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冈资讯 有“知”者“无畏”

有“知”者“无畏”

红楼一痴 2022-07-03 20:22 1
都梁月点评:人有三畏,为何一畏不存?

有“知”者“无畏”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这话老夫子说得再明白不过了,君子有三件敬畏的事情,敬畏天命,敬畏地位高的贵人,敬畏圣人之言;小人不懂得天命,因而不敬畏、不尊重地位高的人,轻侮圣人之言。

君子当然是有智慧的人,他们心存敬畏,树立起道德的旗帜,行为世范。而“无知者无畏”,或言“无知者勇”,什么都不知道的人,没有识见,缺乏阅历,坐井观天,夜郎自大,他们“无畏”而“勇”,世人或许可以原谅,毕竟初生牛犊还不怕虎呢。

           但是有“知”者亦“无畏”,就当慎之又慎了。

庄子认为“知”有小、大之分,称“小知”不及“大知”。有“大知”者,是为“圣人”也。圣人自然具备敬畏之心,畏天命、崇尚自然规律,达到“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地。这种高境界之人,尚且有“畏”。老聃、孔丘、庄子、列子等人,都是心存敬畏,且严格自律之人。

“小知”之人有畏者不多。这类人在俗世中,常常是手握权柄或者重金者,他们信奉权力与金钱。他们要么混迹官场,名正言顺地成为一方“诸侯”,要么混迹商场,官商勾结,称霸一方,成为地方豪强。权力、金钱与美色是最能考验人性的,是检验人性的试金石。有些地方官,做派很像个“官”,甚至装得很像“公仆”,台上台下却判若云泥。

且看近日落马的江苏镇江市副市长潘早云的嘴脸。在2016年担任扬中市委书记时,潘早云曾用四句话对全市领导干部再提醒、再警醒: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要始终保持初心不改、信念不怠;权力是把双刃剑,要始终秉公用权、干出一番无愧于心的事业;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要始终珍惜这份信任、守好拒腐防变的底线;严管、早管才是真爱,要始终带出清风正气、管出海晏河清。而结果是严重违规规纪触犯法律,丢掉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底线,给国家与人民带来了巨大损失。

潘早云还算不上“大老虎”,从行政级别上讲最多是个“中虎”,他担任领导几十年,难道不懂得触犯国法党纪的严重后果?为什么面对权力、金钱与美色的时候也肆无忌惮,“大无畏”起来?我想,这些人主要是放弃了自己的信仰与底线,彻底毁掉了“三观”,是自甘堕落走向灭亡的表现。

1939年7月,刘少奇同志在延安马列主义学院讲党课,后整理发表名为《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刘少奇指出,共产党员既然“要担负历史上空前未有的改造世界的‘大任’”,更须注意党性锻炼和修养。一方面,“共产党员的党性锻炼和修养,是党员本质的改造”。“共产党员是在不断同反革命的斗争中去改造社会,改造世界,同时改造自己的。”另一方面,除了无产阶级与人类解放的利益外,共产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和目的,共产党员也是如此。在任何情况下,一个共产党员能否绝对地、无条件地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是考验这个党员是否忠于党、忠于革命和共产主义事业的标准。

对照刘少奇主席这段话,我们很多党员同志怕是要汗颜才正常吧。“共产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和目的,共产党员也是如此。”真正做到了这样,“风清气正、河清海晏”的政治生态和社会景象就一定能会出现。

为什么那些工作一辈子的党员干部和领导,在最后即将退休时晚节不保,走到了人民的对立面,不顾党纪国法,大肆敛财,卖官鬻爵,究其原因还是忽视了思想改造,被权力、金钱、美色蒙蔽了双眼,变得“无畏”起来。很多人都有同感,在中国的犯罪成本太低了,这或许也是“有知无畏”者胆敢肆意妄为的潜在因素。

因此,打牢思想防线,树立正确“三观”,加强党性教育任重道远。尤其是加强司法建设,肃清社会流毒,严肃、严格、公正执法,让“无知”与“有知”之人,都“有畏”,这样我们的国家才会变得更美好,人民的生活才会更安全、更幸福。


阅读 5673 6
分享到:
评论列表

都梁月

人有三畏,为何一畏不存?

1年前

发表评论

已输入0/200 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