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塘冲的蒋家,在武冈水西门这一带,是老辈人嘴里有名的道法世家。清朝末年,当家的蒋师父,道法高深,心肠也热,四乡八邻的红白喜事、驱邪镇煞,都离不了他。
话说有一年,邻村一大户人家做“白喜事”法会,祈求家族兴旺。这东家讲究排场,心里又不踏实,竟同时请了两班人马:一班是蒋师父带领的葫塘冲蒋家团队,另一班是名声也不小的外地师父。
到了法会正日,蒋师父因途中帮人处理一桩急事,耽搁了些时辰。那东家等得心焦,又见另一班师父已准备妥当,说了几句“时辰不等人”的客气话,竟要将蒋师父他们辞退不用。
跟去的蒋家子弟个个面有愠色,蒋师父却只是捋了捋长须,神色平静。他对着东家和满堂宾客,拱了拱手,说道:“主家既已另请高明,我等不便强留。只是修行一场,临别之际,献上几段小术,权当为法会添个彩头吧。”
说罢,他命弟子取来一只日常筛米的竹筛,又端来一盆清水。众目睽睽之下,蒋师父将双脚放入盆中,沾湿之后,竟抬起脚,直接在那干爽的米筛上来回搓洗。更奇的是,那清水竟顺着筛眼滴滴答答落下,而他的双脚,片刻间便干干净净,如同毛巾擦过一般,米筛却丝毫未湿。众人看得目瞪口呆,还未及喝彩,蒋师父又走向院角那盘无人使用的石磨。他并未伸手,只遥遥一指,口中念念有词,那沉重的石磨竟“咕噜咕噜”自行转动起来,仿佛有无形之手在推动。紧接着,他抓起一把给亡人用的纸钱,迎风一撒,碎片纷飞之中,竟化作千百只金色的蜜蜂,“嗡嗡”作响,在庭院中盘旋数圈后,方才消散于无形。
这一手“米筛洗脚”、“自动推磨”、“碎纸化蜂”,镇住了在场所有人。那东家回过神来,满脸悔意,想要挽留,蒋师父却已率领弟子,转身飘然离去。
回到葫塘冲,蒋师父便将族中子弟召集到老堂屋前。他面色凝重,告诫后人:“道法本为济世,若被轻贱,不修也罢。从今日起,蒋家子弟,可习武强身,可读书明理,但这道术传承,就此而止。” 随后,他说出了一件更紧要的事:他早已观气察形,看出这葫塘冲三个院子的范围之内,潜藏着一股凶煞之气,长久必生祸患。为此,他已在关键方位埋下了镇煞的法器,将这股煞气化解、镇住。
最后,他抬头望向老堂屋那幽暗的梁柱之间,缓声道:“还有那‘不安静’的阴司,我已设法擒住,封于一枚鸡蛋之中,置于神龛之上。尔等切记,老堂屋乃镇煞之核心,务必保全,香火不断,可保一方平安。”
蒋家后人遵从祖训,果然不再学道。那老堂屋也一直保存着,神龛上的那枚鸡蛋,成了家族中口耳相传的秘密,无人敢去触碰。
时光荏苒,转眼到了公元1998年。蒋家老堂屋历经百年风雨,已显破败,族中商议后,决定拆旧翻新。动工那日,众人小心翼翼地将神龛上的祖宗牌位请下,果然在隐秘处发现了那枚祖上传说的鸡蛋。鸡蛋上落满了灰尘,却似乎完好无损。一位年轻后生好奇,伸手去取,不料手一滑,鸡蛋“啪嗒”一声掉在地上,摔得粉碎。
更令人脊背发凉的是,那流出的蛋清蛋黄,竟然色泽鲜亮,仿佛刚刚从鸡窝里取出的一般,毫无百年陈腐之象。一股难以言喻的寒意,瞬间掠过在场每个人的心头。
老人们记起了祖训,连连叹息。而那枚被打碎的新鲜鸡蛋,也成了葫塘冲蒋家道法传说中,最神秘、也最让人唏嘘的结尾。自此,这个故事便在万全村一带代代流传,提醒着后人,对未知的古老传承,需存一份敬畏之心。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jwj zj2126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