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梁月

315作品200.81万累计阅读1053照片2327评论3.91万获赞
都梁月2008/11/30 18:30:00
《旧时相识写给你》,一腔真情诉往昔。有緣无緣前生定,留取浓情浇此生。“木石前盟”终成灰,三生石下自由人。前事已随岁月去,万紫千红总芳菲!感谢姚遥,沉寂多时,重挥锦笔,一诉情怀,令人动容!
旧时相识
都梁月2008/11/30 12:51:00
江忠源曾作诗一首,警告为富之人,切不可坏事做绝,逼民造反:
  哀此贫氓力耕种,年丰仅足偿什一。
  今年不复望有年,坐令沟壑填白骨。
  但见富人百无忧,谁怜贫者为饥出?
  贫人一旦为饥驱,富人岂得安其室?
  忧国爱民之心,跃然纸上,绝非如某些人所说,江忠源只是嗅出了农民反抗的信息。
宋时武冈军之民风
9
都梁月2008/11/30 12:51:00
江忠源是一个有多重性格的人,虽一直活跃在镇压农民起义的第一线,铁腕无情,但长期处穷乡僻壤,屡见新宁县百姓因饥谨而从叛,又亲历浙江大荒,江忠源深知百姓疾苦,竟存有百姓造反,情有可原的“大逆不道”想法。江忠源尤其痛恨为富不仁之徒,以为正是这些人把穷人逼上梁山。
宋时武冈军之民风
都梁月2008/11/30 12:47:00
但不幸的是他遇到了极可怕的对手江忠源,江忠源率江家子弟兵百人,实施“斩首战术”,避开声势浩大的雷军主力,直捣雷再浩的老巢,仅一战就抓住雷再浩xx。一场规模浩大的叛乱,被江忠源以雷霆之势迅速平定,本该旷日持久的平叛战争,在一夜之间结束,对社会的破坏降到了最低。江忠源初出茅庐,其用兵奇略就高明到令人可怕!
宋时武冈军之民风
都梁月2008/11/30 12:43:00
十年过后,新宁蓝正樽余党蠢蠢欲动,赋闲在家的江忠源注意到了这一股汹涌的暗流,他极度轻视清朝政府军的战斗力,于是暗地里以兵法部勒乡中子弟,为即将到来的动乱做准备。道光二十七年,雷再浩率蓝正樽余部,与广西的三合会组织取得联系,发动规模庞大的起义,雷再浩起义的规模远胜蓝正樽,从者数万,分兵进攻广西全州,湖南道州、广西浔州、郁林州一带天地会纷纷拈香拜会,预备响应,清廷震动。
宋时武冈军之民风
都梁月2008/11/30 12:43:00
到江忠源的时代,村民械斗已成家常便饭,任意在新宁农村挑选一个壮汉,都是身经百战九死一生的精悍老兵。江家是新宁大族,自然处于斗争的最前线,故江氏兄弟虽是读书人,却个个弓马娴熟、武艺高强。道光十六年(一八三六年),瑶民蓝正樽发动起义,波及新宁、武岗等地区,这时候江忠源还是未中举的秀才,没有机会发挥,但蓝正樽引发的骚乱和破坏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宋时武冈军之民风
都梁月2008/11/30 12:39:00
清廷在两广大肆撤防裁军,许多只会当兵的老兵油子无法谋生,只好混入三合会组织,做“山贼这份很有前途的职业”,职业军人加入组织,三合会叛乱声势大盛。“遣散之勇,半系无业游民,流入广西,剽掠为生,从此盗风愈炽⑤”。坐镇广东的总督徐广缙不但不支援自己有管辖职责的广西,反而依仗兵精粮足,以邻为壑,把游民和三合会乱党都驱赶入桂,广西三合会气焰更张。
宋时武冈军之民风
都梁月2008/11/30 12:37:00
清廷自述“广西山多田少,地皆涝确,物产甚稀。居民谋生无计,十室九空,冻馁难堪,盗心易动”④。李秀成自述其“家中之苦,度日不能,度月格(更)难”。在生活的重压下挣扎的广西人,喊出“在家做饥民,不如出外做流民”的呼声,然后他们又从流民变成三合会起义部队。
宋时武冈军之民风
都梁月2008/11/30 12:37:00
不光光土地稀少,铜钱也在贬值,清朝前期一两银子折合一千钱,到了太平天国运动前夕,在广西出现一两银子换二千二百文钱的惊人局面。银贵钱贱,商业陷入混乱,商人纷纷破产,“向之商贾,今变而为穷民;向之小贩,今变而为乞丐”③,农工商一齐崩坏,广西人都快活不下去了。
宋时武冈军之民风
6
都梁月2008/11/30 12:36:00
广西的土地问题由于移民潮,在全国显得格外突出,据崔之清先生的考据,一八五一年时,全国人口四亿三千万,广西人口约七百八十万,但全国人均土地只有一点七亩,而广西竟然仅一点一亩。中国最称盛世的唐贞观年间,每人能分到永业田二十亩,口分八十田亩,相比之下,清道咸年间的农民真可谓无立锥之地。
宋时武冈军之民风
6
Ta的简介

入驻时间:2007-06-26

武冈乡镇:辕门口

现在城市:桂林市

毕业学校:

会员简介:

关注武冈人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