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冈文学 武冈城墙

武冈城墙

大海34 2018-12-23 11:46

  武冈城墙始建于宋代,夯土结构,全长约9公里。宋元之后,仅余垣垒。

明洪武初,江阴候吴良(建筑家,曾主修明十三陵)主修武冈城墙,采用方形青石垒筑,周长764丈,高2丈,宽8尺。东西南北各有城门。东宣恩门,西定远门,南济川门,北迎祥门。

明正德十三年(1518),知州龚震于治前凿城为门,上建谯楼,以便民出入,称新南门。

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岷康王三侯添东北外城一里六分,增设东南北三门。

明隆庆元年(1552),上命宝庆府同知段有学,加修城墙。

明崇祯十二年(1639),岷王将城墙增高拓宽,再向北展,此时城墙共长七里三分。

清代,在正北,东北城墙处建造大炮台一座,小炮台52座。

自明代至民国时期,城垣屡经修补,总长度已达12里。城墙分城垣,城碟,内外壁青石砌成,中夯填沙石,砌碟垛,城门上建有城楼,城门分二层,外层为铁闸门,内层为转轴铁门,享有"武冈城墙盖天下"之誉。

城墙以老南门为线,向北称外城墙,主要是军事区域,大炮台,小炮台就设在外城墙北处 。政府机构区域也在外城处,现在仍称皇城。向南称内城,主要是居民居住处。

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墙大部拆毁,外城除城北大炮台处一段城垣处,其它的荡然无存。

2005年,市人民政府补修老南门处城墙,共长600余米,加上幸存的800余米,武冈城墙现总长度1450米。

宣风楼

宣风楼座落在古城墙济川门(老南门)上,始建于北宋时期。北宋末著名诗人陈与义题诗"楼回云随画拱飞,卷帘又映雪晴时"。楼上悬"宣风雪霁"匾额,为南宋理宗皇帝赵昀所题。明代,武冈城墙东南西北四门之上各建城楼一座,宣风楼乃四楼之首,雄踞古城之南。宣风楼下的城门为济川门,城门洞高十多米,宽七余米,深二十余米,在现代化的今天,大型卡车从中过往,畅通无阻。我们不得不敬佩先人的超前眼光。整个城洞弧线优美,造型雄伟,固若金汤,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高超建筑水平。

至民国年间,东西南北四城楼均毁。1993年,武冈重修宣风楼,面积700.8平方米,仿宋式结构,共二层,总建筑面积一千二百四十九平米。回转式走廊,东南和西北各有一亭相对,用桔黄色流璃饰鳌山,瓦面,屋脊,鸱尾,翘角,悬鱼,葫芦宝顶,额坊,柱头为彩绘,走廊为角穹顶,配藻井式彩绘,气势恢宏。远望城楼,宣风楼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金凤凰,在蓝天白云之下光彩夺目。

现在,宣风楼已成为武冈的名片,楼东西延伸的城墙为保存最完整的城墙。城墙下西面是皇城广场,东面是王城花园,花园正面为三门立柱牌楼,高十余米,牌楼正上方有华国锋亲笔题词"楚南胜境"四字,字体雄浑端庄。牌楼下方不远处,有一石碑,石碑上刻有"宣风雪霁"四字,是从赵昀所题的匾额上拓刻的。沿六十多级石阶而上,是花园的正中心,青石铺面成方形空坪,空坪中央为奎文阁,高三层,八翘角,雄伟端庄,东邻城墙,西与宣风楼遥相呼应。从宣风楼向东延伸的城墙将花园环绕,使这里成为武冈城墙最美的风景。

大炮台

武冈城墙的功能主要在军事方面,在冷兵器的古代,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在枪炮火药的现代,仍然充分发挥了它的防御功能。

雄踞城北的大炮台,周长四十余丈,城东北的大炮台,亦气势恢宏,环绕大炮台的52座小炮台,形成了一道攻守兼备的坚固屏障。

咸丰十年,太平天国石达开手下的一支部队围城7昼夜,因城墙和炮台坚固,炮火猛烈,部队无法攻入。

1930年12月,由指挥李明瑞,军长张云逸,前委书记邓小平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攻武冈县城,因大炮台处城池坚固,大炮火力猛烈,加上何健增派10个团的兵力和两架飞机,红七军被迫撤退。

1945年夏,日军侵犯武冈,守城军民誓死与城共存亡,日军无法攻破城墙,只得铩羽而归,在武冈踏踏岭处被中国军队全歼。

1949年10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九军,一一七师,一五二师从城东北大炮台处攻克武冈城,武冈解放。

1992年以后,武冈城市向北拓展,大炮台,城北城墙处现已是一座新城,现仅存一段七十余米的城墙。

新南门

明正德十三年(1518),知州龚震凿城为门,上建谯楼,称新南门。新南门的规模仅次于济川门(老南门)。

明万历元年(1573),知州宋纯仁倡建梯云桥,桥长62米,高18米,宽5,5米,7拱,石阶20余级,故名梯云桥。

梯云桥紧连新南门,整桥青石建造,与新南门的青石城墙保持了建筑风格的一致。

著名的武冈南门口米粉店曾就在梯云桥桥头东侧,顾客进店,坐在临江的席位上,南可看江面上的梯云桥,北可望雄伟的新南门城墙。

1979年,梯云桥重建成石拱水泥公路桥,新南门也拆除。现仅存镇南阁一段100多米的古城墙。

  武冈城墙1993年3月被定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武冈城墙曾经巨龙逶迤的雄姿已不复存在,只剩下断壁残垣让人们感慨历史的苍桑,岁月的无情。

一种文物的命运固然与大环境有关,但也与小个体息息相关。如果当时武冈的历任主要官员有强烈的文物意识,武冈城墙的命运就不会是今天这样。

如今,重修武冈城墙的呼声越来越高,但这只是一些爱好文物的人的一个梦想。失去的永远失去了,一些文物可以复制,但却永远不能复制出它的风骨,它的苍桑,它的岁月痕迹。

现在我们要做的是保护好幸存的武冈城墙,铭记住武冈城墙的历史,感恩古代劳动人民用智慧和汗水留下的壮美的武冈城墙这一建筑艺术珍品。

武冈城墙东门

武冈城墙西水门

武冈城墙旱西门

武冈城墙迎恩门(重修)

武冈城墙宣风楼段(补修)

武冈城墙王城花园段

武冈城墙大炮台段

大炮台段

大炮台段

大炮台段

武冈城墙镇南阁段

镇南阁段

镇南阁段

武冈城墙城西段

城西段

城西段

城西段

城西段

城西段

宣风楼侧影

宣风楼侧影

城墙包围中的奎文阁

城墙包围着的王城花园

宣风楼下的花园牌楼

宣风楼上的拉琴女

绿荫中的古城墙

风景这边独好

补修的城墙上已是一条道路,每天早晨晚上人们在城墙上散步

武冈城墙(图片1)

武冈城墙(图片2)

武冈城墙(图片3)

武冈城墙(图片4)

武冈城墙(图片5)

武冈城墙(图片6)

武冈城墙(图片7)

武冈城墙(图片8)

武冈城墙(图片9)

阅读 1.2万
分享到: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期待您的精彩留言
发表评论

已输入0/200 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