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冈文学 “先识字后拼音”是教育的理性回归《衡阳晚报》

“先识字后拼音”是教育的理性回归《衡阳晚报》

林日新 2016-08-30 20:31 6
“先识字后拼音”是教育的理性回归《衡阳晚报》2016、8、30

  →

  今日谈

  林日新

  今秋开学,广州小学新生人教版语文教材将大变脸。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是,学拼音不再是语文第一课,学生们将从简单汉字学起继而再过渡到学拼音。

  二十年来,笔者多次听小一语文老师抱怨:“学语文先教拼音真让人搞不懂,为何不从简单的汉字开始呢?”“汉字是表意文字,应当先教一些简单的汉字再学拼音吧。”当时,笔者只用“教无定法”来搪塞,实际上心里早就认同他们的看法。其理由有三:

  一,符合儿童智力发展的规律。刚入学的儿童具有好动、注意力不集中,他们对于具体形象的事物感兴趣的特点。汉字是表意文字,它有四种造字方式: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教学汉字完全可先学独体字,再学合体字。因为独体字的笔画较少,结构简单,字义易懂,符合儿童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

  二,符合汉语学习的规律。初学汉字一般从简单的独体字入手,老师可以采用直观、形象、生动的“看图说字”“说文解字”等方法教授学生识字,激起小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热情。直接教学汉字的优势,还因为单个的汉字可编成为朗朗上口、又富有儿童情趣的课文,和强记死背那些本身并无意义、相互间全无内在联系的拉丁符号,完全是两种情趣、两种氛围,自然也就带来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

  三,传统教育的理性回归。我们的民族语言和文字都有着非凡魅力,它的每一个字,都是一幅美丽的画,一首优美的诗。 王揭在《教童子法》中说:“蒙养之时,识字为先,不必逮读书。能识二千字,乃可读书。” 我国小朋友在幼儿园都是靠直观感觉去认知的,对于图形、图画的认知印象深刻,拼音相对而言比较枯燥,即使老师如何生动地做示范,也不及方块字的内涵丰富,老师可以从方块字引申出很多有趣的故事,让初上小学的孩子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为下一阶段学习拼音打下基础。

  最后,实践证明了“先认汉字再学拼音”的行之有效:2014年的《南京日报》曾报道《我市多所小学尝试“先认汉字再学拼音”》,南师附小一位参与教学改革的老师说,经过多年尝试,学校发现孩子们先识字阅读再学拼音,上手比较快。另外,进行教学改革的班级学生想象力也比其他班级强一些。“这和学生刚入学时,不是一下就接触机械的拼音学习有一定关系。”



阅读 8654
分享到:
评论列表

林日新

“无名氏”说得在理。

317年前

无名氏

这样的事是大事,应该有严格的心理学研究作为基础才行,而且应该有许多类似的研究相互印证。楼主说的道理作为报纸宣传是可以的,但是不能够作为决策的依据(只能相信做决策的人是天才)。只能说离决策的科学化还太远了。

337年前

林日新

谢谢“星辰软件”的支持!

337年前

星辰软件

说的对,此中有大智慧!!

397年前

林日新

谢谢“湖南落叶”的支持!

307年前

湖南叶落无声

以前都是这样的,中间先拼音再汉字,有点西式味道,现在回归,个人认为很好,确实是一种理性的回归。

267年前

发表评论

已输入0/200 个字!

关注武冈人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