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冈文学 见信如晤

见信如晤

张一 2018-01-20 20:45 3
都梁月点评:“见信如晤”的期待与激动----或许会成为时代稀罕的一种风景。谢谢张一的奉献,将往昔的美好回忆呼啸我们的心田!

见信如晤

 

前些日子,多年未见的老朋友在微信上跟我聊天,说还保留部分我给他写的信件,并拍照发给我。看到自己近20年前的字体,心里莫名激动。

在生存压力日渐严峻的日子里,神经已经粗大、麻木,当看到自己亲笔写的书信突然出现在眼前,那一瞬间,时光恍惚倒回20年前;而带给我的这一丝难得的激动,竟让我久久不能平静,一如寂寥的黑夜亮起一束微弱的火苗,我小心翼翼地捧着这束火苗,抱进怀里,呵护着,溺爱着,直至尘封的往事被点燃,内心深处的记忆历历在目。

 

80年代末期,父亲农闲之余南下广东打工,我们唯一的联络方式就是书信。

记得有一次,父亲外出一个月了,还没来信,母亲焦急了,四处打听,刚好隔壁院子有个人刚从广东回来,据他说,回来的时候听说有趟南下的火车出了事故,死伤很多人,时间刚好是父亲出行的那些日子,母亲急得直哭,哭完后,又去隔壁院子打听具体情况,回来的时候忧心忡忡,嘴里一直念叨:应该不是那趟车吧,应该不是那趟车吧。

而这样的自我安慰,一直不能打消母亲的疑虑,我清楚地记得,那几个晚上,我都被母亲的抽泣声惊醒。

就在家里愁云密布的时候,父亲来信了,一切阴霾烟消云散。父亲在信上说了很多,因为没找到工作,流浪了一段时间后,现在终于有个落脚的地方,在建筑工地做事,一切安好云云。

父亲每次写信,给母亲的几页,给我的另外是几页,字里行间,都是对家的牵挂,对我们三兄妹学习的关心。回信的任务,母亲都交给我,母亲口述,我代笔。

与父亲书信往来的日子,我了解了父亲出行的路线:坐拖拉机到隆回,再从隆回坐车到衡阳,再从衡阳挤火车到广州,广州再转巴士到深圳等地,行程三天。

如今交通方便,几个小时就可到广东了;通讯也日益发达,人人都有手机,随时随地都可以报平安。

几分钱的邮票耗时十天半月的信件成了历史,而写信、收信、回信的日子,成了这辈子最深刻的回忆。

 

高中时期,写了不少信,大部分是给报刊杂志投稿。

三百字的方格稿纸,一笔一划将文章誊抄好,写好信封贴好邮票投进邮筒,然后是漫长的等待。抱一丝希望,更多的是忐忑。这样的心情,不能与同学分享,一切都在秘密进行,犹如早恋的少男少女暗地书信往来,生怕事情败露丢人现眼。

一般是三个月就有结果,有些石沉大海,有些等来了样刊与稿酬。

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报纸上,激动心情无以名状,动不动拿出来偷偷欣赏一番,总觉得自己的名字是那么的帅气,后来为了让名字更多次地出现在报刊上,可谓废寝忘食笔耕不止,以致荒废课程暂且不表。

当高考落榜,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把罪魁祸首归根于这些不着调的写作上,这样激情燃烧的岁月才戛然而止。

20多年过去了,再也找不到当年的执着与激情,但是,当年的情景给我的青春一个鲜明的注脚,虽然是那么的不完美,甚至残缺。

 

私人书信写得最多的,还是在补习学校的时候。

众多高考落榜生挤在破旧的补习学校的教室里,大部分是为了考大学而努力,也有部分人是完任务似的在补习,给父母也给自己一个心理安慰,甚至是心理暗示,比如我。

枯燥的日子里,给往日关系比较好的同学写信,成了解闷的唯一方式。有些同学考上了大学,于是来信告诉我大学的生活,以及鼓励我来年考个好大学;有些同学参军当兵,来信诉说军营生活的苦与乐,同时不忘附上一张戎装照,令我等羡慕不已。

闷热的课堂上,老师在讲台上激情慷慨讲解高考题目,我们这些不爱学习的埋头写信回信。记得我前桌一个小姑娘,每天要收到七八封信,收到信后又认真回信,她的信纸很讲究,是比较高档的信笺纸,写完后叠成“心”型或小纸船,装信封的时候还放几颗用塑料吸管折叠的星星。

于是虚心请教,我也学会了叠这些玩意,甚至学会了叠青蛙,摆在课桌上,一按青蛙屁股,纸青蛙便往前蹦一下,非常可乐。

前些日子,我想叠个纸青蛙给儿子玩,但是我拿起纸却无从下手,抓耳挠腮也想不起来。

忘却的,不仅仅是叠信的小技巧,还有曾经给无数同学朋友写信的内容。

我们保存的,都是别人写的信件,写出去的,除非他们保留,否则,早湮没在时间长河之中了。

 

2000年,我南下深圳打工,2001年,我基本是在流浪中度过的,没有固定的工作,居无定所,因为境况不如意,我也没给家里写信,幻想自己是匹孤独的狼,在黑夜的角落里默默舐舔流血的创口。

后来才听别人说,那大半年,父母因为没有我的音讯,到处打听我的消息,甚至连父亲这个无神论的坚定拥护者也改变自己的信仰,开始迷信了,四里八乡地找那些得道高人问神,给我看八字。

而这些,是我永远没想到的,或许是我刻意忽略的。

儿行千里母担忧。当我听到这事,于是给父母写信,提笔写下“爸爸妈妈:见信如晤”的时候,内心波涛汹涌,情感却无法从纤细的笔头倾诉,于是寥寥数句结束书信,当然尽是报喜不报忧的表述。

母亲收到信的那一刻,应该是放心了,就好像当年收到父亲写信报平安时候一样的心情吧。

 

当网络、手机普及的时候,人们已经不需要写信了。

书信慢慢地被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电话替代,近年来,微信成了联系的主要途径,即使偶尔发邮政信件,时效跟20年前差不多,甚至更慢。

鸿雁传书已成为历史,亲朋好友联络电话也很少打了,动不动视频语音聊天。

快捷便利的同时,也没有了“见信如晤”的期待与激动了。

 25U58PICkBW.jpg

 

 

 

 


阅读 1.5万
分享到:
评论列表

都梁记忆

学校将‘’应用文‘’课程充塞职业学校的课堂,上也可以不上也要得,让我这种了年纪的人来教。拿到教材,先将‘’命令‘’、‘’读书笔记‘’等文种剔除出去,理由是‘’凡夫俗子一辈子没有写‘命令’的机会‘’!后来又把‘’书信‘’也弄了出去,等弄到没剩多少时,又自己弄了些‘’交通标志‘’、‘’个人身份资料填写‘’在课堂上讲。并且举实例: ‘’今年我们校长跟在教育局当领导的哥哥第一次驾私车去贵州,由于不看路牌开过头200多公里后,校长才说马后炮的话‘早应该下高速了’‘’!

546年前

言宋

张一的文章就是耐看。虽然一直在忙着改卷,25号之前必须提交,我还是认真地读完了每一个字。

546年前

都梁月

“见信如晤”的期待与激动----或许会成为时代稀罕的一种风景。谢谢张一的奉献,将往昔的美好回忆直击我们的心田!

536年前

发表评论

已输入0/200 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