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素者

40作品17.09万累计阅读50照片295评论729获赞
俗素者2022/5/4 14:22:28
杨老师的一篇贴近生活,乡土气息浓的作品,让人回忆起上世纪那年代手工制棉被的情景,妙呀!
又见当年“棉花匠”(散文)又见当年“棉花匠”(散文)
7
俗素者2022/5/3 18:50:17
作者茌文中已点出了本文的中心思想,人们在想王狗坨病死拘留所是否有点意外乎?
内鬼和线人(文艺作品,请别对号入座)内鬼和线人(文艺作品,请别对号入座)
1
俗素者2022/5/3 17:02:25
牢记历史,不忘英烈,传承红色基因。
在武冈邓家铺牺牲的英雄邓波,不应该被遗忘在武冈邓家铺牺牲的英雄邓波,不应该被遗忘
俗素者2022/5/3 6:21:19
老柴实则是一个老实巴交、工作踏实的人,现正需要这样的人才好。 文教办一一学区一一联校一一中心学校,名称随时代的前进,一个管理机构的名称而随时更改,如果不是任职老师,哪个晓得是一个什么单位,特别是后两个称呼,“联校”和"中心学校”,令人费解。 这让我想起邓家铺镇把潭头村、瓜界村和柴山村这三个村合做一个村就叫“三和村”,简直是连小学都未上完
老柴老柴
俗素者2022/5/2 23:50:46
改龄人没有错,但是恢复高考后,也许有近二十年的恶性循环,不过,现在复读生也有,人数极少,复读的年限也短,其中复读两年的又是少中之少。 王老师把当时改龄人复读的实情叙述得淋漓尽致,十分贴真!
话说当年改龄人话说当年改龄人
1
俗素者2022/5/2 23:14:03
王老师道出了老师们的心声。 只有尊师重教时,正值国家兴盛时。
困惑困惑
俗素者2022/4/29 22:35:52
感谢杨老师和王老师的点评与关注
父亲和母亲
俗素者2022/4/29 11:41:06
穿制服的人,有他们威武阳光的一面,但还有不穿制服的人看不到的压力、惊险等。 能穿上制服可以,不穿制服也行,行行需要人才,看机遇,看天时地利。有时也有不随长辈的所期盼的事情,儿孙自有儿孙福,一切随缘才不会感到失望。 我也希望作者的希望成为砚实!
很想培养一个穿制服的人很想培养一个穿制服的人
俗素者2022/4/29 7:59:29
感谢唐老师、杨老师的点评与鼓励,在武冈人网的支持、关心下,自己才有勇气,凭着自已浅薄的知识把自已所见所闻所经历的东西写出来,发到武冈人网里。 现在除了写点东西外,阅读仍旧是主要的,武冈人网的作品必读不可缺,一篇好作品,自已羡慕不已,甚至会看三四遍。
公汽之说
俗素者2022/4/28 21:29:24
以树喻人,道出人生旅途的艰辛。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在。只愿千里马常有,百乐也常有,人生更完美,人世间更精彩!
致敬“伯乐树”(散文)致敬“伯乐树”(散文)
Ta的简介

入驻时间:2019-12-10

武冈乡镇:未填

现在城市:未填区域

毕业学校:

会员简介:

关注武冈人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