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冈资讯 陈善元和他的“扶贫车间”

陈善元和他的“扶贫车间”

黄三丛 2019-10-25 19:59
黄高远点评:黄老师是有心人,为“扶贫车间”作文,为精准持贫作贡献!

陈善元和他的“扶贫车间”

陈善元和他的“扶贫车间”

(报告文学)

黄三丛

早在今年6月中旬,我在网上看到一篇报道:武冈市委副书记唐克俭在湾头桥镇同富村召开的全市就业扶贫车间建设现场推进会上,为首批43家扶贫车间授牌,其中有一家是我们双牌镇浩山村陈善元创办的亿富鑫电子元件厂。这篇报道激起我三个兴奋点,一是我向来孤陋寡闻,对“扶贫车间”这样的新生事物毫无所知,所以初一听说,颇感兴趣;二是我们双牌镇地处偏僻,经济不够发达,时代感迟滞,似乎春风难度玉门关,如今却能在扶贫和现代电子工业领域引领风骚,自然颇觉新奇;其三,陈善元是我一个老朋友的儿子,此前只听说他在深圳发展,没想到如今回到家乡办实业,还成了扶贫攻坚的新闻人物,基于这些,一个金秋送爽的日子,我专程造访了老朋友家,以探奇觅胜。

 

陈家坐落在云雾岭脚下、东云水库侧畔的一个自然村落前头,新建的小洋楼和后面的旧平房、左侧的铁皮屋顶工棚、门前的混泥土场院兼停车坪,自成一体,显露出乡间小康人家的殷实。而工棚墙上悬挂的那块被唐克俭书记授予的“扶贫车间”牌匾,更充盈了殷实的含金量。

微信图片_20191025200644.jpg

“车间主人”陈善元外出办事未回,采访只能暂缓。我急欲先睹为快,端着老朋友沏的茶,在他的陪同下,巡回在辟做车间的左厅和工棚间。只见几溜长条桌案前,一排排女工正在心无旁骛地工作着,她们各自操作一台小型机器,车间里一片“噼噼啪啪”的小声音,是电机带动机器加工产品时发出的。那些小机床的型号、功能各不相同,加工出的产品也不一样。我把我的发现说出来,老朋友谬夸我不愧是有心人,善于观察。他介绍说,这里加工的都是一些电子元件,这些元件种类多,加工的程序各异,因而加工的机器也不相同,分别有端子机、退振子机、焊线机、点锡机、裁线机、测试机等,根据产品的性能要求,各司其职。我对那些小巧玲珑的机器颇有神秘感,对操作机器加工出各种电子元件的女工们也肃然起敬,点赞她们都是经过严格训练和挑选的高端技术人才。老朋友“噗嗤”一笑,要我亲自问一问身边的大嫂,看她们的技术含量有多高。那位大嫂快人快语,边操作边调侃似的说道:“我初中没毕业,认得的几谷箩斗大一个的字,也多半退给老师了,要说学技术,我可奈不何,何况,加工这些成品,只要眼睛看得见,手脚健全,懂得简单操作就行,没有必要再去坐冷板凳读书学技术。”我仔细端详,这位大嫂果然是没喝过多少墨水的普通家庭妇女,可是她眼明手快,加之长期简单操练一门工艺,熟能生巧,却见她说话的瞬间,已经为数十个小元件完成点锡的工序。再抬头扫视整个车间,操作机器的女工们都是一般的农村妇女,不施粉黛,穿着打扮朴素,一两个穿素色连衣裙的算是洋气的了;她们的年龄参差不齐,有大嫂级,大妈级的,还有奶奶级的,其中一位已有七十多岁高龄,该是上了婆婆台阶吧,后来一问,果然说她的女儿已有孙子了——这些人都成了熟练工,一个个手脚麻利,一手控制电机按钮,一手拣起半成品往运转的机器上触碰一下,或点、或压、或割……一个经过加工的成品就大功告成。我看得入了神,尽管她们的操作简单、机械,还是为这些劳动妇女的勤劳和灵巧深感钦佩。

微信图片_20191025200653.jpg

我又从与身边大嫂的闲谈中了解到,她们都是本村的左邻右舍,姑嫂妯娌,因年岁偏大,不能像年轻人一样孔雀东南飞外出打工,加之身处这山角草弄的乡村,经济不发达,以前,除了舞弄几块贫瘠的田地,别无生计,而种田作土成本高,农作物却卖不出好价钱,一般人家只好种点够自己吃的粮食蔬菜,别的无买无卖,只能在贫困和温饱线之间打发日子,如果遇到天灾人祸,一脚就陷进贫困的窟窿拔不出来。结果,烂船当做烂船划,百无聊赖中,大家就三个四个凑成一堆,打字牌,搓麻将,甩老K,放任自己。好在如今搭帮善元老弟把工厂搬回来办,让她们能在家门口上班挣钱。说到收入,也不比在外地打工的差多少,车间采取计件工资制,像她这种手法中等偏上的熟练工,坚持八小时工作制,每月可挣二千七八百元,要是为了赶货还加加班,就能多挣千把元。车间还采取人性化的灵活多变管理,有些需要照顾孙儿孙女和家务繁多的家庭妇女,可以把工夫带回家去做,这样偷闲打空,一个月也能做出两千来块钱的货。大嫂说,她家就是因为丈夫患上风湿病失去劳动能力而成为贫困户的,这车间里和她家情况相似的就有不少,如今进了扶贫车间,有了稳定的收入,都基本上脱了贫。

啊,这就是“扶贫车间”!

我为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工薪数额惊讶不已。我所在的四线小城,公职人员的初级工资也不过两三千元,更别说那些超市站柜台的小工、各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人员,都还在千把块钱的区间徘徊,而这个偏远山村的小车间,却能让这些闲散人员不出村子就能挣得数额不菲的工资,岂非奇迹!

我更为这一创造性的帮助群众脱贫的举措赞叹有加。要不是我在现场亲眼看到这些女工们的劳动场面,亲耳听到大嫂的现身说法,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发生在一个原本闭塞落后乡村的真实故事。而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我的老朋友的儿子陈善元,真是实打实的奇闻!

微信图片_20191025200811.jpg

 

“嘀嘀——”一辆国产大众小车驶进场院,一个年轻人从驾驶台走了出来。老友说善元回来了,我却一时没回过神来。此前,我来过几次陈家,却因善元在外发展,我和他还未曾谋过面,在我的潜意识中,无端地认为他一个在外闯荡多年、如今又称得上在生意场中叱咤风云的CEO,一定是个器宇轩昂、衣着光鲜、油头粉面、出入非宝马皇冠莫属的现代派头面人物;而走出车门的这个小伙子却与我的“意中人”对不上号,他个子不高,体格略显单瘦,平头素面不事修饰,与普通的年轻人没有多少区别,只有从那五官端正的面部透现出来的沉稳睿智的神色,举止里流露出来的干脆利落气质,才给人一种高雅感。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我旋即转过念头,走出车间迎上前去。他也发现了我,快步迎过来,热情地和我握手,对因有事外出让我久等表示真诚的歉意。

微信图片_20191025201049.jpg

我们相见如故,一来是老朋友作为媒介使我们事先相互有所了解,二来我俩相似的朴实、随和的行事风格,让我们有一种心有灵犀般的投缘。在老朋友设的茶宴前,我们倾心交谈起来。

我没有直奔主题,而是先从他取名“善元”谈起,问他是不是理会出老爸给他起这个名字的初衷?善元莞尔一笑,不无幽默地说道:“老爸一定是指望我成为善良的元素吧!”我们仨都笑起来。老朋友首肯地点着头:“别人的父愿子成龙,我还是现实点,但愿他做一个与人为善的有用之才。”善元脸上写出肃穆来,诚恳地侃侃而谈:都说父母是人生第一个最好的启蒙老师,千真万确,父亲的言传身教对他的成长影响最大。父亲是一名水利部门职工,就在东云水库上班,无论工作期间还是退休后,一概秉承克己奉公、办事公道、善良正直的为人准则,但凡公事私事,扶危帮困,乡党应酬,总是尽最大的努力,以百倍的热情去参与,因而在四邻八乡众口皆碑。在父亲品格的熏陶下,他逐渐确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不管出门打工还是自己当老板,都以一颗平常心善待他人。后来,他还争取进步,加入了党组织。他入党不是为了做官,而是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把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得更好,帮助更多的人完善人生。没想到自己这常人都能做到的举动受到党组织的赏识,近几年连续被评为优秀党员。

至于为什么要在家乡办扶贫车间,也不是有什么高大上的思想境界诱导,只不过一是受外地劳动力市场制约的无奈,二是一种机缘巧合。

微信图片_20191025200818.jpg

两年前,陈善元与友人合伙,在深圳市宝安区沙井镇创办富亿鑫电子有限公司,深加工电子元件,销售市场行情看好,前程广阔。但是近年来沿海一带劳动力市场紧缺,一般的生产密集型工厂很难招到员工,即使有上门应聘的也是要价偏高,消受不起。公司遇到了烫手山芋,进退维谷。去年,善元想打亲情牌,回老家招工,以缓解困局。可是,老家一带劳动力资源也不理想,五十岁以下的男男女女大部分去外地打工,只剩下一些留守老人和小孩。他在走村串户的过程中,看到的是一片不容乐观的景象,田地抛荒或半抛荒,不少人成天沉迷在字牌麻将桌前。乡亲们知道天亮了却爬不起来的无奈和沉沦,刺痛了陈善元的心!沉淀在心底的善念——帮助他人完善人生的初心,骤然勃发,一个大胆的设想孕育在心头:何不把把工厂车间搬回老家来!好在生产工艺流程不复杂,进厂上班的技术门槛要求不高,一般人都能胜任,只要把大家组织起来,就可以让乡亲们重新振作,创造价值;同时,自己的公司也解除了用工荒的后顾之忧,这样一来,家里的工厂负责生产加工,设在深圳的公司本部负责接单、销售,通过物流建立起接单、生产、销售一条龙经营渠道,这简直是一件公司和乡亲们互利双赢的大好事!

微信图片_20191025201054.jpg

陈善元的大胆构想受到乡亲们的热捧,谁愿意自甘沉沦?在家门口就能上班挣钱的好事,真是打着灯笼也找不到呢!一时间,报名当员工的大嫂大妈奶奶们挤破了陈家的门框。可是,他回到公司一提起这一设想,就遭到同事们的反对。大家一是对公司和生产车间相隔千里之遥这种模式不适应,二是担心农村妇女一盘散沙缺乏组织纪律性不易管理,三是即使创办起来,谁去独当一面啃那块硬骨头?说实在的,只有善元能胜任,但是他是公司的台柱子,顾彼失此,公司这头怎么办?善元的妻子还多了一重顾虑,他一头扎到乡下去了,他们岂不成了一对两地分居的牛郎织女?对于这些矛盾,善元早就成竹在胸,一一为大家释疑解难。他要求大家与时俱进,适应气候环境,在现代化交通、信息互联互通的有利条件下,世界工厂的新格局正在形成,本公司这种经营模式正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至于对劳动力的管理,他相信人心都是肉长的,只要我们把员工们当亲人,维护他们的利益,关心他们的痛痒,爱心是会把大家融合在一个有组织有纪律的集体里的。谈到谁去管理,善元并没有首先自告奋勇,而是和盘托出重新规范的公司管理条例,旨在加强集体决策、分工合作、监督制约意识,织牢制度的笼子,有了互联网随时沟通的机制,不管谁坐镇公司,都能使公司有效运转。至于妻子的顾虑,夫妻俩早在枕边推心置腹的交谈中解除了。于是,善元水到渠成地提出自己回乡组建加工车间,得到大家的理解、认可。

微信图片_20191025200826.jpg

2018年仲夏,一个红红火火的季节,富亿鑫电子有限公司浩山村加工车间在陈家创立,现代化机器欢快运转的奏鸣曲,取代了昔日锄头钉耙吟哦的古老歌谣;昨天还在麻将字牌桌前吆五喝六的“瘾士”们,今天成了操作现代化机器的员工。车间招收员工向贫困户倾斜,目前上班的54个女工,贫困户占26人。车间实行计件工资制和八小时工作制,加班也按计件发加班费。这里的人性化管理很到位,由公司提供免费午餐;为每一个员工投了工伤保险,轻微病痛的医疗费由公司报销;如前所述,因家务拖累的员工,可以把货领回家去做。通过一年多的实践,车间运转正常,职工情绪稳定,工作积极热情,产品保质保量,客户十分满意,不断追加货单,公司步入发展壮大的快车道;员工们也都成了赢家,两三千元钱的月工资,一个月就挣回了种田作土全年收成折算的款额,以那位大嫂为例,这一年多来她领到近四万元工资,按人平年收入达到3800元为脱贫,她家五口人,仅她一个人的收入就超出标准的一倍有余,真正打了翻身仗。

说到这里,善元轻轻吁了口气,喝口茶润润嗓子,矜持地说,回顾过去一年的打拼经历,协调各方面关系,处理各种矛盾纠纷,手把手传授操作技术,日日夜夜,心没少操,苦没少吃,可是,看到车间管理一天天走上正轨,公司和员工都有获得感,虽苦犹甜。当然,不能有丝毫的大意,完善车间管理永远在路上。毋庸讳言,正如公司同事所担心的,员工们的素质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劳动纪律观念不强司空见惯,有人想歇气就歇气,走个亲戚一去就是几天,村上要是办红白喜事,几乎全员停工去帮忙凑热闹,在他们看来,人情世故比遵守劳动纪律重要。不过,通过多次教育提醒,大部分人还是觉悟过来了,如今的纪律观念比先前强多了。善元脸上有着满满的自信。

微信图片_20191025200657.jpg

 

陈善元和他的扶贫车间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出了贡献。中共双牌镇党委及时发现了这一典型,如获至宝,镇党委书记李世斌多次登门访问,为加强党的领导和进一步完善车间管理、主动出谋划策,从政策层面上提供支撑,并将陈善元树立为带头致富标兵,选派他前往广东佛山、本省长沙、武冈等地参加培训,学习实业扶贫的有关知识和法规。中共武冈市委书记侯文也慕名而来,亲自为扶贫车间的完善发展做指导,亲自过问新建厂房的选址和审批程序,促成在傍S219公路浩山村段的一块地盘上,修建总建筑面积1600平米的车间兼办公楼的规划得以落实。与此同时,湖南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瞿正辉也偕同武冈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光宇,前来浩山村调研指导扶贫工作,实地考察了富亿鑫电子加工车间,对“扶贫车间”建设工作取得的成果予以充分肯定,要求随行的相关人员加大扶持力度,鼓励推广贫困劳动力居家就业。

陈善元不负党的重托和群众的期望,在扶贫帮困的道路上,步子越迈越大,计划将扶贫车间复制到其他贫困地区。他今天早晨就是为这件事去奔波了,才刚从外地回来。他受本镇宝山村邀请,和该村村支两委的同志,商定在蒲家垅村民小组筹建电子元件加工车间的方案:由富亿鑫电子元件公司提供技术设备和原材料,由宝山村提供劳动力、场地和治安管理支撑,实现强强联合,互利双赢。截止本文脱稿之日,笔者又从相关媒体了解到,陈善元代表公司,又和本镇的长乐村、四龙村签订了联合建厂的协议。

扶贫工厂是脱贫攻坚的重要载体,我们从陈善元和他的扶贫车间身上,看到了整合资源、凝聚合力,发展扶贫车间、扶贫产业的燎原之势。

(2019.10.)


阅读 3.0万
分享到: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期待您的精彩留言
发表评论

已输入0/200 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