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冈文学 小木桥

小木桥

于一元 2014-06-14 10:26 5

山民们把你当做

一条吱呀吱呀的扁担

任日子一肩挑起

两个村子两个故事

然后哼一路山歌

走  南  闯  北

 

两个村庄如同两只箩筐

风的语言雨的语言

装进去又漏出来

趁山月在一只箩筐梦入非非

于是太阳从另一箩筐

昂起血红的头颅

后来季节伸了腰杆

夏雷和冬雷

都打了一次响亮喷嚏

山风因此成了一张走脚报信

的请柬

小木桥因此成了一串醉醺醺

的鞭炮

箩筐里走出两个

开花结果的人

一个是新郎

一个是新娘

原载《诗刊》1989年第10期

 

附新闻稿子一件:

诗人于一元和他的侗乡情
○本报记者  顾业才

记得1988年,于一元给我寄来一部分诗歌作品,当时我在凯里市文联编《香炉山》杂志。读他的作品,似乎徜徉于一条林荫道上,感到很轻松。这种轻松,缘于他作品的灵气和走向。于是,在给他的回信中,我欣然断言:“以后黔东南诗坛是于一元和陈亮的。”

那之后,我对于一元特别关注,他的名字和他的作品,时常在省内刊物登场,在全国专业性报刊频频出现。至今,他已在全国公开刊物发表作品近五百余首(篇)。1991年和1997年,分别获贵州省文学创作奖,1995年获黔东南州人民政府文艺奖,其它,尚在全国性各类文学大赛中多次获奖。他的诗集《草叶上的鸟声》、《爱的方舟》先后由贵州人民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列入计划出版。2000年11月,黔东南州文联专门召开了“于一元作品研讨会”,来自省州三十余名作家、诗人、评论家参加了会议。

正因为如此,使他这位身处偏远地区的诗人成为:世界华文诗人协会会员、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省青年诗人协会理事、黔东南州文联委员、黔东南作家协会理事、黎平县政协常委、黎平县文联主席。

作家、评论家潘年英评论于一元是“现在乡村歌手”,评论家万登评论于一元是黔东南年轻诗坛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我想,这些是缘于诗人于一元的作品和人品,更缘于他那种纯正、执著、浓烈的侗乡情。

于一元和侗乡孩子的情

于一元原是湖南武冈县的一名公办教师,1985年8月,为支援这边穷地区的教育事业来到黎平。当时,黎平县教育局欲安排他在县城关中学任教,而他却要求到离县城六十余公里的洪州中学任教,说是在乡下更能展现自己。由于他严谨治教的精神,他来黎平的第   学年,就被县人民政府授予“教书育人”的先进称号。1987年,于一元考上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应脱产进修深造,但他想到:倘若他去进修了,他所教的两个毕业班,就面临着缺乏老师上课。于是他毅然放弃脱产进修,从电大将教材领回单位,一边抽空自学,一边努力工作,不要学校分文报酬,硬是将这些侗家山里孩们,送出秋天的地平线。

于一元在黎平一中教学期间,当时黎平一中设有尖子班、普通班、民族班。作为一个不懂侗民族语言的教师于一元,偏偏选择民族班作为自己的开垦地。他说,民族班就如同一片处女地,与这些侗孩们结识在一起,就好像和一种真实的民风、民俗、民情水乳交融,要想使这块处女地长出真实的芽、真实的果来,就要靠自己付出真实的情感。

也许正是因为于一元对侗乡孩子付出真情,使得他创作了大量的校园诗,如《水在教室的稻田流动》、《教师的舞蹈》、《迟到的鱼》、《孩子,你得赶快回家》等。“我是一条鱼/一条幸福的鱼/我拥有孩子们/如同拥有一方水域/孩子们蚯蚓般的脚印/是水中的浪花/孩子们叶子般的作业本/是水中美丽的水草……”这些不正是于一元与侗乡孩子的水乳交融、情真意切的真实写照么?

于一元和侗乡文化的情

说到黎平文学的推动和发展,文学工作者都说于一元酷爱侗乡文化,孜孜追求、 满腔热血分不开。

1986年,他与几个文学爱好者,陈德胜、欧邦兴等创办“青石榴”诗社,创办的《青石榴》诗刊,在黎平文坛激起了浪花。1988年,于一元组织成立了“南国诗会黎平分会”(后更名为“黎平诗歌协会”),有七十余名文学爱好者入了会。这些会员,之后陆续在全国各大报刊发表作品,抒发对本民族这块土地的热爱,讴歌侗乡人民的勤劳、善良、淳朴。1992年,于一元创办了《文学星空报》,文化与企业联谊,将文化推向市场。这张报纸曾与桂花台茶厂联合举办全国“绿茶杯”文学大奖赛,既推出了黎平的文化,又推出了黎平的企业产品。在《文学星空报》这块绿地,孕育了一批活跃的文学新秀和一批文学作品,黎平逐渐形成了创作群。农民作家石新民近期出版的长篇纪实小说《太阳石》,那时就开始在这份刊物上孕育。1996年,在黎平县委、政府的支持下,于一元创办了《黎平报》,给黎平的经济、文化、旅游的宣传,带来了新的面貌和新的活力。1998年,于一元任黎平县教育局副局长,在教育局工作期间,为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于一元创办了《黎平教育报》,为广大教师发表教学论文和文艺作品提供了前沿阵地。

于一元与侗乡土地的情

据于一元说,他来黎平不能不说是一种缘份。1985年他本想与几个同学去海南的,后来因为他父亲来黎平任教,他便随父前来了。于一元踏入侗乡,就迷上了这一方土地,就像饥饿的孩子扑进绿色的面包。他说,是这块土地给他以创作的灵感和创作的生命,他的第一首诗歌就是《走进大山》。从事教育工作期间,他利用节假日,时常去学生家家访:一是了解学生的家境情况,二是深入了解侗乡的民族风情和文化底蕴。正因为如此,于一元创作了两百余首反映侗乡生活的作品,诸如《侗乡传说》、《吊脚楼》、《风雨桥》、《走进侗乡》、《山娃子的芦笛》等。见到老农,他说:“把一双写满风雨的手/深入季节的里层/直至每一个指头/很有规矩地 站成/一排农历”;见到山路,他说:“儿子出世时/正赶上老杜的那场春雨/因此长得格外喜人/从小爬在山路上/听蓝蓝的风蓝蓝的雨/两只小手 时常拾到一些/发亮的故事”;见到侗家妹子,他说:“从此  侗家妹子/每一片叶子都有露珠/不需要门票不需要通行证/山外男人就游进了公园”……这些清新、自然的诗行,铿锵有力,落地如金,无不渗透着诗人于一元对侗乡的拳拳之情!

如今,于一元身为县文联主席,我问他怎样处理好创作与工作的关系,他说:“身为文联主席,不能埋头抓自己的创作,更重要的是带动和培养一批文学新秀,因为孤树不成林,万紫千红才是春。”

末了,我又问他,随着经济大潮的冲击,许多作家辍笔从商了,你以后是否另有选择呢?他说:“诗歌是我的盐巴,是我生命的一部分,侗乡这块土地给了我创作的源泉,我有什么理由见异思迁?我有什么理由停止歌唱呢?”

这时,我笑了,我为黔东南有这样一位诗人而感到无比的欣慰和自豪!

原载《黔东南日报》第4330期  2002年7月13日

阅读 9584
分享到:
评论列表

墨客魂

反复读来,回味无穷!

229年前

乡巴佬

好诗,好诗,从诗中看到了别具一格的山村风景!

169年前

言宋

乡野清新的风吹过来,神清心爽!

119年前

三十度仰望

两个村庄如同两只箩筐
风的语言雨的语言
装进去又漏出来
趁山月在一只箩筐梦入非非
于是太阳从另一箩筐
昂起血红的头颅 -----好诗,好美,好形象。

229年前

兵子驼

顶,写得太好了。顶了,再看一下。

209年前

发表评论

已输入0/200 个字!

关注武冈人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