一块丰厚的腊肉和一些煎豆腐,切成手掌一样大小厚薄,炒一炒,拌上辣椒香葱等佐料,大蒸钵装盘上席,配菜只有连同肉炖的萝卜片,丰盛而简单。然后,一家人围桌而坐,大块吃肉,大杯喝酒、大碗吃饭起来。那炖得颤巍巍流油的肥肉块,啃一口一个对丫叉,两边腮帮流圳水。煎豆腐块炖成蜂窝一样,浸润着油水,绵软柔顺,落口消融。那时的人们不知道什么叫油腻,专拣肥肉块和豆腐吃,廋肉反而不受青睐。尽情享受着,那股香喷爽口、甘美滋润的感觉,叫人把一年的辛劳都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我们家乡除夕那一顿饭叫年关饭,在凌晨二三点到天亮前这一时段吃。旧时代,年头月尾了,穷人免不了有借债还不上的尴尬,想到外头去躲一躲;债主则想出门讨债,于是都尽量提早吃饭,各走各的路。新时代债务不多了,早早吃年关饭的习俗却沿袭下来。年关饭吃得讲究点,一般都要炖一块瘦肉多的肘子肉和煎豆腐,并且增加一两个菜品,鸡鸭鹅之类,尽其所有,毫不吝惜地操办。这是要早做准备的,头天晚上就把腊肘子洗净炖好,切片备用。因这一项,双牌夏家一带就有吃砧板肉的习俗。据说在他们的祖先时代,有一年到了年边三十,出门做生意的当家的还没回来,第一顿年饭没有吃,晚上当家娘炖烂肘子肉,摆上砧板切起来,还不见当家的回来。这时,扑鼻的肉香诱得饥肠辘辘儿女们实在耐不住了,当家娘只好同意大家抓砧板上的肉吃。好在正吃得欢,当家的赶回来了,阖家团圆,皆大欢喜。于是,为了铭记祖宗历尽艰辛的养育惠泽之恩,夏家人过年吃砧板肉常态化了。

    吃年关饭前,家家户户都要敬奉祖先,盛上大盘菜肴摆上供桌,焚香烧纸,敬请先人首先分享。敬过神灵,就要放爆竹,只听得左邻右舍、四村八落爆竹声声,响彻在夜空,在群山间久久回荡。在爆竹袅袅余音中,人们围在桌前,分享着美味佳肴,其乐融融。人们没有因昨天饱餐了一顿而食量有所减弱,食欲依然很好,何况是炖得烂熟的肘子肉和一年难得几回吃的鸡肉之类,吃饱了也不觉得腻。

    吃年关饭时可不能开门,提防外人进来,据说外人进来踩破 “年关”,有不吉利之嫌。饭后,有的大人还要给牛喂一碗年关饭,外加几块肉,一来感谢它一年的辛劳,二来激励它来年再接再厉。也有给桃李等果树过年的,在树干上砍个丫口,把饭团和肉块塞进去,企盼来年多结果子。

大年初一也是要天亮前就吃饭的。开张第一天,图的是大吉大利,因此有更多的讲究,煮饭时要掺点糯米,煮的饭柔和袅润,主一年顺心遂意。放水时要谨慎,放得太多煮稀糊了,放少了煮成夹心饭,都不吉利。菜品更要突出“吉祥”的要义,扣肉寓意团圆;鱼表示年年有余,并且要是有鳞(能)有翅(志)的鲤鱼或草鱼,找不到鱼摆个木鱼也好;牛肉是雄健壮硕、牛气冲天的象征;羊肉主三阳开泰之兆……总之都有文化韵味。饭前照例要敬奉神灵,祈求人寿年丰,国泰民安,然后,放爆竹,显得肃穆庄重,热闹喜庆。

    吃了饭,年轻人和小孩子们穿上新衣服,欢天喜地去出行,成群结队到各家各户去拜年,恭贺新春,献上祝福,喝热茶,抽香烟,讨烧饼。有的人家摆几个碟子,盛上糖果和血粑、豆干、瘦肉等精致的腊菜,温好甜酒、烧酒,招待前来拜年的客人。整个村子到处欢歌笑语,一片祥和融洽的气氛。

    如今,随着物质生活越来越优裕,天天像过年一样,然而当年那浓浓的年味已经打捞不上了,留给人们对只有淡淡的乡愁。

                      (原载2016年2月3日《邵阳日报.爱莲池》)

 

阅读 1.3万
分享到:
评论列表

流水通波

浓浓的年味,忧忧的乡情,无论身处何地都永远忘记不了。

648年前

黄生楚

黄老师,给您拜年了。

1118年前

yangliu

武冈过年的习俗大同小异。给黄老师拜年了。

1068年前

大执无觉

小时候每次过年前太兴奋了,三十、初一总睡不下、过完年后又十分失落与惆怅,又过了一年了!

948年前

老姚

怀念这种味道,自毕业出来,今年是在外过年的第14个年头了。

778年前

蛤蟆

生活是越来越好了,过年的节目也更丰富了,可年味却越来越淡了。

1018年前

言宋

浓浓的年味!问好老师,祝老师新年好!

898年前

墨客魂

我昨日刚看了一篇同样题材的文,表达的主题都差不多,都是你们老一辈的人在回忆过去过年热闹的场面。当然,我也在回忆儿时过年的味道。问好黄老师,提前祝老师新春快乐!

978年前

青丝

黄老师的文章让我想念以前的春节,那时人情浓厚,年味十足。

1058年前

安心观人

好文!勾起了尘封已久的记忆。。。。。。。

1248年前

发表评论

已输入0/200 个字!

关注武冈人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