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冈文学 湘语武冈双江话研究(二)--方言概述

湘语武冈双江话研究(二)--方言概述

隐居他山 隐居 2008-01-19 03:47

第一部分   方言概述


第一节 现代汉语方言的分区


我国现在通行的汉语普通话,它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它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语,在国际上是我国的代表语言,也是联合国使用的6种工作语言之一。但我国各民族除了有普通话这一共同语之外,还有许多不同的方言。这些方言是从属于民族共同语的语言低级形式,它们之间虽有较大的差异,但由于语言上整齐的对应规律,基本词汇和语法构造也大体相同,而且有共同的书面语,因而它们并非与普通话并立的独立语言,而只是民族共同语的地域分支。

汉语的语言史分5阶段:

1、远古;

2、上古——战国、秦汉;

3、中古——隋、唐、宋;

4、近古——元、明、清;

5、现代——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


一、官话


又称北方方言、北方话、北语。通行地域 官话方言通行于长江以北各省全部汉族地区;长江下游镇江以上、九江以下沿江地带;湖北省除东南角以外的全部地区;广西省北部和湖南省西北角地区;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少数民族区域以外的全部汉族地区。此外,在非官话方言区中。还有少数由于历史原因而形成的官话方言岛。如海南岛崖县、儋县的"军话",福建南平城关的"土官话",长乐洋屿的"京都话"等。

北方方言内部一致性比较强,语法结构上差别较小,词汇方面的一致性也很强,语音方面的分歧也不是很大,从东北的哈尔滨到西南地昆明,直线距离约三千公里,从西北的酒泉到东南的南京,直线距离约两千公里,在这样大的范围内,可以互相通话,这样大面积范围内语言如此高度一致,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70%以上。

(1)东北、华北官话,通行于京津两市几东北三省,河北、山东几河南六省。其中东北三省和河北省的方言最接近北京话。

(2)西北官话,通行于山西、陕西、甘肃等省以及青海、宁夏、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新疆汉族使用的语言也属西北官话。

(3)西南官话,通行于四川、贵州、云南三省及湖北大部份。湖南西北部、广西北部地区。

(4)江淮官话,俗称下江官话,通行于安徽省长江两岸地区,江苏省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徐州一带除外),镇江以西九江以东的长江南岸沿江一带。



二、吴语


也叫江浙话或江南话。"吴"是古代地域名称的沿用。

通行地域 吴方言通行于江苏南部、上海、浙江、江西东北部、福建西北角和安徽南部的一部分地区,大约有 110多个县市,使用人口7000万左右,约为汉语总人口的8。4%。

(1)以上海话为代表的太湖片,通行地域:上海市、常州地区、杭州地区和宁波地区。包括江苏吴语21个县市,上海市及其所属各县,浙江旧杭州、嘉兴、湖州 3府,以及浙东旧宁波、绍兴两府,以上海话或苏州话为代表。

(2)以临海话为代表的台州片。包括天台、三门、临海、仙居、黄岩、椒江市、温岭、玉环,宁海县岔路以南和乐清县清江以北地区也说台州话。这片以临海话为代表。

(3)以温州话为代表的东欧片。通行于温州市、瓯海、永嘉、乐清、瑞安、平阳、文成以及洞头、苍南、青田的部分地区。这片以温州话为代表。

(4)以金华话为代表婺州片。包括浙江中部金华地区的金华市、兰溪、浦江、义乌、东阳、武义、永康、磐安,以金华话为代表。

(5)以丽水话为代表的丽衢片。 包括处州小片和龙衢小片:①处州小片,包括缙云、丽水、云和、青田等县和景宁畲族自治县。武义县南部旧宜平县部分、文成县的南田区、泰顺县北部和庆元县的东北部也属这一小片。②龙衢小片,包括龙泉、庆元、松阳、遂昌、江山、常山、开化、衢州市、龙游。福建省浦城县的北部,江西省的玉山、广丰、上饶和上饶市也属这一小片。这片以丽水话为代表。



三、赣语


是汉语七大方言区中通行面积较小、使用人口最少的一个方言。赣方言并非"江西话",江西省境内除赣方言外,还有客家方言、吴方言和江淮官话,江西的邻省也有赣方言。由于赣方言和客家方言有不少共同特点,有的语言学者认为可以把二者合并为一个大方言区,称为客赣方言。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2。4%,分布于江西的北部和中部。

赣方言内部可分为7个片:

(1)以南昌话为代表的昌靖片,通行于南昌地区、高安地区。

(2)以宜春话为代表的宜浏片,通行于宜春地区、新余地区和湖南省

(3)以吉安话为代表的吉茶片,通行于吉安地区、井冈山地区和湖南省的茶陵、攸县、酃县。

(4)以抚州话为代表的抚广片,通行于抚州地区。

(5)以鹰潭话为代表的鹰弋片,通行于鹰潭地区、贵溪地区、乐平地区、景德镇地区。

(6)以赣县话为代表的赣南片(又称赣州片),通行于江西赣南地区。(此片赣语曾被大棚民民系的棚民籍研究者刻意划入棚民方言的分支)

(7)以长汀话为代表的闽西片,通行于福建西部的汀州地区。(此片赣语支系同样也被棚民籍的研究者把之划入棚民方言的支系,这是语言学上的大作祟)


四、湘语


湘方言又称湘语(Xiɑng)或湖南话,是汉语七大方言中通行地域较小的一种方言。

通行地域:湘方言通行于湖南省湘江和资江流域,约占全省面积的一小半,以长沙话为代表。此外,广西北部全州、灌阳、资源、兴安等 4县也通行湘方言。四川有90万人使用,主要集中在中江、金堂、简阳和乐至四县交界的丘陵地带,广汉、德阳等十几个县市零星分布。陕西汉阴、宁陕、安康、紫阳、岚皋等地分布有湘方言岛,贵州也有零星分布。此外,广东韶关还有少量农村地区使用湘方言。从古至今,一直受到北方方言的影响,与普通话差距较小。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5%,因此,它在汉语方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长益片:通行于湘北、湘中一带,以长沙话为代表。该片方言的主要特点是古全浊声母今读塞音、塞擦音时,无论平仄,一般读成不送气清音。

(2)娄邵片:通行于湖南中部、沅水东南、 湘水以西和资水流域,广西的全州、灌阳、资源、兴安等4县,此外陕西、四川、贵州等地的湘语大部分属于该片,以双蜂话为代表。该片方言的主要特点是保留了较完整的浊音系统。在这点上,人们普遍认为它与吴语相类似。

(3)吉溆片:通行于吉首、溆浦等,该片方言的主要特点是只在平声中保留了古浊音,仄声变为不送气清音。


五、客家话


以广东梅县活为代表。客家人分布在广东,福建,台湾,江西,广西,湖南,四川等省,其中以广东东部和北部,福建西部,江西南部和广西东南部为主。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口4%。

客家人虽然居住分散,但客家方言仍自成系统,内部差别不太大。具体说,国内主要分布:福建--闽西地区的长 汀县,连城,上杭等8个县;广东梅州,惠州,蕉岭等16县市;江西南部宁都,瑞金,兴国等14县市。 此外,非纯客县,如福建南靖,平和,绍安,龙岩;广东潮州,海丰,韶关,东莞;江西铜鼓,广昌,永丰等不少县市的许多地区也讲客家话。此外,台湾海南四川湖南等不同程度地分布着客家话。依据内部的 差异,客家话大体可以分为三个类型:以长汀话为代表的闽西客家话,以梅县话为代表的粤东客家话,以 赣县蟠龙话为代表的赣南客家话。进一步,可以分为如下八片:汀州片(又称闽客片),粤台片,粤中片, 惠州片,粤北片,宁龙片,于桂片,铜鼓片。


六、闽语


俗称"福佬话",是汉语七大方言中语言现象最复杂,内部分歧最大的一个方言。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口4%强。现代闽方言主要分布区域跨越六省,包括福建和海南的大部分地区,广东东部潮汕地区,雷州半岛部分地区,浙江南部温州地区的一部分,广西的少数地区,台湾省的大多数汉人居住区。

闽方言按其语言特点大致分为5个方言片:闽南方言、闽东方言、闽北方言、闽中方言和莆仙方言。


(1) 闽南方言 是闽方言中使用人口最多、通行范围最广的一片。包括福建省内以厦门、漳州、泉州三市为中心的24个县市。福建省以外各地通行的闽方言,基本上也属于闽南方言 。闽南方言以厦门话为代表, 潮州话、文昌话也分别在广东东部和海南岛有较大的影响。

(2)闽东方言 通行于福建省东部,包括以福州为中心的闽江下游地区和以福安为中心的山区,共18个县市,以福州话为代表。

(3)闽北方言 通行于福建省北部建瓯、建阳、南平(乡区)、崇安、松溪、政和、浦城(南部),以建瓯话为代表。

(4)闽中方言 通行于福建省中部永安、三明、沙县,以永安话为代表。

(5)莆仙方言 通行于福建省东部沿海的莆田、仙游,以莆田话为代表。


七、粤语


也称粤方言、广东话,本地人叫“白话”。以广州话为代表,主要用于广东省中西部、广西南部、香港、澳门等地。

与许多人常有的误解相反,粤语内部也有相当大的分歧,不过广州话和香港话确实只有微小差异,主要是声母l,n的相互转换。粤语一个主要的分支是五邑地区(新会、台山、开平、恩平、鹤山)使用的方言,跟只会广州话的人沟通很困难。另外,粤语内部与其他粤语次级方言差异最大的是广西东南部的“勾漏粤语”,与其他粤语区的方言通话比较困难。使用人口大约占汉语总人口的5%。


(1)以广州话为代表的粤海片,通行地域: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粤西地区、粤北地区部份县市城区。

(2)以台山话为代表的四邑片,通行地域:广东江门地区(新会、台山、江门市、开平、恩平和鹤山一部分)。

(3)以中山石歧话为代表的香山片 通行地域:主要分布在珠江口西岸的中山市、珠海市,但不包括珠海市所属的斗门县。

(4)以东莞市的莞城话为代表的莞宝片 通行地域:主要分布在珠江口东岸的东莞市及宝安县沿珠江岸边的地带。香港新界有的地方(如“围头”)所说的粤语接近此片。有人把莞宝片合并到粤海片里。但事实上,莞宝片和粤宝片之间通话有较大的困难,将莞宝片独立出来比较科学一些。

(5)以韶关粤语为代表的粤北片,通行地域:韶关市区、乐昌市区和仁化县城,阳山、佛岗和英德市一部分。

(6)以阳江话为代表的高阳片,通行地域:广东茂名地区和阳江地区。

(7)以广西钦州话为代表的钦廉片,通行地域:广东湛江地区、广西钦州地区和广东雷州地区一部分。

(8)以惠州粤语为代表的惠河片,通行地域:广东惠州、河源等县市的城区、东江沿江部分地区和普宁、揭西一部分。

(9)以广西南宁话为代表的邕浔片,通行地域:广西南宁地区、玉林地区一部分。

(10)以广西玉林话为代表的勾漏片,通行地域:广西玉林地区和广西梧州一部分。



第二节 湘语的历史



湘语产生得非常早。根据记载,在殷末,就是在殷代的末期,当时在中原的鬻熊往西南迁徙,带着一批人,迁到了湖北这一块地方,结果跟原来的那些少数民族语言融合,就产生了古楚语的底层。

战国时,楚国征服了湖南全境,楚人大量移民湖南。移民带来了他们的语言,即楚语,楚语是湘语的源头。楚语进入湖南,与湖南土著民所操的语言发生碰撞,形成了一种新的方言--南楚方言。南楚语形成以后,湖南地区接受了一次又一次的移民。南楚语受到移民语言的影响,逐步发展成今天的湘语。到明清时期,近代湖南方言格局基本形成。

湘语和楚语是嫡亲,和吴语则是表亲。

楚语和吴语曾被看作同一种方言,而且就叫“吴楚”。这也不奇怪,吴与楚都是“荆蛮”嘛!再说越灭吴,楚灭越,他们也曾统一过,所以古楚语和古吴语是比较接近的。直到现在,湘语和吴语还有不少相同之处。比如“吃”,便都念作“呷”,只不过声调不一样,也就是腔同调不同。父亲叫“衙”,也一样。从这些蛛丝马迹看,吴语和楚语的关系在历史上很可能非同一般。

湘语的形成晚于吴语,但湘吴自古有近亲关系。早在汉代扬雄的《方言》中,就屡次提到“南楚江湘”,也偶尔提到“荆汝江湘”和“江湘九嶷”。“楚语”在上古时期已声望甚高,是一个包括吴越语在内、囊括江南一带的大方言。现代湘方言前身大概就包含在“南楚”一类较模糊的方言概念中。今天的北片湘语受官话影响颇深,湘语的古色较多地保留于今南片湘语中。

事实上直到隋唐,吴语和楚语还被看作一种大方言。陆法言说:“吴楚则时伤轻浅,燕赵则多伤重浊。”(《切韵》)陆德明说:“方言差别,固自不同。河北江南,最为钜异,或失在浮浅,或滞于沉浊。”(《经典释文》他说的“河北”,就是“燕赵”;他说的“江南”,就是“吴楚”。颜之推也说南方水土柔和,所以说话声音清而切;北方山水深厚,所以说话声音浊而钝。可见吴楚之同远大于南北之同,南北之异也远大于吴楚之异。要是它们就这么联起手来,南方的方言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第三节 湘语的现状



一、简介


湘方言又称湘语(Xiɑng)或湖南话,是汉语七大方言中通行地域较小的一种方言。湖南省有多种不同的方言,湘语是其中最有影响的一种。

通行地域:湘方言通行于湖南省湘江和资江流域,约占全省面积的一小半,以长沙话为代表。此外,广西北部全州、灌阳、资源、兴安等 4县也通行湘方言。四川有90万人使用,主要集中在中江、金堂、简阳和乐至四县交界的丘陵地带,广汉、德阳等十几个县市零星分布。陕西汉阴、宁陕、安康、紫阳、岚皋等地分布有湘方言岛,贵州也有零星分布。此外,广东韶关还有少量农村地区使用湘方言。从古至今,一直受到北方方言的影响,与普通话差距较小。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5%,因此,它在汉语方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分区


由于社会、历史、地理以及政制变革等各方面的因素,古老湘语南、北、西三面长期以来处于官话方言包围之中,东部又受客、赣系方言的影响,以致语音系统不断产生变化,逐渐形成了新湘语和老湘语两种明显有别却又并存并用的特殊局面。从地理上看,新、老湘语的通行地域恰好分布在北部和南部,因此,有人把它称为北片湘语和南片湘语,这就是湘语的两个方言片。新湘语和老湘语之间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语音系统上。南片老湘语比较保守,古全浊声母字一般仍多念浊声母;北片新湘语受官话方言的影响而有逐渐靠拢官话的趋势,语音上突出的表现是由繁到简,古全浊声母字一般都已念为清声母字了。北片新湘语主要通行于湘北、湘中一带,如长沙、株洲、益阳等;南片老湘语广泛通行于湖南中部、沅水东南、 湘水以西和资水流域, 如湘乡、双峰、邵阳、武冈等。


具体分区如下:


1、长益片:包括长沙、株洲、湘潭、宁乡、望城、湘阴、汨罗、益阳、沅江、桃江、南县,以及岳阳、安乡、安化、浏阳、平江等市县的部分地区,衡阳、衡东、衡南、衡山也可划入此片。该片方言的主要特点是古全浊声母今读塞音、塞擦音时,无论平仄,一般读成不送气清音。

2、娄邵片:包括娄底、双峰、湘乡、涟源、冷水江市、新化、安化西部、邵阳、邵东、新邵、隆回南部、绥宁南部、武冈、新宁、城步、祁东、祁阳以及洞口东部的黄桥镇和金田、杨林两乡、广西的全州、灌阳、资源、兴安等4县,此外陕西、四川、贵州等地的湘语大部分属于该片。该片方言的主要特点是保留了较完整的浊音系统。在这点上,人们普遍认为它与吴语相类似。

3、吉溆片:包括吉首、溆浦、辰溪、泸溪、保靖、花垣、古丈、沅陵。该片方言的主要特点是只在平声中保留了古浊音,仄声变为不送气清音。



阅读 7484
分享到: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期待您的精彩留言
发表评论

已输入0/200 个字!

关注武冈人网
返回顶部