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武冈 | 张氏宗祠修缮工程隆重开工
——阅尽沧桑今犹在,整体修葺续传奇一一欲寒放梅,腊将舒柳,值此仲冬时节,我们怀着对祖宗的敬仰,带着几代人的夙愿,汇聚王城福地—武冈古城。于2022年12月2日,农历十一月初九日,适逢良辰吉日,隆重举行武冈张氏宗祠修缮开工典礼。一一瞻仰古祠,已有一百六十年的历史。岁月的无情和风雨的侵蚀,祠堂年久失修,如今已满目苍夷、摇摇欲坠,像“百岁老人”被各种“疾病"困扰着,危在旦夕。一一在以民远公房心海、立忠、仕洪等长辈为首的“修缮宗祠理事会"的号召与领导下,在武冈地域的再旺公房、鑑公房、永华公房、子富公房、必源公房、友贵公房等踊跃参与下,在全体武冈张氏宗亲们的齐心协力下,终于迎来了今天的开工庆典。 张氏宗祠位于湖南省武冈市历史文化街区—西直街,是湘西南地区具有典型特色的清代建筑,最开始建造的年代已不可考据,据传为张氏后裔于明朝中期在始迁祖明初落籍地武冈州城进德坊(茅坪里)始建。张氏家族通过几百年的繁衍生息,由小门小户逐渐壮大,通过科举求仕为业,文化兴盛,科甲蝉联,贤哲君子辈出,仅明清两代就出有文武举人、贡生、监生、增生、秀才达数百人,这些人入仕后,供职于全国各地,上到将军、参政,下至七品州判、教谕,遍布于军队、司法、文化、教育、水利、税务等的文官武将、学仕、教授、乡饮介宾更是累不胜数。家族兴盛后,在清道光癸巳年(1833年)于原址置地扩建,清咸丰己未年(1859年)太平天国运动被毁,清同治改元壬戌年(1862年)重建,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被征用为黄埔军校第二分校校址,新中国的1966年,张氏宗祠被改建为国营棉织厂,1994年,国营棉织厂倒闭闲置至今。现存地面建筑迄今已有160年历史,2012年1月,湖南省武冈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文物保护单位。 张氏宗祠文物本体保护修缮工程是武冈市文物保护重点工程之一。武冈张氏宗祠修缮工程项目正式开工,得到了武冈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武冈市文广新局、科工信局、辕门口街道办事处、原棉织厂等相关领导分别讲话致词,宗亲代表与社会贤达参加了开工仪式。 本工程将依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屋面、室内木构件、天井、地面、墙面、彩绘、塑雕等进行还原,最大限度恢复具有湘西南特色的历史建筑原貌。该项目由湖南华庭古建筑文物工程有限公司武冈分公司实施,工期180天。 张氏宗祠是武冈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家”“国”文化,张氏宗祠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将丰富武冈市社会历史文化滋养,对弘扬武冈市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下一步将把张氏宗祠打造成传统文化、文旅融合、文化交流的“武冈文化客厅”。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武冈张氏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