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梁月

315作品200.81万累计阅读1053照片2327评论3.91万获赞
都梁月2008/10/17 17:53:00
人活世上,有三亲六眷,有九朋十友。日常相处,难免摩擦而生仇隙---一处此境,便昏昏然红了眼睛,大动干戈,不计后果。什么情啊义啊,统统抛置脑后。于是惨剧迭起,骇人心魄。作者此文昭示的宽容与大度,令人叹服。若人有此种心境,我们的家乡将会更加美好与美丽!
悼念
都梁月2008/10/17 17:36:00
黄侃先生横空出世,是一座国学昆仑,是一代英才,然而英年早逝,离世时年仅50岁!
黄侃先生趣事黄侃先生趣事
都梁月2008/10/17 17:34:00
上联典出于“孔子读易,韦编三绝”,意思是说黄侃勤奋好学,刚五十岁就读了许多书,下联典出于“东汉蔡邕题曹娥碑:黄绢幼妇,外孙 ”,意思是希望黄写出绝妙的著作。
  不料,黄侃接到老师送的联语后,见其中含有“绝”、“命”二字,心中不快,以为不祥之兆。同年10月8日,黄侃因饮酒过量而死,一肚子学问也带进了棺材。章太炎因联语成谶语,悔痛不已。
  正是凭着踏实的学风和精深的学识,黄侃颇受同时代学人推崇,就连曾一度同黄侃关系颇不融洽的钱玄同也极服膺其学问,在其去世不久,特地撰写挽联一首,以示惋惜痛悼之情:
 
黄侃先生趣事黄侃先生趣事
都梁月2008/10/17 17:30:00
黄侃曾在自己所藏书目册上曾写下这样一首诗:
  
  “稚圭应记为佣日,昭裔难忘发愤时。
  十载才收三万卷,何年方免借书痴。”
  
  可见黄侃实在是一个可爱可敬的“书痴”。
  黄侃在学术上颇有成就,但慎于著述。其师章太炎曾告诫他说:“人轻著书,妄也;子重著书,吝也。妄,不智;吝,不仁。”黄侃终不肯轻应师命而为,逊之以“年五十,当著纸笔矣。”
  1935年3月23日,黄侃五十岁生日,章太炎送他一副寿联:
  
  “韦编三绝今知命,黄绢初裁好著书。”
  
  上联典出于“孔子读易,韦编三绝”
黄侃先生趣事黄侃先生趣事
都梁月2008/10/17 17:27:00
有一天,黄侃不巧碰见国民党元老戴季陶。戴问他:“近来有什么著作?”
黄回答:“我正在编《漆黑文选》,你那篇大作已被编进去了。”黄侃最擅长教《昭明文选》,这里的“漆黑”是由“昭明”反意而来,意指戴平日为人做事不够光明磊落,讽刺意味十分明显。
  戴季陶当场被奚落,十分尴尬,又无可奈何。
黄侃先生趣事黄侃先生趣事
都梁月2008/10/17 17:26:00
谁知道进大礼堂一看,一只活生生的猪,被紧缚在手术架上,肚破膛开。这位院长因所学的洋玩意儿不到家,手忙脚乱,却始终找不到猪卵巢的部位。阉猪变成了宰猪,旁观者笑成一片。黄侃看在眼里,笑在心上。回到课堂上,他即兴填了一首词:
  
  “大好时光,莘莘学子,结伴来都。佳迅竟传,海报贴出;明朝院长表现阉猪。农家二彘牵其一,捆缚按倒阶除。
  瞧院长,卷袖操刀,试试功夫。渺渺卵巢知何处?望左边不见,在右边乎?白刃再下,怎奈它一命呜呼?看起来,这博士,不如生屠。”
  
  这阕词嬉笑怒骂,滑稽至极。全校争
黄侃先生趣事黄侃先生趣事
都梁月2008/10/17 17:24:00
黄侃在中央大学任教时,同时也在金陵大学兼课,每周六小时。金大农学院长某君,刚从美国获农学博士头衔归来,炫耀不可一世。有一天,他忽来雅兴,宣布在大礼堂公开表演“新法阉猪”。海报张贴出来,大肆宣扬,轰动全校。
  到那天,前去围观的学生特别多。黄侃碰巧那天也有课,他走进教室,发现只剩下稀稀拉拉几个人,知道学生都被“洋博士”吸引去了,便说:“今天上座不佳,大家是不是去凑一下热闹?”剩下的同学欣喜万分,都高兴得要往外走。黄侃平生对“假洋鬼子”教授素来瞧不起,这回“新法阉猪”的宣传,使他也起了怀疑,便道:
黄侃先生趣事黄侃先生趣事
都梁月2008/10/17 17:17:00
当时有个大三女生黄菊英,与黄侃的大女儿同级,假日常到他家里来玩,以父师之礼事黄侃,黄侃对她也很好。两人日久生情,终于传出“二黄师生恋”的艳话。但是,黄菊英的家庭比较守旧,根据“同姓不婚”的习俗,他们难能结为连理。黄侃为表示对黄菊英的情意,就填了《采桑子》一词,送给黄菊英,云:
  
  “今生未必重相见,遥计他生,谁信他生?缥缈缠绵一种情。
  当时留恋成何济?知有飘零,毕竟飘零,便是飘零也感情。”
  
  手捧这么煽情缠绵的佳句,试问天下有几个女子会不动心呢?黄菊英看后,大为感动,毅然决定脱
黄侃先生趣事黄侃先生趣事
都梁月2008/10/17 17:12:00
黄侃讲授《说文解字》,学生都觉得晦涩难懂。因此,每次期末考试时,都有学生不及格。后来,有学生上他的课时,就投其所好,凑钱办了一桌酒席,请黄侃赴宴,黄侃欣然前往。这一招果然立竿见影,期末考试时,学生全部及格。校长蔡元培知道这件事后,责问他为何违反校规,吃学生的请。黄理直气壮却说:“他们这些学生还知道尊师重道,所以我不想为难他们。”
  就是凭着这股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和“好酒好菜,放马过来”的精神,黄侃成为一名地地道道的美食家。川菜、鲁菜、粤菜、闽菜、苏菜、苏州船菜、回回菜、湘菜、东洋菜、法国
黄侃先生趣事黄侃先生趣事
都梁月2008/10/17 17:11:00
黄侃重口腹之欲,后来身为人师,黄侃也没能改掉这个“馋嘴”的毛病,并且毫不理会学校的规定,经常变换借口要他学生替自己“买单”。学生们慢慢摸透了黄的脾气,知道在黄侃老师这里,“有菜一切好说,无酒寸步难行。”黄侃讲课时,有一个习惯,每每讲到紧要之处就戛然而止,对学生说:“这里有个秘密,专靠北大这几百块大洋的薪水,我还不能讲,你们要我讲,得另外请我吃饭。”
  有一天,有个学生在同和居请客,碰巧看见黄侃也在隔壁房间请客,他赶紧过去向老师问好。不料,黄侃对他批评起来,直到这个学生请的客人都到齐了,还不让他
黄侃先生趣事黄侃先生趣事
Ta的简介

入驻时间:2007-06-26

武冈乡镇:辕门口

现在城市:桂林市

毕业学校:

会员简介:

关注武冈人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