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冈文学 李白等人死不瞑目

李白等人死不瞑目

都梁记忆 2020-03-15 14:15 2

李白等人死不瞑目


李白等人死不瞑目

 ——诌议投笔从戎与国民性 

图文/都梁记忆

 前几天看过短视频: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戴建业调侃唐代李白岑参等人,同时还不放过陶渊明。

 戴教授是有头衔和背景的,先疏理一下他的人生简历, 戴建业:

 1956年出生于湖北麻城。 

1982年26岁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

 1985年29岁获文学硕士学位,回母校任教。

 至今,任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学科组组长。

 陶渊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唐代文学学会会员。

 湖北省古代文学学会理事。


 戴教授身为学者,对所研究对象确实较常人不同。下面看他是怎样解读唐代岑参《逢入京使》的: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寄平安”。  


“这岑参是继李白后,唐代又一狂得要死的浪漫诗人。他二十四岁就中了进士,在长安娶到了漂亮的妻子,可他偏偏两次想去新疆去打仗。当他离开长安十天半月后,东望家园渐行渐远,他后悔了。这个时候对面走来一个人,原来这个人是回长安去的。他涕泪交流恳求说:朋友,你回去长安请告诉我的老婆,只说我沿途都好,要她不要挂念。今天马上相逢没有纸笔,你就替我传个口讯好了。这岑参啊!太浪漫了。要是我:直接跟熟人回长安了,长安有美丽的娇妻,可爱的儿女。这岑参太浪漫了!”


 各位注意了,我们的戴教授,或者戴学者是这样解读岑参的。

 下面再看他怎样解读李白,他说:

 李白是天下自古第一狂人。唐玄宗重用他时,他就有诗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进京后两年不到唐玄宗就受不了他,给了他些银子,让他滚蛋。  

李白的《将进酒》:头两句,两长句子,“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他开篇以这两句感叹光阴一句不复返。


 戴教授没有佩服李白这两句的文采,他接着解读: 

“人生最得意就是要喝酒,喝酒的能千古留名,不喝酒的太平庸了!汉朝曹子建不惜千金换酒买醉,今天我李白也要效仿他,儿子:翻出箱底名贵的裘皮衣,牵出日行千里的五花马,替我换酒去。这李白真的没钱了,翻箱倒柜找不到钱了……这么穷困潦倒了,还整天只想着酗酒吹牛逼!”

 “李白他不愧是绝无仅有,既能喝酒又能劝酒的人才”。 

说到这,戴教授就不说了,最后那句“与尔同消万古愁”,他也不说了。他这段演讲视频中,没有细讲“与尔同消万古愁”,只轻描淡写一句带过,看到这里我还对他还抱有一丝希望。可当他还是继续调侃“杜甫高适拜认李白作大哥那段”,真的对其彻底绝望了!  


“狂得要死的李白被皇帝赶出皇宫后,所打发的银子很快挥霍光,这个时候杜甫慕名找到李白,要拜他为大哥。李白开始看不上杜甫,后来勉强答应。再后来高适(就是写“葡萄美酒夜光杯”句子的那位)也跟来了,三个人从夏天游山玩水到冬天,做什么?“找仙女、采仙草、炼仙丹”,后来杜甫高适“追星”追得神魂颠倒头爪乌黑,杜甫最后放弃,老哥:我不干了。”


 戴教授的“唐诗宋词课堂”就是这样出了名的。他还说:

  “唐朝这么狂,到宋朝就不行了”,宋朝晏殊的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就证明了这点。


 网络捡索“戴建业”词条,会看到许多戴建业雷人的“唐诗宋词品读”视频。

今天我不想拆戴教授的台,我相信千千万万中学语文老师,甚至于中学学生就够拆他的台了。

 今天我要讲的话题是:“诌议投笔从戎与国民性”。


 为什么古代从小天资聪颖,又苦苦读书之人,在考取功名后,当官了,还常常夜不能寐要投笔从戎呢?  

这问题很简单,本来人世间许多问题很简单,是人类的政治把社会生活弄得很复杂。

 投笔从戎的人生方式不光古代有,现在还有,并且很流行。


 为什么呢?因为文化人治国虽然有道理,但国家安全受到外敌侵略时,这个时候关系到民族存亡,族长就在这个时候就许下重诺,“谁可御敌者,天下与其分享”,这便是文人要“投笔从戎”的主要原因。

另外,个人成功学促使岑参这种孤贫少年,只能通过苦读与效忠疆场,才能体现自己的丈夫价值。哪怕被解读成“为了加官进爵封妻荫子”亦在所不惜,但,他们成功的路上绝对没有尔虞我诈投机取巧,只凭拼命和运气!

殊不知,千年之后,他们的坦荡襟怀竟被解读成“浪漫的要死”?戴教授:你是故意的?还是真的没有读懂。你转来转去说“唐朝是个极具包容性的时代”,难道仅仅是政治不能包容么?

 政治不能包容,能算这个社会就是个包容的人间? 


戴教授调侃岑参“要是我直接跟熟人回长安了,长安有漂亮的老婆”。

试问:岑参如果不是逼得无法,他做官做得好好的,不是国家需要,他要投什么笔从什么戎?除此之外,哪怕就是同窗读书同朝为官,或许别人不须上战场卖命,而他岑参必须得上?上战场是要死人的,他岑参不是白痴。他内心的万般纠结无奈,是你太平盛世体制内的戴教授能调侃的?看遍古今,仿佛只有开国初期的文人投笔从戎才是志向使然?岑参如果是自愿的,怎么还会半路上如此神伤?  


千古以来,投笔从戎的文人千千万,扬眉吐气的没有几个。

 岳飞留下“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豪言壮语屈死风波亭。 

文天祥慨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化人叱咤沙场,功成名就的,千古只剩辛弃疾一人。

辛弃疾就算功成名就,晚年亦是郁郁寡欢,政见不同“把栏杆拍遍”!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戴教授:这“双袖龙钟”是你冲口而出“浪漫得要死”能解释的?

你以为“浪漫的要死”这5个字是你的原创?“双袖龙钟”4个字才是他岑参的独创哩。


“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丘”,“双袖龙钟泪不干”更是万千文人的凄凉晚景!


 为什么文人这么无奈,天下人还如此尚文呢? 

天下是武人打下的,或武人抢来的。武人抢来天下了,当然想过安逸生活。想过安逸生活的武人?他们想找些文人来订些规矩,这些规矩无非是保证“吾天下”的安邦定国之策。被武人找到的这些文人,他们也很快融入武人的既得利益群。由此,文人的活法逐渐远离初衷。所以当今,关于文人品性最深刻的观点是,“文人坠落才是社会最灾难的坠落”。


 文人为何坠落?是被武人挟持了吗?还是文人武人在狼狈为奸?

 别“站着说话不腰疼”,武人文人都要吃饭活着,这芸芸众生中,无数个个体不是文人便是武人。之外,不是文人武人者,才是百姓。

千百年来,百姓如豕狗,任世道差遣,彼此撕杀屠戳!


 每个人吃饭穿衣活着不太难,难的是将“吃饭穿衣”这些特殊化之后,天下就不太平了。天下太平是由规则公平决定的,规则就是法律的原文。不管文人还是武人,他们的品德都需要法律约束。便以为镇得住便是权,骗得了就是法。  


“李白之后无醉人”,说明李白之后再也没有一个“官至君王之侧,晚景还如此凄苦之人”。


 戴教授:你怎么连“与尓同消万古愁”中的“万古愁”都不想解读呢?你不是故弄玄虚,你是真正没有法律脊梁啊! 也许今天这“法律脊梁”会成为本人的原创? 


李白在得到君王邀请进京做官时,他大喜过望,才“仰天大笑出门去……”,岂知他太纯洁!他看到的是“君王也是任人唯亲”,所以他填词时“让高力士磨墨杨国忠脱靴”,这吐气扬眉的嘲弄让村夫俗子都口口流传,你戴教授怎么了?难怪人间的风气媚俗至今!

  

李白的“万古愁”?你问我教过的中职学生,哪怕他写“学雷锋”的文章打零分,我也让他记住“万古愁就是千古有识之士的怀才不遇”。诸葛亮刘备主宾一场没有万古愁。


 戴教授:你的课堂充满笑声?杜甫辛弃疾李白他们死不瞑目啊。 杜甫“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这简单一句透出来的孤愤,足够让任何朝代的戴建业者羞愧难当。


 他调侃陶渊明“种豆豆苗稀”:他种的那个鬼豆子,豆苗既黄且瘦,都被乱草深深遮盖了,还好意思写到诗歌里面去!你戴建业与陶公同是吃公家饭的人,他能够义无反顾与腐败官场决裂归隐山林,你试试?这不是五十步与百步之差,是云泥之别哪。


 戴教授:你作为千古体制内的一员,有人替你神功护体吗。平头百姓不是不懂,他们懂也白懂! 


 清明节马上到了,关于清明节前头天寒食节的由来,家父生前另有一说:

 寒食节是韩信节,是纪念韩信的。 韩信是好朋友萧何举荐给刘邦,他助刘邦建立西汉后,又是萧何唆使刘邦杀了韩信,说“韩信在军中威望太高”。 萧何死得冤,除了冤在“兔死狗烹”,还冤在“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上。


 百姓心里有杆秤:说清明节前一天是寒食节,是纪念介子推的,早有根据。介子推对主子有恩,主仆逃亡时“割股肉给主子吃”。但“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两人虽然同样被主人所杀,但介子推是误杀,而韩信是被谋杀。两相比较,韩信的死更具鉴戒意义。只是:千古君王统治阶级,他们需要的是国民的忠孝礼义,韩信的功高盖主一直是被忌惮的。

 


2020.03.15于武冈

了解武冈方言文化,关注“都梁记忆”


阅读 4.6万
分享到:
评论列表

沧瀚孤旅

好文

3年前

都梁记忆

戴教授:“无数唐诗宋词等汉文化都在阿谀奉承敷衍塞责这太平盛世了,你还如此温文尔雅谈笑风生?”

264年前

发表评论

已输入0/200 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