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冈资讯 武冈古城城廓的历史演变

武冈古城城廓的历史演变

大海34 2021-02-07 13:50

武冈古城,以济川门处城墙为界,将古城分成内城和外城。那么,内城外城如何区分,许多武冈人都认为济川门以南的城区为内城,因为武冈古城的青石街,古巷,古庙,古井,古院落都在那里。其实不然,那里是外城,济川门北面的城才是内城。

武冈人习惯称济川门为老南门口,熏和门为南门口,说明济川门修建的年代比熏和门要早。

武冈古城城廓的演变经历了曲折的过程。明洪武初,江阴侯吴良大兴土木筑城,城墙周长764丈,内城定型。明成祖永乐二十二年(1424),岷王朱楩迁涉武冈,始建王府。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岷康王在东北添筑土城。隆庆二年(1568),增筑外城。崇祯十五年(1642),扩展北城,城区规模渐成,分为大王城(内城),小王城和外城。大王城座落在县城的西北隅,城垣周长774丈,拱卫着历代州县治所;小王城处于县城的东北隅,城垣周长270丈;外城处于赧水北岸,城垣周长736丈。整个城池呈椭圆形,北高南低,南面云山,外城赧水绕城,渠水穿城,有大街小巷,古院洞宫,寺庙道观。是人口密集,商业繁华之地。

清代,城区规模保持明代格局,惟外城增添手工业店铺,形成新的行业街巷。咸丰十年(1860),内城正北修建大炮台,东北修建小炮台。

如今,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使得城区规模古时格局消失。


文图/大海

阅读 5903
分享到: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期待您的精彩留言
发表评论

已输入0/200 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